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5年 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开创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新局面

2017年09月11日 13:43 17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2017-十九大特别报道   作者:

401012111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陈全训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色金属工业努力推进产业发展由大到强,为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梦砥砺奋进、铿锵前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栏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全行业砥砺奋进、铿锵前行,努力推进产业发展由大到强,在总量规模、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国际影响等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为实现有色强国梦积累了坚实基础和丰富经验。
十八大以来,全行业总量规模稳步提升,行业影响不断扩大。一是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到2016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4154万吨增长到5283万吨,年均增长8.1%。产业规模的扩大,保持了适当的速度,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二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我国自主开发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有力支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海洋开发、核电工程等作出了突出贡献。有色金属企业成为践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开发、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倡议和战略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全球影响力不断上升。2016年,我国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35.9%、55.4%、42.0%、45.9%。在世界十大铜、铝、铅、锌冶炼企业中,我国都有3家以上的企业位列其中。
十八大以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一是产品结构升级。这一时期,铜材和铝材产量年均分别增长15.5%和20.1%,远高于同期冶炼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利润占比,由2013年的50%左右上升到2016年的约60%。二是区域结构优化。有色金属冶炼布局继续向资源密集和交通便利地区聚集,有色金属加工向消费集中区域聚集,一批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崛起,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批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加快退出,电解铝产能置换工作开始有效实行。三是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依靠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地质勘探,发现了一批大型矿床,国内资源保有储量相应增加。同时,境外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稳定了境外资源供应来源。四是重大成果亮点纷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自主开发的多项冶炼关键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加工装备水平整体提高;高性能电子铜带及箔材、航空铝锂合金、大断面铝合金型材等精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取得新突破;铝空电池、纳米陶瓷铝等创新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十八大以来,节能减排成效显着,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是绿色矿山、城市矿山、区域矿山建设不断深化。全国评选出的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中,有色金属矿山企业达到了114家,占比达到17%。矿山“三率”水平显着提高,废旧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取得新进展,区域矿山成功建设开创了资源集约利用新模式。二是节能减排降耗达到新水平。这一时期,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3.9%,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平均下降112千瓦时/吨,铅冶炼综合能耗下降8.25%,电锌综合能耗下降5.5%,均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三是循环经济达到新高度。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形成了若干规模化的再生金属生产基地。内陆地区依托传统废旧金属集散地,再生金属生产规模稳步扩大。2016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245万吨,比2013年增长了近19%。
十八大以来,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大踏步“走出去”。成立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推动矿山、冶炼、加工全面走向世界,从资源合作不断延伸到园区建设与装备合作、技术合作、工程承包服务。到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海外形成有色金属矿山年采选矿石能力超过5200万吨,基本建成了具有世界级精矿供应能力的铜矿山。二是高水平引进来。一大批国有、民营、合资企业加大引进力度,不仅引进资金、技术、装备,还大量引进人才、研发团队等优质生产要素,有效提高了引进来水平。三是国际市场话语权提升。上海期铜等逐步摆脱“影子市场”的从属地位,与伦敦铜等形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定价参考依据。稀土、钨、锡、锑、铟等优势稀有金属价格话语权逐步提高。
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扩大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无竞争力产能的同时,大力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凝聚了行业共识。一是以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为契机,以扩大铝材应用为突破口,增加有效供给。
铝行业在拓展铝的应用方面集中发力,推广以铝代钢、以铝节铜、以铝节木。交通运输领域轻量化对铝材的需求显着增加,建筑铝模板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铝制家具逐渐得到社会与家庭的广泛认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二是加快有色金属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光伏电池材料、稀土永磁体等的应用不断扩大,有些有色金属产品供不应求,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三是瞄准长远发力。为开拓未来潜在市场,强化有色金属高端产品研发,汽车用铝板、海洋工程用钛材、3D打印材料、新型军民两用产品等,已经开始步入小规模产业化应用,逐步展现出未来有色金属应用的广阔前景。
这一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的成绩,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各企业的奋力拼搏,也离不开全体有色员工的辛勤付出。但同时,我们也要稳不忘忧,好中知难,清醒认识到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譬如投资继续回落的问题。全行业的投资增幅从过去远高于全国水平的两位数增长,到现在的负增长,特别是占有色金属行业投资比重80%的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下滑,凸显出对预期的信心不足,制约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譬如“去产能”面临各种考验。清理整顿电解铝违规产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入,但同时也面临各种考验。如政策预期下价格的反弹,是否会引发缺乏竞争力产能加速投放市场、加速产能回潮?强大的资本力量推波助澜,可能引发短时间价格的大起大落,将会对上下游带来怎样的变化?譬如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有色金属行业,铝产品是遭遇“双反”调查最多的领域。特别是最近两年来,针对我国铝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连续启动针对我国铝产业的“332”调查、“232”调查,最近又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这些调查对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再譬如环保政策深度加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重化工行业提出了更严、更高的环保要求。2015年,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被喻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环保部、发改委等又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征求意见稿),重化工行业的生产排放标准全面趋严。中央环保督查力度明显加大,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推动地方政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2018年起,环保税法也将正式实施。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都对我们有色金属行业的环保治理与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新要求。
面对新形势,全行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动摇。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我们要一以贯之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作我们行业的自觉行动。
二要始终坚持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根本目标不动摇。实践证明,我们提出以资源控制力、技术引导力、市场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为标志的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目标,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在全行业凝聚了共识、推动了许多关系行业发展的大事取得进展。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把这一目标落实到行业的方方面面。
三要始终坚持高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动摇。面对行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能过剩、能源资源和环保约束的局面,要从过去的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从过去的生产制造向品牌建设转变,全面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扩大有色金属应用、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抓好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突破环境资源瓶颈约束,不断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
四要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不动摇。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处在从依靠要素扩张向依靠创新驱动、从依靠物质资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顺应这个趋势,把科技创新放到更突出的地位,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相互融合衔接,形成立体创新体系,坚持开放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好有色金属产业的先导作用,使各方面的创新成果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关键期。国际形势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复苏并不稳固,单边主义倾向逆流而动,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内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增长速度换挡、前期政策消化的新常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全球视野审视发展格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扎实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通过全行业的努力奋斗,把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建设推向新高度。让我们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