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东北绿色振兴做贡献

2019年03月15日 10:23 41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战略。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明确指出,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的改革创新举措。

东北振兴离不开能源资源的有力支撑。作为新型能源化工企业,在东北全面振兴重大战略中,该如何迎接新时代,实现新作为?近日,在由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和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联合召开的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座谈会上,记者记者专访了呼伦贝尔东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汪云川。

记者:煤炭是工业的粮食,也是东北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实现蒙东褐煤资源清洁开发,对东北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哪些重大意义?

汪云川:东北振兴必先实现新型清洁能源的振兴,蒙东褐煤资源清洁开发在东北经济振兴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从区域位置上看,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该地区冬季长达半年之久,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在交通方面,近年来国家在公路、铁路上投资逐步加大,但蒙东地区的交通规划建设仍然为东北地区的纵深延长,并未形成类似于内地的网格化交通,因此在区域能源调配方面,呼伦贝尔乃至蒙东地区就像一座“孤岛”,客观上存在与整体的关联性不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在整体的影响下,往往存在滞后反应。

从能源生产构成来看,东北地区能源结构主要以褐煤为主,以煤电和煤化工为主要转化形式,呼伦贝尔的褐煤资源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在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和东北寒区民生保障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蒙东褐煤露天矿绿色发展和清洁化利用,对东北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据统计,内蒙古和云南省褐煤储量约占全国褐煤资源总量的90%,与云南褐煤相比,内蒙古褐煤成煤年代较早,其水分、灰分、硫分均较低,褐煤蜡含量也较低。燃烧是当前褐煤主要利用方式,褐煤化工利用技术众多,除液化制燃料油技术在我国实现工业化以外,少有其他技术在工业中被成熟应用。因此,蒙东地区褐煤露天矿的绿色发展与清洁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褐煤板块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是现有科技水平和特殊区域环境下保障民生和保持社会安定的必然支柱。基于这种区位的产业认知,公司建成了BGL块煤和壳牌粉煤气化装置,并完成了相关重要构建的国产化,同时布局对气化后端的多产品开发工作,不断探索褐煤的清洁利用。

记者:该公司是如何服务和支撑东北绿色振兴的?

汪云川:东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2004年4月,是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金新集团共同投资兴建)“5080”项目(即年产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原(燃)料煤供应基地,也是云天化集团东北坑口煤就地转化的煤化工清洁能源输出示范企业,服务于东北农业和牧场的市场份额约40%~50%。

自2013年,东明露天矿绿色矿山建设累计投资4.8亿余元,至今外排土场到有界区域内绿化覆盖率达100%,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率为100%,“三废”达标排放,且完成2018年至2023年绿色矿山建设五年规划编制,定位在2023年将东明露天矿建设成为具有较好吸引力、较高知名度和一定接待能力的矿山公园。

记者:科技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该公司在绿色矿山建设中攻克了哪些技术难关?

汪云川:2010年,东明矿业被云南云天化集团收购,按照国有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理念开展建设和技改工作,先后和中科院、煤炭科学总院、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维度的探勘和研究方法,在矿山防治水方面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逐步解决了矿山在水害方面的技术问题,较好地提升了大水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

在矿井水害得到遏制的同时,东明矿业从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和草原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及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布局,结合呼伦贝尔国家级工业经济开发区的生产现状和区域功能性缺水的现状,从技术上采用疏堵结合、以堵为主的方式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从原有的单纯控制水害转变为水害控制-疏干水资源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技术管理理念。一方面逐步减少了疏干水的抽采,另一方面和市水投公司合作推动疏干水的利用,同步对少量的残余水进行清洁处理,并用于周边陶海牧场的农业灌溉和增大河流的纳污能力,较好地平衡了大水矿区的水害防治与水资源保护这对矛盾体,并为蒙东地区煤水双资源矿井的绿色开采和能源清洁化利用进行探索,并期望起到示范作用。

