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勘查大旗飘扬在青藏高原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深化绿色勘查纪实

2018年09月17日 11:15 24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2015年9月,《中国矿业报》以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的多彩项目为典型,在全国首次提出绿色勘查后,在全国引起了反响,被原国土资源部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始在全国推广。

“全国学我们,我们怎么办?”作为绿色勘查的发源地,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这3年来又是如何进行深化和提升的?下面一些事件记述了其“轨迹”:

“绿色勘查……从制度建设和野外施工实施的效果来看,青海有色地勘局走在了全省前列。”——原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关于青海省“绿色勘查”情况的调研报告》。(2015年11月18日)

“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在多彩整装勘查区的找矿实践,闯出了一条绿色勘查、和谐勘查的可行之路。”——时任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光荣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3月4日)

“一棵树在摇动,那就是播下一颗绿色勘查的种子。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就是在播撒种子,在找到大型铜多金属矿产基地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全国绿色勘查的示范。”——时任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司长王昆在全国绿色勘查经验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2016年9月19日)

“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以“多彩模式”为引领,形成了一整套适合高海拔地区绿色勘查的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在青海省乃至全国地勘单位中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走在了全国前列,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原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关于青海省开展绿色勘查工作评价的函》。(2017年1月10日)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年过去了,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深化绿色勘查、绿色发展,创造性地构建了一系列完善的绿色勘查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以绿色勘查的“星星之火”,引燃了全国地勘单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观的燎原之势。

理念确立: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面对工作区生态保护的需要,我们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全局工作,将绿色勘查的要求贯穿于地勘工作全过程,特别是在青南多彩地区的整装勘查中,创造出了在生态脆弱区、少数民族集聚区、找矿远景区开展绿色勘查的‘多彩模式’,不仅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广大牧民的真心拥护,还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找矿突破。”作为绿色勘查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青海有色地勘局局长杨站君感触颇深。

近年来,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将绿色勘查作为求生存、保发展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全局范围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勘查理念,教育干部职工切实以生态保护的主动作为赢得政府、政策和当地牧民群众的支持,促进地勘工作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一是按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深入扎实推进绿色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将绿色勘查理念根植于心,在每年出队前还要对项目部所有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二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全局各项工作、各个项目、各个环节中;三是利用报纸、网络、参加大型研讨会等加强宣传、报道和教育,牢固树立“生态环保优先”的理念,营造绿色勘查氛围。

该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生态保护责任,在局、队(院)两级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绿色勘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导实施绿色勘查工作;制定了《绿色勘查岗位责任制》,明确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总工办、环境保护部门到野外项目组等各层次岗位的环境保护责任,从项目设计、施工到验收,都提出了环境恢复治理具体要求,对外协施工单位、外聘人员等违反要求和规程造成环保事故的,明确处罚措施。局属各单位结合绿色勘查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层层签订《绿色勘查目标责任书》,加大生态保护在目标考核分值中的比重,对成效突出的单位、项目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思想中融入绿色勘查的“血液”,换来的是勘查全过程的绿色气象。在现场,无论是青海有色还是协作单位的项目部驻地,均选择在草皮较薄的地方,现场的生活垃圾集中填埋,旱厕挖在远离水系的地方。即使在地表大部分裸露、由大量碎石流覆盖的一些矿区,项目部也制定了包括矿区简易公路、槽探工程、机械设备通行、生活驻地布设、河流水系、草场防火、项目结束后处置措施等一系列绿色环保措施。

体系形成:从“闯路子”到“守制度”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无制度难以走长久。为了扎实有效推进绿色勘查工作,该局完善制度体系,出台了《地勘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从树立绿色勘查理念、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三个方面提出了17条措施,构建了绿色勘查路径图;在绿色勘查实践中不断完善细化,先后印发了《外包工程施工队伍安全环保工作监管办法(试行)》《关于实施野外项目终期环保验收工作的通知》《野外地勘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检查验收制度(试行)》《野外地勘项目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岗位责任制及奖罚措施(暂行)》《地质勘查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操作规程(试行)》,形成了1个总纲、5个配套措施的绿色勘查制度体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该局根据工作区特点,制定了野外绿色勘查“十不准”,要求项目组人员尊重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珍惜爱护工作区动植物资源。

