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改革之道 筑转型之基

——中国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大型调研拉开序幕

2017年08月25日 9:17 28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被视为建筑业供给侧改革及其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标,让行业人士大呼建筑业的“春天”来了。有专家指出,《意见》所呈现出来的工作主线与核心目标可集中表述为:通过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做强建筑业企业。又有专家指出,中国建筑业的希望有赖于那些以坚韧的毅力始终专注于产业发展且有能力形成竞争优势与竞争壁垒的建筑业企业。还有专家指出,现阶段中国建筑业“大而不强”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标杆”。可见,所有说法均直指建筑业企业。建筑业企业的强大与否,关系着行业兴衰,更关系着“中国建造”品牌的建设。
  事实上,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历来广受关注。改革开放30余年来,建筑业快速发展,行业总产值、增加值屡创新高,一大批建筑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并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了品牌。因此,与其说中国建筑业“没有标杆”,倒不如说行业缺乏对于标杆企业的发现与挖掘、分析与研判、总结与推广。而这,也正是本报决意开展寻“根”之旅——中国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大型调研的缘起。
  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之路漫长,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号角之后,建筑业企业在新一轮转型中走向分化,业内因此出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格局。本次调研,我们将探访那些“欢喜型”企业能够华丽转身的“根”之所在。我们认为,其“根”不仅在于“术”,更在于“道”。摒除简单的铺陈,挖掘“道”之根本,让深入本质的对标管理,能真正起到加快产业进步、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这是调研的第一个目的。
  调研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聚焦《意见》提出的20条具体措施,深入探讨这些政策如何落实到位,研讨建筑业企业如何根据政策导向与自身情况,抓住改革之本,从而更好地引领与规划企业发展,达成《意见》的核心目标:做强建筑业企业。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关于企业有3个经典提问: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这是每一家致力于转型升级的企业都应该思考的原点,同样也是此次调研的基点。
  为确保此次调研质量,本报从专家库中选取了一批在业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包括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宏亮,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原司长吴慧娟,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和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副会长尤完及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纪迅,中国建筑企业高峰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邓绍超等,希望能够通过专家与企业的深入对话、交流,挖掘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样本”和“现象”等,研讨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办法和举措,助力中国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走出机会主义、同质化竞争等怪圈,真正形成具备差异化、独特性等特质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首批大型调研选取了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央企、有国企、有民企,有具有几十年发展史的知名企业,也有刚刚崭露头角的业界新星。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调研,明确企业当前核心竞争力所在、基于何种路径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未来走向以及理想型企业概貌,为行业企业进一步改革转型提供借鉴。同时,自即日起,本报将以系列专题报道的形式,为业内同仁带来持续的思想盛筵。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