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扩大世界地球科学“朋友圈”

2017年06月05日 10:21 25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共建科技之路:
  分享地质科技成果,推动科学理论和技术水平提升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学科。它为人类利用能源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服务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选址、城市规划、海洋保护等各领域。
  系统的地质学的形成,始于18世纪后期的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地层学的确立为标志。随后又经历了固定论与活动论、水成论与火成论、渐变论与灾变论三大著名论战,极大地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
  随着地球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研究地球的重要性,并且在不断突破地域的限制。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到中国进行地质考察,历时近4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4个省区),在他的《中国》著作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李希霍芬开创了中国系统地质调查的先河。直到1898年,因南京青龙山煤矿之需,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开设地质学、矿物学课程,地质学才算正式在我国传播。以丁文江、翁文灏、章鸿钊等人为代表,远赴重洋,开启了向国外学习地质学的历程,他们回国后创立了我国首个地质调查机构。之后我国的地质调查经历了解放前找煤炭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的找铁矿、铀和石油为主,改革开放后的多矿种找矿和新时期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并重等不同时期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和促进了人类利用地球和探索地球的能力。人类是在特定阶段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认识地球、逐步掌握地球科学规律与探测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地球资源。板块构造学说的产生,解决了以往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使人类认识到了地质运动的本质,极大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在地质找矿、地震预报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农业、林业、军事等方面应用广泛,让人类看得更深、望得更远、探得更准。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围绕解决人类的资源、能源、环境和灾害等方面的难题,人类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域甚至地球,将目光投向月球甚至火星等行星,大胆探索与扩展人类活动的空间。现今的“深海、深地、深空”探测,在考验人类智慧的同时,更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需要分享全世界地质科学成果,建设科技“丝绸之路”,促进各国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地球资源环境。
  共建绿色之路:
  协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家园,营造美好环境
  水、土、大气污染,是人类粗放式发展给地球造成的重大伤害。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十大公认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地球上的许多国家,都遭受过或正在遭受环境污染。2015年,瑞士绿十字会发布环境毒素报告显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地方分布在8个国家,基本上都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外,“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生态环境脆弱,中东、中亚、中国西北以及北非等区域,土壤比较贫瘠,沙漠戈壁和荒漠所占比重较大。蒙古国超过75%的国土面积面临着沙漠的威胁,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和沙尘暴主要源头之一。据报道,2017年5月4日~5日,侵袭中国近1/6的国土面积的强大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已经超越了国家界限。发挥地质工作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作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需要国家之间形成合力,全面谋划,协同作战。
  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未能独善其身,环境污染已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好在近几年各方面均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环保意识逐渐在加强。民众渴望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农作物,喝上清洁的水;党和政府关注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和决心空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科研机构针对雾霾治理、土壤治理与修复、大江大河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攻关等取得了良好进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我国西南石漠化治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球陆地面积22%的地球化学基准网络;基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实施方案及管理模式;形成一套山地丘陵地区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体系等。这些先进的防治技术、管理理念、工作模式都值得在 “一带一路”甚至全世界推广。
  共建繁荣之路 :
  加强能源资源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与节约集约利用
  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料、60%的农业生产资料、30%的生活用水都来自能源资源。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差异性,导致全球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据初步统计,“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油气资源储量占全球的2/3,潜在资源超过全球一半。“一带一路”国家中,96%的石油分布在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卡塔尔和中国等国家,消费主要集中在亚太、中东欧等地区;73%的天然气集中在伊朗、俄罗斯、卡塔尔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消费主要集中在亚太、中东和俄罗斯等地;61%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和乌克兰等国;56%的铜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蒙古;48%的铅锌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和波兰;83%的金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92%的钾盐主要分布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以色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随着各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对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很难依靠本国能源资源支撑和保障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产能合作成为谋求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出路。
  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一方面,可以实现国家之间能源资源的优势互补,为建设繁荣“丝绸之路”提供能源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共同配置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共建平安之路:
  查明地质灾害分布,服务规划建设,保障百姓安全
  地质灾害,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这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的几种地质灾害类型。