该局制定了地质工作与环境恢复治理“五同时”制度,将生态环境要求与地勘工作同设计、同施工、同检查、同验收、同考核;项目组在出队前编制绿色勘查工作部署方案,针对野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影响及植被恢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恢复方案;选择合适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当地主管部门审批;编制《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环境因素与控制措施表》,规范项目人员行为,使项目绿色勘查走向规范化。

该局建立并严格执行地勘项目进出场前的主动联系机制,各项目在施工前主动与当地政府、群众共同商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向主管部门缴纳生态保护保证金,施工结束后请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乡政府、村委会及群众代表共同验收,确保生态环境不破坏,草场质量不降低,牧民利益不受损。

层次提升:从“被动治”到“主动防”

在努力做到不添或少添“新账”的同时,该局对以往地质勘查欠下的“旧账”进行了全面清理。自2015年以来,全局共投入近700万元,累计恢复道路50公里、机台300余个,恢复探槽5.89万立方米,恢复治理面积900余亩,复绿570余亩,牧草成活率在70%以上。

细微之处见精神。在多彩整装区,凡地表揭露区有草皮的,都必须先将草皮和其下的有机质一起揭起集中养护,待工程结束后,再将其覆盖到原揭露区;在土石回填时进行细致分选,探槽最下部以石为主,上部50厘米左右以土为主,既保证了复绿时牧草所需的土壤厚度,又避免了乱石满山的现象。项目组根据牧场技术人员的建议,购买适宜高寒高海拔地区生长的草种3600千克,组织专门力量在无草皮的揭露区或开挖后的回填区进行种植,为荒漠型草场的环境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能不能把施工之外的荒滩也给我们种上牧草啊!”牧民们看着长势盛于周边的复绿牧草,纷纷竖起大拇指。

绿色勘查重在技术、手段创新。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积极探索和大胆推广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加强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指导,实现了由被动的恢复治理初级阶段向主动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减少对环境扰动的更高层次提升。一是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探矿工艺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协议,为绿色勘查示范项目提供技术支撑;二是积极探索空气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选用新型浅钻设备(HY2000等)代替槽探,地表土壤采样采用“以铲代镐”,选用全液压履带式钻机和“一基多孔”定向钻探;三是依托与吉林大学合作建立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坚持理论研究与找矿实践相结合来指导找矿,提升地勘投入产出比,以较小的工程投入产生较好的找矿效果,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据数据显示,该局实施的查涌、撒纳龙洼和温泉北山3个绿色勘查示范项目,与传统勘查方式相比,生态保护成效突出。温泉北山“以钻代槽”的新方法,较传统的槽探工程减少植被扰动面积1490平方米;在多彩地区(查涌、撒纳龙洼),“以钻代槽”的新方法较传统的槽探工程减少植被扰动面积7219.92平方米;以履带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及采用“一基多孔”的新方法实施后,减少植被扰动面积9494.08平方米,比传统方法节约2.7倍。

团结和谐:从“不欢迎”到“瓜真切”

“项目组的人真不错,都是好人”“项目组免费帮我家建房子打井”“还帮助我家转场”……尕才、琼琼、闹义、安多等几个牧民坐在草地上,像拉家常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着项目组的好。

而在几年前项目刚开始进场时,遭到的却是严重抵制。项目组人员经过了解才知道,前些年,有一家曾在这里进行过矿产勘查的私营地勘单位,当时许诺收工后把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好,最后却没有兑现诺言。牧民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害怕与上次一样,来打钻的人把草场破坏后就一走了之。

