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找矿人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云南黄金集团勘查院红牛项目部

2017年07月27日 10:31 27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当地的居民和平共处、幸福吉祥,它的名字叫香格里拉。这部小说影响世界。香格里拉因此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三江纵谷区东部,因其奇骏的地理位置,而被赞叹有着“雪山为城,金沙为池”的雄浑。这里遍布着金、银、铜、铁、钨、铍、钼、锰、铅、锌、滑石、小晶、石棉、白云石、大理石、褐煤、泥炭等超过25种矿产资源。
  有矿的地方,就会有地质队。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查院的地质工作者以其艰苦卓绝的奋斗诠释新时期地质工作者品质的高尚。
  (一)按照地质术语来表达,香格里拉位于“三江”成矿带中部,这里有着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
  过去,这里也曾开展过物探、化探、遥感等地质工作。截至2012年,这一区域内已探明铜金属资源储量42万余吨,表明该区找矿前景广阔。但由于历年来工作投入绝大部分位于首采区内,矿山外围找矿资金和工作量投入有限,开展工作较少,总体工作程度较低,没有进一步向外围及深部探索。
  2013年,为了更好地开展勘查工作,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查院红牛项目部成立。该项目部主要负责红牛铜矿首采区以外的勘查工作,对红牛矿区内浅部及深部的隐伏矿体进行探索,以期发现新矿体,扩大矿床规模,为集团提供一处优质的勘查基地,为集团战略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红牛铜矿位于香格里拉县,海拔4200米以上。由于矿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工作环境十分艰苦。红牛项目部是由一群年轻的地质队员组成,14人的平均年龄不足32岁,却常年驻守在这里。在矿区的每一处山峰及深达300米的井下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红牛项目部的成员年轻,但是不代表浮躁。
  红牛项目部自开展外围普查工作以来,已完成1∶10000地质测量24平方千米,完成1∶2000地质测量3平方千米;完成钻探工作51000多米,样品采集及化验6000多件,槽探编录600多米……骄人的数字背后是常人未曾体验的艰辛。
  由于矿区地理、地质环境特殊,地表覆盖较大,外围探获矿体地表少有露头,均为隐伏矿体。而深部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其定位预测具有理论、方法技术的综合性、成矿条件复杂性、应用技术选择性等特点,预测难度大,尤其是对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红牛矿区来说,其定位预测风险可想而知。
  项目刚启动时,他们虽然对探索矿体工作手段的选择和部署有了初步的构想,但一切都是未知的,稍有不慎,所有的投入便会付之东流。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矿体赋存位置,减少风险,项目部大量搜集了红牛铜矿及周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资料、物化探数据、航磁资料等,经过人机交互处理与分析,获得了大量的叠合分析成果,为综合分析、优选验证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们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在与相似地质条件及矿区内已探明矿体之间进行类比的基础上,结合物、化、遥成果,叠合各中段、剖面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红牛矿区成矿模型(模式),并在高度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布置了钻探工程。
  2013年8月24日,7ZK50钻孔在孔深1055米~1150米处控制到了预测矿体(EKT3),矿体厚95米,平均品位铜1.15%,矿体赋存位置和矿石类型与预测定位的几乎一致,一颗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也拉开了红牛矿区找寻隐伏矿体和深部找矿的序幕。
  辛苦的付出,收获丰厚的回报。
  从2013年至今,项目部新发现矿体10余条,累计探获铜金属量35万吨,加上首采区探明资源储量,红牛矿区累计探获铜金属量达77万多吨,矿床规模定位为大型铜矿,为云南黄金集团资源储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年来,这个团队编制项目设计、报告30余份,均获优秀。其中,《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红牛铜矿外围年度普查设计》连续两年获得云南黄金集团优秀奖,项目实施过程取得的所有资料验收均被评为“优”级。2015年,红牛项目部获得了云南黄金集团“先进党支部”称号。最值得项目部年轻人骄傲的是,项目部集体获2016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专家认为,红牛铜矿深部隐伏矿找矿取得的突破意义是深远的,不仅对云南黄金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更重要的是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深部找矿和危机矿山找矿增强信心。
  (二)傲人的成绩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尤其是在高原藏区这样条件异常艰苦的地质工作区。
  香格里拉红牛矿区因为高海拔,气温低是工作生活的一大挑战。
  项目部刚刚成立的当年,由于工作量较大,只能长期驻守在高原上,直到12月上旬才撤下山。就在整个团队下山后的第三天,一场大雪将下山的道路彻底封死。
  在超过两年的时间里,由于矿山办公住宿楼房未修好,整个团队一直住在临时搭建的平房里,每到冬天下雪时,水管就会被冻住,生活用水无法得到保障,地质队员们只能在驻地附近的小河边凿开厚厚的冰面从河里取水。而穿着结冰的靴子踏雪而行,在刺骨寒风中取出一块块冰冷的岩芯,用冻得红肿的双手去记录相关的重要数据,无数个夜晚在氧气稀薄的房间里画图纸、编录数据、分析数据、部署第二天的工作……这些都是太平常的事。
  天气阴晴不定,时常风雷雪雹,野外工作难度较大。
  2015年8月的一天,项目经理付文超和地质员陈青到野外地质踏勘。中午,天气突变,瞬时乌云密布,冰雹倾覆,气温骤降至零下,两人湿漉漉的衣服很快变成冰壳一般罩在身上。不能继续工作,二人迅速返回驻地。雨雾和湿滑的山路使行进的速度异常缓慢,13公里的山路平时只需走4个小时,但是那天足足走了10个小时才到达手机有信号的地方,与驻地取得联络。到达驻地后,陈青已经出现嘴唇发紫、视力模糊的低温症。
