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质老兵的峥嵘岁月

——记江西有色地勘院三院院长陈正钱

2017年07月25日 8:29 28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腔工作热情,甘愿吃苦受累;他们具有敢为人先的品质,勇于攀登探索;他们具有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他们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承受着艰苦、寂寞,宁愿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就是光荣的“江勘”地质人。他,是他们中的一员,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矿勘院三院院长、地质高工陈正钱。他热爱地质找矿事业,立志为祖国找大矿,却从不追名逐利;他从事地质行业27载,以苦为饴、苦中作乐,却始终满怀激情;他业绩卓着,却依然谦逊平和。他,给自己最准确的定位是一个地质老兵。
  因为“光荣”
  与地质结下不解之缘陈正钱的家乡,在江西德兴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里,众所周知,德兴市自古就是矿业兴盛之地。16岁中考时上了中专,这在当时那可是了不起的事。填报志愿时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填报一些当时热门专业,而是填报了一所地质院校,被“长沙有色金属专科学校”录取。
  究其原因,原是陈正钱读小学时,学校旁边驻扎了一个地质队勘查小组,在东面高山上找矿,第一次听到“矿”的陈正钱非常好奇,觉得能为祖国找到矿很光荣,一颗与“矿”结缘的种子在他内心开始种下,暗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考地质院校。
  所以在中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地质。
  从此,陈正钱就与“矿”结下了不解之缘,找到自己一生的理想和事业追求。
  学成归来在家乡崭露头角1990年6月,刚从学校毕业的陈正钱被分配到江西有色勘查一队工作,幸运的是他工作起点正是在他的家乡德兴。
  当时他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德兴银山矿区九龙上天、西山区段深部勘查工作。带着几分期待和几分激动,陈正钱在自己的家乡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实习期,也没用适应期,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周,陈正钱即独立完成深孔钻探地质编录并参与资源储量估算。这种“来之则战,战则能胜”的勇气,也让当时的同事对这个青涩腼腆的毛头小子刮目相看。
  在德兴银山矿区短暂的实践,让陈正钱很快崭露头角。1991年下半年参加国家“892”工程重点项目——金山金矿田金矿勘探会战,领导给他“压了担子”,把他分在钻探组,专门负责钻探的编录,领导的信任给了陈正钱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后来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领导对他的信任,在顺利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地刻苦钻研专业技能。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他对地质的兴趣也与日剧增,每每碰到问题,便及时向师傅请教。在书本上学、在工作中学、向同事学、向师傅学,在点滴的学习中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在家乡德兴工作的3年时间,陈正钱成长了,这种对地质工作规律的认识加深和对地质技术的掌握,为他日后更加有所作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历低并不影响他成为单位的“香饽饽”
  在地质行业处于低潮的上世纪90年代,很多从事地质工作的职工下岗了,下海了。这在当时的大气候下,对很多地质工作者来说,习以为常。但陈正钱却出于对这个行业的钟爱,同时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依然坚守在地质队。
  地质行业的不景气并未动摇他继续干地质的决心。终于,1999年3月,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决定从下属的各个队抽调一部分专业的地质工作者,组成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从此陈正钱也迎来了职业生涯新的起点。
  矿勘院成立之初,人虽不多,包括领导也只有13人,但人人都是各个队抽调过来的精英且大多都是科班出身,甚至有的还是研究生,不仅学历高,技术也都能独当一面。
  只有中专学历的陈正钱,在这里学历已经算最低的了。学历低不代表能力差,这句话用在陈正钱身上再恰当不过。
  以前干地质,铁锤、罗盘,放大镜,走到哪都是这“三大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先进的设备都进入了各个领域,地质行业也不例外。现在除了老三件,又多了新三件,电脑、相机、GPS。在陈正钱那一代人里专业技术过硬自不必说,但能把新三件都“玩”转的人却不多,陈正钱绝对算一个。能把电脑运用同专业技能相结合用在地质找矿方面,无疑会使工作效率更高,在这一点上当时很多人都还做不到。
  多年来,陈正钱秉着“行”则先人一步,“试”则高人一着的理念,刻苦钻研,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技能,学历低并未限制陈正钱的能力发展,他照样成为矿勘院的“香饽饽”。哪里有艰巨的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出成果,哪里就有他挥洒的汗水。
  吃苦若等闲一流的找矿业绩作为一个老地质队员,陈正钱一直奋战在地质矿产勘查第一线,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苦累已是他生活最浓的色彩和最真实的写照。
  2001年,在江西黎川县会仙峰时,吃住都在山林,在寒冷寂寞中坚守。2008年在兴国画眉坳坑道里为达到采样标准,同采样工一样满身泥浆;2011年独自带队“远征”东北经历生死考验的半年时光……27年的地质生涯,像这样的艰苦记忆太多太多,但这些对于陈正钱自己来说,他觉得这都不算什么,反而,他认为都是他的财富,是他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属于他的峥嵘岁月。
  努力的付出终有回报,多年来陈正钱应用自己丰富的地质理论知识与矿区地质实际相结合,主持完成了多个大型找矿和矿产勘查研究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
  江西省横峰县葛源矿区铌钽矿详查项目,陈正钱是主要完成人。2007年12月25日,该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而且葛源矿区铌钽矿也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铌钽矿。
  2008年6月~2010年12月,陈正钱主持完成全国危机矿山《江西省兴国县画眉坳钨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野外工作验收获得优秀,新发现层状含钨矿化体。
  2011年3月~2011年12月,陈正钱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旗新福村-红星林场铅锌矿普查》项目,完成项目设计、野外勘查、报告编写工作;该区从物化探异常直至做到普查,在野外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工作环境恶劣、生活环境陌生等条件下顺利完成,并圈出主要铅锌矿化带2条,钼矿化带5条,预测铅+锌资源量10万吨。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成果,他的找矿成果潜在经济价值巨大,为我国和江西省地质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路上老兵的责任与使命有人说,地质事业是艰苦的事业,更是强者的事业。
  陈正钱选择并从事地质行业27年,他也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地质队员成长为专业功底扎实,野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地质老兵。
  如今又是矿勘院三院院长,作为一位技术管理型干部,他肩上的责任还很重。虽然已走向基层领导岗位,但是培养新人,带好这个团队他责无旁贷,或许已不需要再像年轻时那样经历艰苦,事必躬亲,但作为一个地质老兵的精彩故事不会停歇,也永远奋战在为祖国找矿、找大矿富矿的征程中……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