找准症结后,项目组在县、乡、村的大力配合下,不厌其烦地向牧民讲事实、摆道理。在一次又一次的郑重承诺声中,牧民们终于在将信将疑的目光中默许项目进场了。

项目组进场后,不仅按照承诺治理恢复了草场,在足额支付山林补偿费的基础上,按照“施工一方、便民一方”的理念,主动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已成为藏族同胞最可靠的亲人:投入近190万元,修建桥梁1座、村级公路180余公里,解决了当地牧户冬夏季草场的转场问题,被乡政府、牧民称为便民路、致富路。项目组帮助牧民转场、搬家近400公里,假日和民族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牧区贫困家庭,累计支出50多万元,赢得了牧民对地勘项目的广泛支持。

大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小到搬家转场和房屋修缮,只要藏族同胞一声招呼,项目组都会施以援手;为牧民群众来西宁治病联系医院;项目组聘用牧民司机,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按原计划,勘查区种草本拟全部交给招标来的队伍,但项目组考虑到如果藏胞能够掌握种草技能,就可以对荒漠化的草场进行修复改善,就让多彩乡政府也组织了一支以藏族同胞为主的种草队伍,承担了部分种草工作量。与此同时,勘查区环境恢复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当地政府高度赞誉,向项目组赠送锦旗并赞誉为“地勘铁军”。治多县加吉镇日青村队长昂文巴丁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项目组原先的承诺都做到了,还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瓜真切(藏语:感谢)!我们是真心欢迎项目组来开展工作!”

成效凸显:从“点开花”到“面突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深知,绿色勘查是一场勘查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实现绿色勘查的可持续、可推广,就要把“多彩模式”这棵“盆景”化为地勘单位绿色发展的“风景”。

2017年,该局在“多彩模式”基础上,主动把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的要求贯彻到所有项目,包括商业性项目和自有资金项目,翻开了绿色勘查、绿色发展新的一页。从青南到海西,从草甸到戈壁,尽管50多个项目海拔高度、地貌景观、工作程度差异巨大,但正是外部环境的多样性,为该局绿色勘查方法手段应用方面提供了更多样、更广泛的探索空间,也为青海乃至全国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勘查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施绿色勘查的同时,该局地质找矿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多彩模式”肇始地——三江成矿带北段多彩地区铜多金属矿勘查连续取得找矿新突破,涌现出查涌、多日茸、米扎那能等一批潜力矿床,累计探明资源量铜铅锌221万吨,成为全省乃至国内大型富铜矿勘查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二是沟里整装勘查区提交果洛龙洼、抗得弄舍、瓦勒尕、阿斯哈等一批重要的金矿矿床,探明金资源量83.72吨,外围德龙、迈龙、色日、莫哈尔等多处地区发现较好的金及多金属矿化线索。三是东昆仑东段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取得重要进展,都兰浪木日地区发现含矿岩体17个,圈出异常15处,经验证发现厚大铜镍富矿体,是继夏日哈木镍矿发现之后,在东昆仑成矿带上又发现的一处具有巨大找矿前景的岩浆熔离性铜镍矿床。四是东昆仑东段浅层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取得新认识和新进展,那更北、各玛龙、吉日迈等多个地区发现潜力巨大的银多金属矿,找矿前景看好。丰硕的找矿成果,让绿色勘查这颗“种子”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正如时任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司长王昆所言,“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就是在播撒种子”,一场以“多彩模式”为引领的绿色勘查洪流如长江之水,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缓解了地勘行业如何兼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现实之困。在全国绿色勘查经验交流研讨会、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论坛、全国能源资源基地综合评价研讨会等行业重要会议上,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绿色勘查经验做法得到广泛推介,西南能矿集团及多家地勘单位来青实地学习调研。以“多彩模式”为模板的《绿色勘查行动宣言》,像播种机一样把绿色勘查的种子撒向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东风吹来满眼春。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绿色勘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气、更大的勇气、更大的自信、更高的要求来开展绿色勘查,地质勘查之路必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我们坚信,随着绿色勘查的全面深入,祖国大地的“绿水青山”将真正成为一座座“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