“反内卷”继续大幅提升市场情绪
2025年07月22日 11:0 33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张伟
“反内卷”政策
继续刺激商品市场反弹
“内卷”被认为是一种不产生质变的量变,一种缺乏进步意义的精细化、复杂化,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乃至是导致社会经济停滞倒退的罪魁祸首。“内卷”的根源是太多人追逐相对有限的经济机会,从而形成激烈竞争,并且指向过度竞争损害经济发展。
202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内卷”,经过近一年的舆论引导和思想建设,如今“反内卷”行动正式开展,将会在未来很长时期里改造和提振中国经济。对于附着在宏观经济上的商品市场,其对“反内卷”的反应更加直接。
此次“反内卷”涉及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新兴产业,还有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历来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周期产业,因此,对商品市场影响广泛。具体而言,在某些产业我国已经处于全球垄断地位,如光伏,预期其“反内卷”力度会更大;相比之下,某些产业受制于国际竞争压力,“反内卷”或有所顾虑。光伏产业有望成为“反内卷”行动风向标。
由于市场普遍认为“反内卷”可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的序曲,也是经济实现再平衡、再通胀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相比2016年,本轮产能压减的力度预计更温和,政策也需要需求侧同步发力。目前,政策表示:依法依规,推动过剩产能有序退出。从宏观基本面看,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较好,这种背景下很难有额外的增量政策,下半年也没有抢出口的预期。
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解决上游过剩问题,这一轮是中游制造业过剩,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不断提升已到40%,而且还在以每年9%增速增长,现在中国的产能压力已经影响到全球。仅靠供给端一波冲击,后面还是会有压力,因此,商品市场真正的上行空间,需要看到需求端的改善。
目前,商品市场还处在政策刺激的第一阶段,以情绪驱动为主,尚未看到基本面的变化。
针对性政策对上半年
经济数据发挥重要作用
在关税博弈反复、内需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国经济实现较高增长,GDP同比增速录得5.3%,其中,一季度、二季度GDP分别增长5.4%和5.2%,为下半年打下良好基础。
二季度,投资增速逐月下滑,基建、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均放缓,6月,为近年来低点,民间投资受房地产拖累也有回落。1—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2.8%,较1—5月进一步回落0.9个百分点,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季调环比来看,6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再度为负增长(-0.12%),弱于季节性表现。分结构来看,基建、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同步下滑,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仍是主要拉动,1—6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增速录得17.3%;民间投资仍受房地产投资拖累,1—6月,民间投资累计下降0.6%,同比增速再度转负,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长5.1%,房地产行业仍然是民间投资的主要拖累因素。
三驾马车驱动工业品行情
什么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从整体上看,上半年,“两重两新”政策、“抢出口”、广义财政发力对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均有结构性支撑,新动能对经济增长形成持续拉动,上半年,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分别为52.0%、16.8%和31.2%,消费和出口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6月,消费、投资均出现边际降温。一方面,反映前期补贴政策阶段性优化后对需求的预支效应有所显现;另一方面,内生性需求偏弱仍然是经济的主要困扰。6月,居民可支配收入创新低,居民财产性、工资性收入持续下滑对于居民消费、房地产行业基本面的改善,以及后续补贴政策的杠杆撬动效应都会有负面影响。下半年,全球贸易博弈和谈判进程仍在持续,抢出口效应减弱后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或逐渐显现,年内实现5%的增速目标仍需努力,需要稳增长政策针对性持续发力。
从短期来看,宏观面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明显强于品种的基本面。因此,“反内卷”政策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
(作者单位:中金财富期货研究所)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