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明:把创新“论文”写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

2020年09月25日 9:55 99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材料前沿   作者:

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公开后,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突破长期制约我国国防及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既要解决当下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更要立足长远,突破和掌握国家发展所需的自主、原创核心关键技术。
记者:总书记在回信中特别提到,要“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王华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明确指明了努力方向和目标。在当今复杂国际环境条件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关键。我们只有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摆脱国家工业和国防等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的被动局面,才能切实保障国家各项事业稳定发展和安全发展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3月4日就明确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重大装备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及其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制造技术,是航空航天等重大工业装备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关键技术,是衡量国家综合工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制造技术及制造能力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国防及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团队长期研究的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技术,既是一种颠覆性的金属成形制造技术、更是一种“变革性”的超常冶金材料制备新技术,对重大装备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技术、大型整体关键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结构设计与装备制造模式带来变革性影响。
我们团队经近30年的潜心研究,瞄准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发展的战略需求,同多家单位“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钛合金、超高强度钢、耐热合金等高性能大型关键承力构件增材制造的工艺、装备、材料和工程化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在我国舰载机、大型运输机、长征5B运载火箭等重大装备研制生产中工程应用并发挥关键作用。
在今后工作中,我和我的团队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加聚焦瞄准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更加敏锐洞察和把握重大装备高性能结构材料制备科学和先进制造技术前沿发展方向,在重大装备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的创新工艺、高性能金属结构新材料、成套装备和工程应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上,不断取得创新性、引领性的新突破,做出顶天立地的重大创新成果。
记者: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关键,我国科技如何在创新发展上做得更好?
王华明:第一,科技创新一定要更加密切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和长远需求,同时更加敏锐洞悉和把握科技前沿发展方向,“产学研”更紧密结合,既解决当下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更要立足长远,突破和掌握国家发展所需的自主、原创核心关键技术,在突破重大核心关键技术过程中,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做出对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真正“有用”“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把科技创新的“论文”写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
第二,科技创新一定要更加求真务实,要弘扬严谨的科学精神,要营造崇尚科学、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营造建立有利于科技工作者立志于潜心研究、矢志于“十年磨一剑、终生磨一剑”地解决关键科技难题的政策环境,要遵守科研客观规律,特别要力戒浮躁浮夸,摒弃“行政式、简单化、指标化”、急功近利的科研项目管理考核、人才评价、成果评价等办法。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