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亟待加强锡钨矿勘查

2017年07月11日 17:36 32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内蒙古赤峰市面积9万平方千米,其北部横跨大兴安岭成矿带西南段,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锡钨矿成矿带,可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北方锡都”。
  在前几年的找矿热潮中,国家、企业和一些民间资本到赤峰来开展地质勘查,发现了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锡矿、克什克腾旗园林子铜锡多金属矿、巴林右旗小海清铁锡钨矿,但赤峰锡资源潜力可达200万吨,而截至目前,赤峰及赤峰周边地区己探明锡资源储量仅近100万吨,找矿前景依然十分可观,亟待继续加强矿产勘查的力度,使赤峰的“锡”望变成希望。
  赤峰地区不同类型的锡矿床
  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赤峰地区经历了多期次大的构造——岩浆活动,特别是距今1.4亿年左右的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其岩浆岩本身携带了丰富的锡多金属元素,同时又活化了基底地层中的成矿元素,这些含矿溶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与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沉淀富集成矿,形成锡矿点、矿床。
  赤峰北部锡矿最早发现于距今3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林西大井子铜锡矿采矿遗址是国内最早的大规模全工序铜矿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锡铜合金,其锡、铜金属来源于大井子铜锡银矿床。1976年,由辽宁省地质二队提交的《林西县大井子铜银(锡)矿勘探报告》和1983年由内蒙古第三地质大队(现为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提交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梁铁锡矿详查报告》,是首次勘查提交的赤峰地区锡矿探明储量。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上世纪末,随着1∶20万区调、1∶5万区调、1∶20万化探扫面工作和各种程度的矿产勘查工作开展,赤峰地区陆续发现了一批锡多金属化探异常,锡钨矿点、矿化点和锡钨矿床,评价了与其他金属共、伴生的锡矿。
  赤峰的锡钨成矿带,北东起阿鲁科尔沁旗的白音温都(甘珠尔庙),向西南经巴林左旗的浩布高、巴林右旗的索布力嘎、海青锡钨矿-林西五十家子-克什克腾旗的黄岗铁锡矿区,矿带长290千米,宽35~45千米,在该带中分布有大大小小锡多金属化探、重砂异常几十处。据不完全统计,赤峰发现锡及锡多金属矿点、矿化点及大中小型锡矿床共30多处。其中,特大、大型矿4处,中型矿6处,其余为小型矿及矿点。在该锡矿元素富集区中,由于不同的地质作用和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锡矿床。
  应加大投入勘查赤峰地区锡钨矿
  我国地质工作者在赤峰这块土地上发现及探明锡矿床、矿点,不是意外发现和偶然所得。赤峰地区大兴安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锡钨成矿带之一,应是继云南个旧、广西南丹地区之后我国最具希望的锡成矿带,是目前我国首选的锡矿资源基地。首先,赤峰地区具备形成锡矿的地质条件。赤峰地区是我国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核心地区,其基底地层和多期次岩浆岩活动产物都含有锡矿的物质来源,在漫长的地壳演化和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中为锡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充分的地质条件。其次,赤峰北部地区大地构造属天山-兴安褶皱系,其基底地层为早古生界、晚古生界和中生界一系列富锡地层,含锡花岗岩锡元素浓度是普通花岗岩的5~6倍,其锡元素浓度值是地壳锡元素克拉克值的3倍,是同类岩石平均值的3~5倍,这些沉积地层或沉积变质地层为后来的锡的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多年来,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对赤峰地区投入了大量的基础性、公益性、商业性地质工作,在赤峰发现众多锡、钨多金属化探异常,锡、锡铁、钨金属矿床、矿点(矿化异常),为地区寻找锡矿床提供了方向和目标靶区,但很少投入专门研究或勘查锡钨的专项研究课题或勘查项目。
  赤峰地区锡矿的找矿方向和类型,一是应注意寻找矽卡岩型铁锡矿和含锡矽卡岩晚期热液型矿床,此类矿床在大兴安岭矿带已发现有浩布高多金属矿中富锡矿体与黄岗梁铁锡矿中富锡矿体以及黄岗外围的富锡矿体;二是注意寻找与发现与花岗岩体有关的锡石——云英岩型、锡石——电英岩型矿床,此类型矿床在赤峰北部有广泛的成矿条件,矿床规模小、中、大均有;三是注意寻找热液型锡矿床,此类矿床多形成富矿或锡多金属矿,矿床多与矽卡岩型铁锡矿和热液型铅锌矿共生;四是注意寻找斑岩型锡矿床,此类矿床在阿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均有发现,其成矿规律有待研究,找矿远景较大;五是注意寻找火山热液型锡矿,此类矿床在阿旗、克旗均有发现,并有富矿体出现,其研究和勘查工作未被重视,具有广泛的找矿前景;六是应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地使用勘查资金,开展赤峰地区锡钨地质勘查工作,科学合理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打造中国“北方锡都”,实现赤峰地区的“锡”望。
  (作者系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赤峰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与勘查40余年)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