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格温涨急跌 供应再创新高 一季度多晶硅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2017年04月13日 12:25 110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2017年1季度,我国多晶硅产业又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包括多晶硅价格急速下跌、产能产量继续扩张、海关进口持续高位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晶硅行业所面临的市场复杂性和严峻性仍不容小觑。首先,新工艺新技术异军突起冲击整个市场。天宏瑞科颗粒硅项目、PERC电池规模化生产、多晶硅片金刚线切割技术的突破以及黑硅工艺的研发,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从长期看将加快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步伐,同时对目前能源结构的格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国际政局的不稳定性对国际贸易环境造成影响。英国脱欧、美韩大选、意大利公投等一系列事件背后都隐藏着国与国之间的博弈。目前,欧美光伏谈判在即,多晶硅贸易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认清市场激烈竞争的本质,进一步通过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才是重中之重。
  一季度我国多晶硅市场回顾
  多晶硅价格温涨急跌
  2017年1季度,我国多晶硅现货价格呈现“温涨急跌”的走势,成交价从1月初的14万元/吨温和上涨至2月底的14.27万元/吨,增幅为1.9%。3月份开始多晶硅市场价格急速回落,截至3月29日,价格下跌至11.81万元/吨,跌幅为17.2%。
  1~2月份,多晶硅价格维持温和上涨主要是由于下游对终端安装仍有预期,供不应求的状态依旧持续。但进入3月份,“6·30”光伏装机政策对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刺激效果尚不明朗,再加之多晶铸锭企业受电池转换率要求提升影响,成本压力增大,纷纷通过压缩硅料成本来维持生产,不堪重负者则减产停产,需求骤减,导致多晶硅价格迅速进入下行通道。
  产能扩张加速 供应创新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共有17家,有效产能共计22.7万吨/年,较2016年底净增1.7万吨/年,主要来自新特能源、洛阳中硅、新疆大全等技术改造扩产和优化产能释放。根据其他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扩产进度来看,预期2017年中,国内多晶硅年产能将达到26万吨/年左右(包括新特能源、洛阳中硅、新疆大全、四川永祥、东方希望),到年底其产能达到29万吨/年。
  2017年1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共计5.75万吨,同比增加15.9%,其中3月份产量2.0万吨,创月产量历史新高。2017年1季度,按产量排序,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洛阳中硅分别位居前三位,这三大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54.1%。中能、特变、中硅、永祥、亚硅、大全、赛维七家万吨级企业一季度产量共计4.58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79.5%。2017年1季度,除了2月份洛阳中硅和四川瑞能两家企业检修两周外,其余企业几乎都维持满产运行,3月份更是再创供应新高,同比增长16.1%。
  进口量持续高位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2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10947吨,同比减少5.5%,环比减少6.6%,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点:第一,从韩国进口量仍位居第一。2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量为5265吨,环比增加10.8%,占总进口量的48.1%,仍居进口量首位。2月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量恢复至月均产能的77%。第二,德国进口价格回升。2月份,我国自德国进口价格回升至16.56美元/千克,环比上涨26.1%,同比跌幅达到6.8%,从德国进口要比其他地区运输距离远,对市场反应略显滞后,因此2月份从德国进口的海关数据实际是指2016年12月份,而2016年12月份海外需求已有回暖,故从德国进口价格上涨。第三,其他地区进口量日渐凸显。2月份,我国从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共进口多晶硅1085吨,占总进口量的10%。其中马来西亚进口量达到806吨,占比为7.4%,超越美国成为第四大进口地区。
  我国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
  需求:零增长或负增长
  受中国2017年光伏指标略低于2016年、美国抢装热潮稍减、日本补贴持续下调等不利因素影响,前三大需求国排名将在2017年发生变化,崛起中的印度可能取代日本,跃居世界第三大需求国。但是印度及新兴市场的成长幅度并不能弥补中、美、日在2017年将出现的削减,因此,2017年全球光伏市场终端市场可能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在此背景下,不仅中下游厂商将面临亏损,上游多晶硅环节也难维持毛利,整体而言2017年多晶硅光伏产业链由上至下利润都将低于2016年。
  供应:新建项目和硅烷流化床法
  预期2017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仍将有大幅增加,大约有8万吨/年的新增量,总产能达到53.7万吨,而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包括新建产能(天宏瑞科1.9万吨/年、东方希望2万吨/年),产能优化(新疆特变1.4万吨/年、洛阳中硅0.3万吨/年、内蒙盾安0.2万吨/年、四川永祥0.5万吨/年)、扩产产能(新疆大全0.6万吨/年、江苏中能0.5万吨/年)等。其中陕西天宏瑞科1.8万吨/年颗粒硅项目将于2017年中投产,东方希望也计划于4月份投产,这两家新建企业量产后低成本多晶硅料对市场价格的冲击可想而知。
  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继续前行就必须在技术上不断突破。PERC电池规模化生产、多晶硅片金刚线切割技术的突破以及黑硅工艺的研发,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短期内使其对硅料单耗的用量有所减少,但是,从长期角度考虑,不仅将大幅缩短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的时间,同时对目前能源结构的格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2017年~2018年是我国多晶硅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过去的5年时间里,我国多晶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整个产业链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具备和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但是在需求增速放缓、业内竞争加剧、国际贸易纠纷不断的大背景下,企业仍需苦练内功,不急于扩大规模。通过加强行业内部企业的合作,避免技术封锁,加强产业间的合作,上下游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