  “一带一路”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天山—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东部—云南—南亚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高加索山脉等地区。其中,中巴经济走廊和中伊土经济走廊的帕米尔高原段,以及新亚欧大陆桥天山段,涉及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国;孟中印缅、中新经济走廊云南及相邻国外段、中南半岛部分区域,涉及范围包括缅甸东北部西部,泰国、老挝、越南三国北部,以及马来西亚均是滑坡和泥石流危害严重地区,以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问题最为突出。
  “一带一路”活动断裂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南部、地中海—喜马拉雅—苏门答腊活动造山系,自欧洲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向东经土耳其、伊朗,穿过帕米尔高原经喜马拉雅山脉至川滇西部,再向南延伸至中南半岛直至印度尼西亚,规模宏大,活动性强。其中,主要的边界活动断裂带和构造带,如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断裂、印度板块北缘的喜马拉雅山前主逆冲断裂带、中国西部的祁连山与天山构造带、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大断裂等,是区域上主要地震、火山活动和大型地质灾害等的分布区域。比如:1999年土耳其7.8级地震、2001年印度8.4级地震、2001年中国昆仑山口西8.0级地震、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9级以上强震、2008年中国汶川8.0级地震、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以及最近的新疆塔什库尔干5.5级地震等,发震频率大、震级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损失。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5月14日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交通运输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诸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展开了密切合作,包括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努奥光热电站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推动“一带一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以建设平安“丝绸之路”为出发点,在开展类似项目建设规划前期和建设中,充分发挥地质调查、研究与监测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查明沿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科学判断其潜在发展趋势。在工程规划选址中尽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已建设的基地要开展监测预警,建立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地球科学“朋友圈”:
  发挥地质科学在全球共治中的作用,唱响保护地球主旋律,共同应对挑战
  建立世界地球科学“朋友圈”,中国已经在行动。中国担当起地质大国的责任,与“一带一路”大部分国家形成科技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方面,中国地质调查局自2004年以来,紧紧围绕非洲“三网一化”和十大合作计划、中拉合作规划、“一带一路”倡议等,对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进行培训共计34期,培训的学员从副部长到普通技术员共计800多人。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利用我国先进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填图、卫星遥感等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与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27个国家,开展了地球化学填图、成矿规律研究与合作编图、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多内容的地球科学领域合作。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地学合作,不仅推广了中国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方法,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地质工作者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促进政府间合作,直接推动与伊朗、塔吉克斯坦等近10个国家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促进能源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全球共治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倡导的“丝路沧海”计划,在研究地球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特提斯大洋开启与闭合、欧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及其资源、能源、环境效应,以及对现代海洋的影响等方面也正在进行有益探索。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论是科技发展水平,还是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与科技互补性需求、生态环境修复与地质灾害调查紧迫性需求明显。立足合作共赢,在经济建设开启新型全球化进程背景下,经济共治与地球共治已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地质科学在全球共治中的作用,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构建利益互惠机制。一是要建立“一带一路”甚至是全球体系下的国际矿业合作新秩序,借力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打造国际矿业合作交流贸易平台,管理、协调各国矿产品有效需求和供给,实现能源资源互惠和促进产能合作。二是建立全球各国生态环境共管共治合作机制,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先进国家的治理技术与经验,积极帮扶弱国。
  搭建信息共享网络。一是依托互联网信息优势,建立“一带一路”甚至全球地学联盟,促进各成员国的地学领域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信息。二是发挥中国在全球环境污染共治中的引领作用,成立“一带一路”甚至全球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心。该中心依托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形成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平台,为各国政府、科学团体和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服务,支撑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一是通过政府或企业出资,开展双边或者多边合作,加强各国重点成矿区带尤其是跨界成矿区带的综合研究,掌握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增加发现优质矿产资源的几率。二是通过政府出资或接受民间组织捐赠形式,组织全世界优秀科研力量,针对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世界性难题,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提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方案。
  推广先进技术标准。一是积极推广我国在绿色矿产勘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积累的先进技术标准,在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二是积极推广我国地球化学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等方面的标准,建立针对不同污染类型的地质调查、防治与修复的统一全球技术标准体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经相互关联在一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参加,也正体现了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共同愿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是大势所趋。对因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地球本身而言,亟需全新的规则和管理理念来共管共治。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各国政府要将地球共治与经济、政治全球共治结合起来。各国地学机构要树立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地质理念,唱响保护地球的主旋律,在开展双边合作的同时,更应加强多边合作交流,分享数据,分享人类共同的科学技术成果,共同应对挑战,促进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
  (注:文中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物化探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单位。)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