2014年,东明矿业申报并纳入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经过近5年的建设,排土场到有界区域完成了100%的复垦绿化。2017年开始,应原国土资源部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公司内部要求加大绿色矿山和绿色工厂的投入,东明矿业与中国矿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清华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在原有单纯复垦绿化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研究工作,着手建立寒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配置试点园的试验建设工作,以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乡土苗木为主,兼顾同纬度、同气候带环境苗种,先后遴选和驯化了26种寒冷地区适合生长的苗种,顶部平台形成了以20万棵沙棘采摘为主的生态群落,边坡采用呼伦贝尔乡土的羊草、紫羊茅、连翘等灌木的寒区灌草结合修复模式。目前,已有狐狸、野鸡等野生动物重新在矿区排土场安家落户,生态系统的恢复初见成效。今年,公司规划666平台逐步形成寒区宿根花卉为主、湿地景观配置为辅的花海、花田、农业采摘园及景观群落,为将来的矿山公园奠定坚实的试验基础,并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将东明露天矿建设成为寒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配置的示范矿山。

记者:从企业的角度而言,绿色矿山建设还存在哪些困难?

汪云川:自绿色矿山这一概念提出以来,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经历了概念解析、路径探索、试点示范、制定标准和全面启动五个阶段。为了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原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指导意见、实施意见、建设规范等。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在原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在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推进委员会,尤其是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的指导和推动下,联系各界专家、学者、矿山企业提供交流平台,解读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组织“绿色矿山科学技木奖”,在政策引导、标准解读和技术支持方面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殊环境对绿色矿山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进一步鼓励和加强了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决心,也为绿色矿山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作为东北地区褐煤资源深加工的代表企业之一,东明露天矿绿色矿山建设,既有利于企业自身争创煤化工清洁能源输出示范企业部署的既定目标,也有利于树立蒙东地区褐煤资源清洁高效、高值化利用的先进典型,从而辐射带动周边矿山,实现由点到面,整体推动我国褐煤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大计、国家发展前途,它需要最严格、最严密的制度作为其顺利开展的法律保障。然而,我国绿色矿山相关政策还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以东明露天矿为代表的蒙东地区绿色矿山建设单位迫于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匮乏及无地可用的制约,加之无法获得比非绿色矿山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积极性,使蒙东及东明露天矿绿色发展遭遇瓶颈。

记者:您认为绿色矿山建设要实现重大突破应重点抓好哪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汪云川:一是要处理好优质产能的释放与绿色矿山建设的关系,建议以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矿业领域的重组整合优化。2017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符合条件的优质产能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7]763号),而绿色矿山均为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低的优质产能煤矿。在此前提下,建议以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矿业领域的重组整合优化:一方面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环境和能耗达不到的矿山;其次是以市场为手段,不断整合无法达标的绿色矿山,将矿产资源配置到愿意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标准的矿山企业,将绿色矿山建设作为倒逼机制,促使区域产业集中度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实现我国矿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早日实现绿色矿山新格局。

二是如何率先建设成为示范,推动区域绿色矿业发展。2月26日,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组织召开了绿色矿山建设座谈会,对《绿色矿山名录管理与入库指南》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指南》进行讨论,这项工作的推动有利于以东明露天矿为代表的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受益。然而,处于极寒天气、特殊区位条件下,蒙东地区部分褐煤露天矿现已验收确定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如何在此基础上率先建成绿色矿山示范区,做好之后又能享受相关利好政策,是否能够从土地征用试点开展修复土地的置换和利用工作,进一步增加企业活力和信心,从而进一步鼓励和带动区域绿色矿业发展,矿山企业还需多方引导与政策支持。

蒙东地区严苛的气候条件与交通区位使区内矿山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更加艰难,考虑到我国地形、地貌、气候、生物等矿山开发的自然条件具有分带特征和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建议在已制定的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基础上进行区划,分析各区划单元的生物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每个区的地质环境特点以及相应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而分区提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等方面的相应定量化标准,及不同区划前提下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定量化标准。

东北振兴重在能源振兴。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着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力推进煤炭的清洁利用,为东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绿色清洁能源,才能实现东北的绿色振兴,才能推进东北的全面振兴、全方面振兴。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