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多头大幅加仓的勇气哪里来?

2017年10月18日 11:9 33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和进口国,中国经济向好,会对铜价形成强烈提振。

昨日沪铜主力合约1712延续涨势,截至收盘报涨1.92%。前一交易日,沪铜1712合约大涨3.13%,连续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6%。外盘市场上,隔夜伦铜大涨3.44%收于逾38个月以来高位。纽交所12月交割的铜期货价格也大涨3.48%,创2014年8月初以来新高。不过,昨日A股市场上铜类相关个股表现平平。

消息面上,近日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达到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为2014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

10月16日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创半年新高。此外,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6%,创3个月新高,出口增长9%,进口增长19.5%,均高于8月增速。不过,上周五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未锻轧铜进口较上年同期激增26.5%,但2017年总量仍预计下降。

此前由于明年将禁止废铜进口的条例发布,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后几个月废铜将会大量进口。然而近期环保部表态称,预计今年固废进口总体或略有下滑。海关将在下半年陆续收紧批文,控制废铜进口。在国内消费较为平稳的情况下,废铜对精铜的替代性趋弱,叠加精铜进口放缓,使得国内精铜持续紧张。

“近几天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偏正面,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15日也表示,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下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实现7%。宏观数据持续向好,再加上海外发达经济体继续复苏,所以铜价会向上修正之前略微悲观的预期,本轮铜价上涨主要受中国经济数据向好提振。”华安证券(10.35 +0.10%,诊股)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徐阳称,另一方面,美元虽然昨天出现反弹,但之前连续数日走跌疲软,美元不振对于有金融属性的铜也是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16日沪铜各主要合约全面增仓,而本月以来沪铜指数共增仓约18万手,大资金入场推涨作用明显。随着沪铜远近合约价差拉大,市场看好铜价长期走势。

金瑞有色分析师也认为,市场矛盾不突出,多空双方拉锯战时,大户头寸的变化是导致价格天平向一方倾斜的那根羽毛。16日螺纹钢和其他有色品种都比较平静,唯独铜价大涨,单边增仓约3万手,大户多头席位功不可没。

本轮中国经济利好消息淡化后,铜价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节后铜价大幅回暖主要受益于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同时最新披露的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尽管决策者倾向于年内再次加息,但对于近期通胀价格疲软仍有不同意见分歧,可能根据未来形势再做决定。

此外,中国进口增加对铜价也有支撑。9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43万吨,为3月以来最高,同比增加26.5%,环比增加10.3%。短期国内环保限产仍可能压制需求,四季度铜消费或受影响,价格持续反弹仍需其他动能。本周铜陵有色、云南铜业等三季度业绩预告均同比大增,短期值得关注。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短期内废铜和粗铜库存处于合理区间,电铜市场相对充裕,铜精矿供应存在缺口。预计2016~2020年国内铜需求放缓,而供给端2021年前全球矿山投产项目稀少,但新建冶炼项目多,铜精矿需求稳增,未来供给难以增加。因此预计铜精矿供给持续改善,未来铜价会受到矿产量短缺的支撑。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进口国,进口量预计占全球总量的70%。所以中国经济下半年预测向好,将对铜价形成长期提振。”徐阳认为,整体看,铜价后期仍将持续走高,带动大宗商品反弹,但涨幅可能不会过高。  铜价超预期上涨后将回归理性

在9月所有工业品跌势中,铜价率先企稳。而在10月商品普遍反弹中,铜表现再度超预期,并创下4年多新高。原因在于铜既不受益于供给侧改革,需求端也不够强劲。笔者认为,铜价超预期强势拉升既有偶然性,背后也有必然性。

偶然性因素:资金行为

从资金行为和商品价格关系来看,资金力量如果很大的时候,往往会影响到某一商品短周期走势(一周之内)。如果再有商品供需基本面的配合,那么对商品原先的趋势有助涨助跌作用;但如果供需基本面没有兑现或者背离,那么铜价将回归理性,中长期走势也将回到供需关系的合理定价上。

2017年三季度以来,国内铜市场多头持仓非常集中。以10月16日收盘后持仓数据为例,格林大华在所有铜合约上的多头持仓合计达到70501手(约合35.25万吨),占所有多头持仓的18.6%。位居第二位的多头仅为格林大华的50%左右,且铜空头第一席位的持仓也仅为多头榜首的50%左右。