  项目经理付文超2008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到云南黄金集团工作,一直从事野外地质工作,一干就是9年。2013年成立红牛项目部时他主动报名,竞聘上岗任副经理,2016年任项目经理。妻子从怀孕到生产,他只陪了几天就急匆匆地返回驻地。“妻子怀孕期间我一直没有好好照顾她,感到很内疚。”付文超说。
  2016年,新成员的加入使得项目部更加年轻化。
  “90后”小伙子陈刚,自2010年来到公司实习以来,一直在野外一线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先后在广南老寨湾金矿、保山黑牛凹金矿等矿区工作。数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细心观察老地质队员的实际操作过程,虚心请教,边学边干,很快掌握了常规的地质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业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13年,他成为了红牛项目的一员,从此扎下身子,一干就是5年。因工作能力出众,2016年,他成为一名“90后”项目副经理。“能在红牛铜矿这样的大型矿山从事地质勘查工作,我感到很庆幸,也很骄傲!”陈刚说。
  范慧兵,2016年通过项目人员应聘上岗主动报名红牛项目部,儿子出生一个月,他就独自一人前往野外项目部报到,并和另外两个同事负责10000和2000的矿区地质填图(修测)工作。高海拔地区,运输基本靠牦牛和牲畜,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填图区域。标本和化学样品基本靠人背。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强,又在负重的情况下前行,其困难可想而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范慧兵和他的同伴用脚步丈量了红牛矿山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山沟。
  壮得跟牦牛似的“熊二”冯礼昌,2016年主动报名来到到红牛项目部,刚上高原就状况不断,脸色苍白,精神萎靡,感冒且出红疹。在上级的坚决要求下,他下山休养,身体稍有好转后,就又重新加入队伍,继续踏上找矿的征程。
  地质技术员兼职安全员的唐俊,不仅要完成日常工作,还要肩负着整个项目乃至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短短的4年中,他经历过炮烟中毒、坑道冒顶、涌水等事故,每次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依然每天细致入微地排查安全隐患,对违规操作者该罚就罚,毫不留情。正是因为他的“铁面执法”,使得红牛项目数年里零事故、零伤亡。
  (三)“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这是红牛项目部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6年,云南省地矿局成立60周年时举办了以“中国梦,劳动美,我心中的地矿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红牛项目部地质员范慧兵在演讲中动情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地质队员,可是我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找到大矿、富矿,为祖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这也代表了红牛项目部全体成员的心声。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为这一梦想努力付出。
  出成绩,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更离不开集体的力量。
  红牛项目部是一个温暖的“小家庭”。和谐欢快的组内气氛,团结的人心得益于项目部的人性化管理。无论是工资奖金分配,还是工休假的安排,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得组员之间相互信任、理解;业余时间利用周边有利资源,举办篮球、棋牌、读书等比赛。比赛时,队友之间相互配合,大大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得整个项目部都其乐融融。与此同时,项目部还结合不同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符合时代、符合公司形势需要的思想教育活动,帮助组员正确看待当前形势,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大家的干扰和影响,保证成员们始终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项目的工作之中。项目班子更是把项目部成员的冷暖放在心上,无论是哪一个成员遇到困难,都会及时地给予帮助。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项目部以最好的状态完成工作量必不可缺少的一环。
  由于项目驻地距离市区80多公里,除了矿山外周围荒无人烟,队员们下班后没地方去、没有事做,经常在休息时间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把自己的工作经验讲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促进了全体人员地矿勘查专业水平的提高。
  项目部还积极鼓励每一位成员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翻阅前辈资料,强化学习,力求精益求精。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通过开展“一日一练、一周一技”,建立岗位练兵台,导师带徒、互学互助结“对子”等活动,营造出了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每一位成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样一支迎难而上、功勋卓着的年轻队伍,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肯定。
  “把这个项目部的目标定位放在云金集团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衡量,其所从事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支撑云南黄金集团不断强基固本,发展壮大。”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查院相关领导表示,“在今后的地质之路上,他们将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肩负载德的使命,满怀尽责的赤诚,寻梦高原,无悔青春,再创佳绩,再立新功,为实现伟大云金远景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