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去产能去得更快更稳:推动产业升级 引导消费创新

2018年02月13日 9:52 54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自2015年起,有国内经济“指向针”之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次都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目标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国内经济的提质增效。尽管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降低了去产能的声调,但会议仍将破除无效供给,推动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作为今年要做的八大重点工作之一。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成绩,但去产能的任务仍很艰巨。

真正的产能过剩始于2008年11月,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而后蔓延成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确保国内经济一定的发展增速,国家实施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及以后陆续进行的大投资。对这样的投资政策的执行及效果,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可谓是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利大于弊,也有的认为是弊大于利,并都能列举数据和事例为自己的观点加分。

笔者认为,有一定的过剩产能不用怕,这是市场经济之下供求关系的自我调整,是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使然。但怕的是面临供给侧在改革、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面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产品市场的萎缩,也就是说消费市场受到冷落。若是没有了消费或者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我们该怎么办?每一家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而不被市场淘汰甚至变成“僵尸企业”,引导大家的消费创新更为迫切,这是企业最大的“利”之所在。因此,在投资“冷热”轮回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抓好“引导消费”这一环节,审视自己的产品能否为用户降低成本,能否为下游的用户创造出技术优势,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这样的企业,才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前一段时间,国人赴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新闻备受关注,也出现很多非议,但作为企业,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国人购买力之强大,认识到下游消费需求之旺盛。他们的这一消费行为,也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这也让我们明白,要解决企业运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眼睛不能总是盯在投资扩张上,而是要去思考企业产品的结构优化,引导消费,创造需求。很多用户在实际中有很多方面潜在的消费欲望和需求,但自己想不到,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以创新的产品,如外观或者内置新技术等方面给用户提供服务,来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

如何引导消费,创造需求?这一“牛鼻子”,说难也不难。有人说难,难就难在自己没有创新的思维和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当然也就谈不上有创新的行动和强力的执行力。笔者所在某知名铜管企业就做得不错。企业提出的文化理念就是产品要“为用户创造优势”,主动淘汰能效比低的光面铜管,推出细径、薄壁、高效齿等系列精密内螺纹铜管产品供给国内的主要空调用户,推动了空调企业产品的小型化,提升了效能比,同时也给空调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引导了用户消费,创造了新的需求市场。另外,企业还把售后服务改为前沿服务,让技术人员前靠市场,帮助用户使用高效管材,同时把从用户和市场得到的第一手信息资料迅速转化到产品中,将“为用户创造优势”的口号化为行动。这样的铜管供应商,这样的产品服务商,各空调企业当然欢迎。以至于近3年,该企业因资金困扰生产受到影响时,不少的空调企业都伸出援助之手,要钱给钱,要订单给订单,更有某地政府瞄准了该企业的未来,出巨资购买其股权,从而使企业渡过难关。

而与笔者同城的另一家知名电器生产企业的命运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曾经是国内电冰箱生产企业的“四朵金花”之一,多年的辉煌瞬间过去之后,企业发展战略上屡屡出现失误,人才流失没人管,市场销售反应慢,枯萎的创新思路让制造出来的冰箱落伍,再加上售前售后服务跟不上,于是在众多同行的“围剿”下,消费市场越来越小,更不要说是创新市场需求了。勉强支撑几年后,资金终于耗尽,油尽灯枯,去年国庆节期间大家正在忙着游山玩水的时候,该企业悄悄关上了大门,进入破产重组的境地,让痛心的员工失业又流泪。

同样是企业,结果却是生死两重天,说明了去产能之时,引导消费创新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切。俗语云:“有破产的企业,没有破产的行业。”产能的过剩,使国内的家电市场竞争十分的惨烈无序,铜管与管件同样如此,从表面上看大家拼的是品牌,但从产品的背后看,其实拼的是产品的质量、服务,更是创新。如果企业产品没有创新,年年都是“老面孔”,引导消费无从谈起,那么大家的“审美疲劳”之后,去产能的大势之下,这些企业的产品市场会在哪里呢?想想其后果,真的让人有点担心。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