从远期曲线来看,沪铜并非严格意义的贴水结构(近高远低),也并非严格意义的升水结构(近低远高)。国内“十一”假期之后,10月、11月、12月和1月四个合约出现贴水结构,而1月、2月及之后的远月继续呈现升水结构,这种异常的价差结构,意味着短期合约价格曲线遭遇资金扭曲。

从LME铜市场走势来看,9月底以来至10月中上旬都是沪铜引领LME铜价上涨。而LME铜远期曲线相对政策,尽管近月较远月贴水缩窄,但是0-3、3-15个月的价差都是负的,是正常的升水结构。

从库存角度来看,铜价和库存关系特点类似于2002年5月至2003年1月,LME库存持续回落而COMEX铜库存则自2016年以来持续上升,上期所铜库存先升后降,当年铜价上涨也没有得到全球铜显性库存大幅下降的配合,主要是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中国城镇化)带动铜投机需求旺盛。当前,中国尚未启动新一轮经济周期,因此涨势持续性存疑。

必然性:宏观景气和产业政策配合

从宏观来看,9月份包括制造业PMI、进出口、货币供应和社融数据都超预期。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指标产出指标和新订单指标双双上升,这意味着供需两旺。不过,我们关注到财新制造业PMI和中采制造业PMI背离,这意味着国内大中小企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而供需两旺,而小企业受制约环保督查(排污不达标)和外需疲软(9月进口增速远好于出口增速),这意味着实际上产业集中度提高下的订单转移(转向大中型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9月份财政存款再度回升,这驱动货币供应M1和M2增速环比反弹。对于货币供应和铜价而言,货币供应领先于铜价反弹,这意味着广义财政支出回暖(包括PSL等定向资金投放)和居民加杠杆(消费贷、经营贷变相流向楼市)对需求端托底的力度超预期。

为何铜价再出新高,而同样作为国内经济敏感的黑色,以及有采暖季限产支持的铝却未能创新高呢?这意味着铜再创新高,并非需求强劲推动所致,而是废铜进口政策叠加资金的配合。7月底,废七类废杂铜进口在2018年底禁止进口一度刺激铜价上涨,而“十一”假期之后,市场再度传出废六类进口也将受到部分进口废铜资格被取消的影响,废七类和废六类进口合计130万吨,体量较大。不过,政策指向收紧贸易单位代理进口废铜资格,市场反应过度。

整体来看,从供应来看,下半年铜精矿产出明显恢复,这一点通过进口铜精矿加工费反弹至80美元/吨以上可以看出,而9月份包括汽车、空调产销增速回落,电力投资对铜消费拉动有限(主要是特高压建设),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对铜消费相对增速高,但绝对量才几万吨,因此铜大概率会回归理性。

铜价还能坚挺多久令人怀疑

据知名财经博客零对冲报道,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与铜/金比的走势差异扩大至前所未见的水平。现在的美债收益率曲线为2007年以来最平,而铜/金比触及三年来高位。前者被视为经济衰退的信号,后者则被认为是实体经济需求反弹、再通胀交易复苏的迹象。可见,这两个指标给出的经济前景信号完全相反。那么,到底哪个才是对的?

一般情况下,当市场预期未来经济向好时,将抛售美债,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同时,经济向好预期将令铜需求增加、避险需求减少,铜/金比相应走高。因此,历史上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铜/金比的走势基本是同步的。

外媒评论称,铜/金比走高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是个好现象。铜价上涨表明工业产出回升,黄金价格下跌或持稳则显示投资者对经济不确定性不太担忧。然而,美国经济“硬”数据似乎与美债收益率曲线同步下滑,而非跟着铜价走高。

受中国经济数据利好提振,本周一伦铜有效站上7000整数关口,最高曾突破7100,创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沪铜主力也重回55000上方。但在中国信贷脉冲先行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铜价还能坚挺多久令人怀疑。如下图所示,中国信贷脉冲一般领先工业大宗商品指数18个月。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曾警告,中国信贷扩张才是美国消费者信心和软数据回暖的幕后推手,而非特朗普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信贷紧缩才是威胁全球再通胀的主要因素。中国信贷冲量在2014年底至2015年中转为正值,并在2016年3月触顶,在去年第二季度急速放缓。鉴于信贷冲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信贷紧缩的冲击或许现在才开始浮现。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