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黎辉委员:身处逆境时,更要重视人才

2017年03月14日 9:48 16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赵天宁特别报道   作者:

4

  “越是处于逆境,越要注重人才培养。”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黎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色行业部分企业生产困难,但绝不能忽视人才培养。
  罗黎辉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才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人才是整个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抓科技创新一定要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如果没有人,资金、项目、创新平台等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一直都关注人才培养。”
  在罗黎辉看来,人才培养有三种形式:一是高校或科研机构自身培养。二是引进人才;三是对既有人才的专业发展。这其中,既有人才的专业发展更具价值:通过定期回炉学习,或者岗位上的继续教育,使人才在原有专业技能水平上拔高一个或两个层次,这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具深远意义的。
  此外,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也面临两个方面的机遇,罗黎辉表示,第一个机遇是上个世纪末的高校扩招,尽管高校扩招存在诸多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扩招带来的很重要利好,通过扩招,我们构建了全球最强有力的科技人才输送体系。这是我们进行人才筛选和人才引进的重要机遇,我们有这么多的人才苗子,可以优中选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储备库”。第二个机遇是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加。我国的海外留学生群体庞大,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果的积累,对人才的需求强烈,从科研的外部条件,政策环平台建设等方面来看,中国现在已经对留学生构成了强大的吸引,留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到最有发展前景的沃土还是在中国,因此近年来留学生归国人数大大增加。此外,由于特朗普上台后采取的保守主义思路和政策,使得一部分原本想留在当地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我国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如何留住人才,使人才带动企业效率,也成为困扰一些企业的难题。对此,罗黎辉表示,企业领导应目光长远,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并且通过多种措施留住人才。
  何为人才培养规律?罗黎辉认为,在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中,是有迟效性的。迟效性分为两类:第一类迟效性是培养周期,即把一个人从自然人培养成劳动者,而且是一个科技劳动者是一个创新型人才,从义务教育起至博士生毕业,大约需要20年时间;第二类迟效性是人才从离开学校到进入科技型岗位后在岗位上作出第一个贡献之间,一般最短的是2~3年。“所以一个人才,要把他从自然人培养成科学家,必须要完成这两个周期,保守估计至少要20年。尤其第二个迟效性周期,这个周期对企业老板的眼界和胆识是一种考验。很多人都想一口吃个胖子,很快出成果。这是一种短视。”
  而企业家的这种求快的思想,也不利于留住人才,罗黎辉认为,想要留住人才,除了通过管理手段来约束人才,“起根本作用的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他表示:“科研人员是有事业追求的人,事业对他们的吸引力是很强的。你给他创造一个可以施展才华,能够有所贡献有所成就的环境,他离开的意愿会大大降低。另外就是感情留人,最重要的是尊重,科技人才多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重视的是尊不尊重,平不平等。因此,对企业和科研机构来说,一定要尊重人才,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能够发挥他们才智的有利环境。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