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复杂难处理氧化铅锌矿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召开

2025年07月20日 22:24 3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交流会参会人员合影

7月17日,低品位复杂难处理氧化铅锌矿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主办,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承办。会议旨在推进铅锌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综合利用技术的高效开发利用,更好地总结经验和借鉴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国铅锌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王健在会上讲话并作总结发言。金鼎锌业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雄宇,兰坪县常务副县长付强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为会议发来贺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重金属部兼矿产资源办公室主任段绍甫主持会议。

王健在讲话中对金鼎锌业在兰坪氧化铅锌矿技术突破及工业化应用上取得的成功实践表示肯定。他指出,低品位复杂难处理氧化铅锌矿综合利用技术为我国乃至全球难处理矿产资源的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路径,标志着在这一关键领域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就如何推动该项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开发,王健提出3点建议:一是希望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凝聚共识,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特别是在伴生金属高效回收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攻关;二是加快推动先进技术成果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让兰坪的成功经验能够在具有类似资源禀赋的新矿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积极做好重大创新成果的总结、评价和推广工作,争取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为行业争取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赵雄宇介绍,随着易采、易选铅锌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品位逐年下降,矿石性质日趋复杂,尤其是大量低品位、难选冶的氧化铅锌矿长期被束之高阁,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如何攻克低品位难处理氧化铅锌矿综合利用的技术瓶颈,是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在各位专家、同仁的不懈努力下,金鼎锌业在生物冶金、氧化矿选矿、化学浸出、氧硫协同浸出、伴生高价值金属回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进展。当前,金鼎锌业建成了世界唯一可连续生产并取得优异指标的1000t/d低品位复杂难处理氧化铅锌矿浮选生产试验线,并研发了多项创新成果,为同类型矿山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铜方案”。

付强表示,兰坪县人民政府始终把低品位矿综合利用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抓手,这既是破解兰坪资源利用瓶颈的必然选择,更是为国家资源高效利用贡献“兰坪方案”的责任担当。兰坪县委、县政府将在国家部委的悉心指导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鼎力支持下,以坚定决心推动工作落地,把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纳入全县重点战略,全流程跟踪服务好金鼎锌业等企业实干作为,推动兰坪低品位矿综合利用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邱冠周指出,金鼎锌业作为铅锌行业的重要力量,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成果显著。此次交流会的召开是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务实之举,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更体现了我国矿业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深入交流探讨选矿和冶金的技术难题、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加强合作,攻克更多技术瓶颈,为提升我国铅锌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矿业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技术专题汇报环节,金鼎锌业总经理曾鹏,中南大学教授张国范,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胜、一级研究员袁野等依次作题为《低品位复杂难处理氧化铅锌矿技术攻关》《兰坪氧化铅锌矿选矿技术发展与未来研究方向》《有色金属磨矿增产提质降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兰坪低品位氧硫混合堆存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技术汇报。

会上,王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放来,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刘文连,中国有研科技集团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特种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建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特聘顾问、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冯君从等11位行业专家、学者,围绕铅锌产业发展情况,铅锌行业冶炼技术创新,低品位复杂难处理氧化铅锌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及应用等方面展开交流。

交流会结束后,参会人员前往金鼎锌业实地调研。调研结束后,有关人员围绕如何更好地推广该项技术,服务铅锌行业进行了座谈。

据了解,兰坪铅锌矿是我国已探明的特大型铅锌矿床之一,铅锌矿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该矿的矿体类型多样、构造复杂,有约4000万吨为复杂氧化铅锌矿,有价金属品位低,常规工艺处理的成本高,是少有的、世界级难选难冶的矿床。多年来,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为攻克该低品位氧硫混合矿的资源开发技术难关,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2023年,金鼎锌业在兰坪低品位复杂难处理氧化铅锌矿技术攻关中取得进展,实现了工业化利用的重大突破,选矿日处理量1000吨。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