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质调查院首获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小记

2017年07月05日 10:3 28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日前,内蒙古地质调查院获得国家下拨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7128万元,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污染详查工作。长期忙找矿的内蒙古地质队伍,如今也要把农业土壤污染防治当成主业来干。
  “如今,地勘工作必须积极谋划基于自身业务优势的转型发展。而这个项目的获得就是我们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的结果。”内蒙古地质调查院院长宋华颇有感慨地对记者说。
  登高远望:研究大政策 捕捉新信息在内蒙古,地勘单位承担土壤详查工作尚属首次,它标志着在新形势下内蒙古地勘工作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地质工作跨入了新的服务领域。
  这件事犹如一缕春风吹散了当前笼罩在地勘市场上的雾霾,又好像一场春雨洗刷着地质工作的传统观念,它给正在转型发展中的内蒙古地勘工作带来了活力,增添了新的动能,显示出地质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面对记者,宋华讲述了获得这一项目的前因后果。
  2016年11月1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河北省廊坊市组织召开了全国1:25万土地质量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验收会。会上,全国土地质量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首席科学家成杭新博士介绍了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部署情况。这项工作由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委参与,将于2016年底前拿出总体部署方案报国务院。初步设想是到2018年共安排150亿元,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影响的调查工作。到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情况。各省(区、市)将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得知这一信息后,内蒙古地质调查院立即组织力量对这项工作的目标、工作任务、技术要求等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其实,内蒙古地调院对土壤化学调查并不陌生,早在“十五”期间,该院采取部省合作方式,完成了内蒙古河套地区1:25万土壤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3.2万平方公里;近些年又开展了西辽河流域通辽部分耕作区土壤调查,呼和浩特、包头两地富硒耕地调查评价与开发和重金属污染评价及修复治理示范项目。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该院已培养出一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高级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系统掌握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技术方法,完全能够胜任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的技术要求。
  “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技术优势!”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为此,团队上下信心满满,千方百计争取参与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大家认真整理各种资料、图纸,随时准备参加竞标,志在必得。
  主动作为:以技术优势取胜土壤污染详查原本就与地质工作密切相关,但作为从未涉足这类项目的内蒙古地调院来说,如何能让自己的技术实力得到充分发挥?宋华认为,关键要得到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于是,内蒙古地调院主动出击,通过多种渠道争取介入项目前期工作。
  及时汇报,取得领导支持。2016年12月5日,该院将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的有关情况,以及该院承担土壤污染详查工作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和工作建议,用签报形式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作了汇报,希望得到厅领导的支持和协助。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与自治区环保厅领导进行了沟通,为该院争取到参加相关会议的资格,同时要求内蒙古地调院抓紧同环保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得到内蒙古国土资源厅领导的鼎力支持,大家信心更足了。
  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赢得市场。在内蒙古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该院积极主动地与内蒙古环保厅有关处室和单位进行多次沟通对接,双方就有关工作推进达成共识,并编制了总体工作概算,通过了环保厅有关部门的论证。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在今年2月21日召开的内蒙古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第一次协调会上,内蒙古地调院以独特的技术优势和高素质专家团队赢得了会议代表的一致好评。会议决定由该院牵头负责全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点方案、样品采集、数据评价、图件制作、成果集成和报告编写工作,并牵头成立技术保障组和专家咨询组,负责技术保障和咨询支撑工作。该院立即组织精干力量,仅用一周时间编制了全区土地污染详查点位布设和采样布点方案,并通过了环保厅组织的审查。
  聚集优势,通力协作。为了确保按时提交高质量的成果,该院又商请了内蒙古地勘局及其8个地勘单位的精兵强将共同参战。目前,该项工作的点位布设工作已全部完成,人员安排、车辆保障基本到位,已进入样品采集前期准备及野外实施阶段。同时启动了《全区土壤污染详查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转型升级: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国内外对矿产品原材料的需求持续走低,煤炭等部分矿产品产能过剩,地质勘查投入整体出现断崖式下滑。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着市场萎缩、投资减少、保护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挑战不断加大等新形势。而转变传统的地质工作观念,进一步深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深化地质勘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开拓地质工作服务新领域,加快推进地勘工作转型发展,全面增强地质勘查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地勘单位才有生机和活力。
  据了解,此次国家共下达内蒙古土壤污染防治项目资金7828万元,而其中91%的资金就下拨给地调院。记者问到取胜的原因,宋华院长颇有感触地说:“我们已取得的地质成果不能束之高阁,成果报告绝不能入库完事,而要开发它的利用价值,让它融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我们就是利用多年开展农业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及对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的技术支撑优势,主动契合“土十条”工作的部署,推动了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
  的确,正如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利平在最近地调院的第二份关于土壤污染详查工作进展情况签报上作出的批示:“请各单位领导及地勘单位领导阅,只要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市场,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大有希望。”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