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济”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以内蒙古地矿局为例浅谈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2017年07月04日 10:39 24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改革发展取得显着成绩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国有地勘单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总体实力得到提高,积累了不少改革的成功经验。但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有新的问题和困难凸显出来,亟待解决。
  新时期下,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这一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今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国有地勘单位该如何开展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好地勘改革发展的道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
  本文将以内蒙古地矿局的改革发展为例,谈谈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一些想法。
  内蒙古地矿局的改革与发展内蒙古地矿局1999年属地化改革以后,于2005年依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关于自治区地勘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推进企业化改革的意见》,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先于全国启动了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的进程。公司以地勘、矿业、工勘三个直属企业为龙头,以二十多家下属院队为基础,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经营管理模式运行。
  内蒙古地矿局在改革中充分利用内蒙古地区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依靠地勘队伍自身丰富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地质资料优势,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断发展,逐步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地勘队伍,形成了以坚持属地化管理、坚持企业化运营、坚持产业化发展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地矿模式”。到目前为止,内蒙古地矿集团已新探明多座特大型、大型矿床,新建多座矿山及冶炼厂,单位整体经济实力及职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企业化改革存在体制机制桎梏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勘单位现有格局难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八大后,国家和自治区对地勘投入的结构性调整使地勘市场投资趋缓,再加上近几年全球经济乏力,地勘活动指数走低。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就逐步显现出来。
  (一)市场环境变差,总体形势不佳。如今,全球市场低迷,特别是矿产品需求下降,价格一路走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出现十几年来首次下降,商业性地质勘查市场呈萎缩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社会投资者,在探矿、开采方面开始有收缩投资、停滞观望,甚至有毁约撤资的行为出现。再者,矿业市场的环境秩序混乱,一直未得到有效的监督管控。这样的严峻形势,对改革刚取得一点成效的地勘单位来说,打击很大。
  (二)在管理和决策上缺乏统筹协调,下属院队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发展局面。国有地勘单位实行的是内部企业化改革,总体上仍然保持着一局多队的格局,仅内蒙古地矿局就有20多个下属院队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这些下属院队中,有的找到了好矿形成了产业依托,有的还未找到,院队之间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使得职工收入、福利和工作条件差距拉大,很不利于地勘队伍的整体发展。这种缺乏统一管理的各自发展的运营模式已经出现弊端,经营方式和范围过于广泛和雷同,均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单位都有地勘、水文、工勘、测绘、化验等部门,难以突出单位优势,单位与单位之间又形成竞争,造成人力资源、地质资源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队伍发展分散,难以形成合力,难以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使地勘行业整体实力受限制。
  (三)企业化改革仍未有实质性的突破。绝大多数的地勘单位仍然是保留着事业的牌子搞内部企业化经营,这样的格局,事企并行,产权难以明晰,单位改革仅停留在内部管理制度调整的层面上。企业经营管理滞后,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很难把企业做大做强,市场竞争力不够,严重制约单位的发展。在人才管理上,缺乏科学的人员考核机制、退出机制。工资分配上激励和约束机制不灵活,高技术人才难以留住。很多地勘单位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企业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不在少数,这样的“一套人马”,其实是很难支撑起“两块牌子”的。在资产管理上缺乏合理的规划,有些单位产业虽然做到了海外,但在投资方面、企业预算方面、风险评估方面仍然很粗放,使企业资产难以得到有效积累和规划,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
  (四)国有地勘单位的产业结构仍很薄弱。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积累和快速的资本运转,而国有地勘单位目前仍处于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在投融资方面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者,其投融资渠道狭窄,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基础很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资金跟不上,产业链就很难得到维持和拓展。
  (五)地勘单位负担重,技术设备落后,缺乏高技术人才。离退休职工所占比例大,单位积累的剩余资产仅能投入到简单再生产中,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再加上地勘行业之前的不景气,导致现在地勘单位普遍存在人才断档,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人员多数进入退休年龄,年轻人又经验不足、缺乏锻炼,难以填补空缺,单位中坚技术力量紧缺。
  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横向纵向突破(一)全面深化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属地化以及内部企业化改革以来,国有地勘单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着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体制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地勘单位改革未能实现实质性突破,严重制约着地勘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深化体制改革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深化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产权制度深层次的问题,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区别于事业的关键,只有明确了产权,才能真正实现事企分开。同时要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岗位贡献、绩效和股权,建立更加灵活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人事制度上,要因事设岗,推行激励机制。只有全面深化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才能彻底甩掉思想上的包袱、体制机制上的包袱,推动地勘经济快速发展。
  (二)全面深化国有地勘单位结构性调整内蒙古地矿局下属各院队通过企业化改革之后,经历了多年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院队实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院队的地勘行业规模已经很难为地矿局的发展提供足够动力,这就需要考虑在分类的基础上打破行业、部门间的隶属关系,按从事的主业进行统一调整或整合,即以局为单位,以行业为类别,将下属几十个院队公司重新整合,形成实力雄厚的几家集团公司,实现强强联合,完成以地矿局为主的结构性调整。这样就能将同一行业内分散的资源、人才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形成规模,彻底打破“大而不强”的局面,从而规范市场,增强竞争力,走上真正专业化、集团化的道路。
  (三)积极推动地勘产业化经济的发展地勘经济形势趋紧,但国有地勘单位地质勘查的主业不能丢,要继续做好传统地质勘查工作,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就需要下力气培养自己的实业,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通过矿业开发形成可以依托的实体经济,再由开发反哺勘查,构成良性循环,形成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找矿突破。全面推进产业化经济,就是要构建一个由地质勘查、开采、选矿、冶炼、加工等产业组成的行业“航母”,并以此为平台实现更好的投融资,彻底改变“打工经济”的局面,提高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固产业链结构,从而最终通过产业化发展推动企业化改革。内蒙古地矿局可以依据自身优势,拓展产业链,加快自身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打造一个产业化的行业龙头。
  (四)加强人才培养随着地勘经济的发展,企业化、产业化不断加强,地勘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为地勘行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地勘单位切实做好人才计划。在人才引进上,不仅需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引进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类管理人才。地勘单位还要对在职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从而提高地勘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地勘人才的梯度化,使人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五)着力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以目前地勘市场情况来看,单靠地勘项目已经很难养活地勘单位,进入“十三五”以来,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发力,地勘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压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机遇。经营者要继续拉动地勘单位经济增长力,就需要可以通过扩大其服务领域来实现,适时树立“大地质”观念,在地质工作中转变单一追求利润增长的观念,勘查开发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从单一的资源型向资源与环境并重型甚至向国土资源服务型转变。逐步向灾害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领域延伸,加大对矿山恢复治理、水文保护、沙漠治理、土地整理、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土壤污染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废弃工矿地治理、城市地下管网、重大工程地质监测、土地确权测量等项目的承揽力度,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地勘工作服务领域的拓展不仅能实现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加强地勘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深化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也符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改革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只有全面深化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不断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大地质”化的发展,才能增强竞争实力,把地勘事业做大做强。□(标题为编辑所拟。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