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引领“一带一路”地质调查

2017年08月24日 9:4 25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拉开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序幕。中国地调局积极响应中央战略,已组织了“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本人承担“全球矿产资源地球化学与遥感调查工程”,同时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中心业务运行,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广泛合作,有机会深入了解沿线国家对地质调查合作的需求。下面就如何用创新引领“一带一路”地质调查,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要由技术输入变技术输出,发挥引领作用。
  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到中国进行地质考察,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他历时四年,在中国开展系统地质调查,开创了打破国界限制向中国输入地质调查思想和实践的先河。此后100多年间,中国地质调查都是向欧、美、俄等先进国家学习,以思想理论技术方法输入为主。今天中国地质调查已经从跟跑、并跑、部分专业已经开始领跑。“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中国已不再是跟跑者,而是领跑者。中国在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建立了国际研究中心,地球化学填图得到各国认同和欢迎,可以从输出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入手,帮助合作国能力建设,实现合作共赢。这既是提升中国科技软实力,又是实现中国地质调查在世界上发挥引领作用,建立一流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好时机。
  二、“一带一路”矿产资源调查要由资源输入向提供本地化资源保障转变。
  “一带一路”资源流通优化配置和安全保障是一项重大课题。互通互联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铁矿、煤炭、铝土矿和建筑材料等大宗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因此,需要解决大宗矿产资源本地化供给和保障问题。过去中国境外调查基本理念是立足于资源走出去战略,为我所用。如发现和开采铁矿石,输入中国,再冶炼加工后向国外出口。这种做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运输成本高昂;二是环境压力巨大,这种进口原材料冶炼加工再出口模式,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把污染留给了中国,对环境压力巨大。这种模式已不可取。需要转变观念,主要应立足于本地资源就地冶炼加工,提供本地化资源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基地,完全可以实现当地供给。“一带一路”矿产资源调查需要摸清资源家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对大宗矿产的本地化资源保障和利用。
  三、“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地质调查提供生态环境保障服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西亚国家多为隔壁沙漠,干旱缺水、沙尘暴肆虐,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就应该开展生态环境承载力调查,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持续对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监测。境外地质调查不可能像国内那样,按部就班开展工作,需要立足于使用遥感、无人机等先进高效技术,因地制宜开展。
  四、建立一支“一带一路”地质调查创新队伍,发挥引领作用。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条资源流通配置之路,需要提供长期的矿产资源保障。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已经有一支从事境外地质调查队伍,可依托地球化学和岩溶国际研究中心及大区地调中心力量,把优势人才进一步集中到“一带一路”地质调查与研究上来,给予稳定项目和资金支持,切实能够满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只有有一支创新队伍,才能使中国的地质调查由技术输入变输出,发挥世界引领作用。
  (作者系“全球矿产资源地球化学与遥感调查工程”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