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矿业春天

2016年11月29日 8:5 24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矿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狂热与失落。在矿业火热的上升阶段,有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意气风发,纷纷奔向全球的各个角落。在矿业的寒冬季节里,全球普遍唱衰矿业的时下,我国矿业面临哪些机遇?其发展的春天又在哪里?
  11月26日,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主办的“新一轮周期下矿业能源投资:困境、机遇、未来”论坛上,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刘益康、中国铝业公司矿产资源管理部副主任王思德以精彩的演讲,为正处于寒冬的中国矿业行业送来了缕缕春风。
  矿产勘查市场已现回暖迹象
  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 刘益康

       QQ图片20161129080335
  矿产勘查产业周期与矿产品价格起伏同步
  矿产勘查是一个周期性起伏的产业,它的起伏和矿业起伏基本同步,但稍有滞后。预测勘查市场起伏,一直是一个困难,但也不是无路径可查。选一个简明的指标来做预测——贵金属,特别是黄金价格的起伏,与矿产勘查市场的起伏,契合得最好。
  1979年,黄金价格曾上探过803美元/盎司的高点,引发了全球的勘查热潮。那时国内矿产勘查是封闭的,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感受不到市场的信号。1987年前后,全球有一个矿产勘查的小高潮。1996~2001年,金价下行,处于低位,全球矿产勘查也处于寒冬。那段时间,国内的地勘业,也在艰难地谋求生路,大家都还没有忘记。
  随后金价不断上升,矿业回暖,矿产勘查也快速步入春天。在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金价有一次短暂的起伏,勘查投入也跟着有一次短暂的起伏。2011年9月6日,金价到达1920美元每盎司的顶峰,此刻,地勘市场犹如骄阳盛夏,灼热烤人。随后连续四年多的金价下滑,地勘业又感到了秋风萧瑟,阵阵寒意,有的地质队,甚至再次出现了生存危机。但进入2016年,金价已进入半年的上涨期,幅度达25%,这意味着什么呢?
  勘查投入的高、低峰值,与金价的高、低峰值,有个约一年的滞后期,这是一种市场的惯性。例如金价的峰值在2011年,而2012年全球的勘查投资仍在上升,到2013年市场才反应过来,接着连续4年大幅下跌。同样,勘查投资的回升,也有个滞后期。由于国内的勘查投资,财政支撑的比例大,与市场关联度小。所以地勘单位对市场信号的反应,敏感度较低。
  勘查业存在着供求周期,是行业运行的客观规律。矿产品价格上扬,刺激勘查投入。当矿产品供过于求,就削减勘查投入,勘查就急剧萎缩。几年之后,可供开发的矿床不足,勘查就开始复苏,周而复始。今年以来的金价上扬,2016年勘查市场会怎样呢?
  国内矿产勘查投入,和境外的勘查投入呈同步起伏。2011年金价达到顶峰,滞后一年,2012年国内勘查投入达到512亿元的顶峰。2013年开始下滑,到2015年,下降到328亿元,下降了36%。预计2016年将降到260亿~300亿元之间。
  2016年矿产品市场,已出现价格回暖的迹象。具有矿业晴雨表作用的标准普尔全球矿业指数,结束了5年来连续阴跌的走势,回暖向上。初级勘查公司,特别是贵金属类勘探公司股价上升。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翘尾,很有可能是勘查市场回暖的信号。
  由于勘查市场相对于矿产品市场,有一个约一年的惯性滞后,2016年,全球的矿产勘查投入,还将继续下滑,到2017年,才有可能回升。国内矿产勘查市场,由于地勘业的改革滞后,矿产资源法的补丁化、碎片化,财政资金的逐步退出,社会资金投资意愿低下,勘查产能过剩,勘查产品积压。勘查市场的回暖,将比境外延迟一段时间。国内勘查市场即使回暖,那个五年前躺着都赚大钱,地勘单位的无比甜蜜年代,也是一去不返了。
  进入2016年下半年,境外勘查市场,陆续有了一些好消息。融资难度开始缓解,悉尼证交所资源类的IPO重启。勘查公司并购增加。初级勘查公司市值向上。加澳等国勘查登记的区块数量上升。钻探公司合同增加。一些大型矿业公司,在勘查投资上又出手了。
  境外矿产勘查已见起波,但国内勘查市场还将继续下沉。这是因为,第一,过去几年,支撑勘查繁荣的财政基金项目,成果处置率低,资金池已干涸,原来设定的投资循环,已无法持续。第二,国内投资体制的改革,财政资金不再投向商业性矿产勘查,尽管地勘单位希望重启政府基金,但纳税人的钱,再不能使某一特定对象受益。第三,由于中国经济连年的高速增长,地方政府对矿业的依存度下降,GDP不再是衡量业绩的唯一指标,相反矿业开发带来的环保、安全、腐败等负面问题,降低了地方政府对矿业的支持力度。第四,随着居民的环保意识上升,勘查中协调社区关系成本上升,使勘查投资外部环境进一步收紧。第五,矿业企业产能过剩,大面积亏损,国内矿业公司大幅削减或停止了勘查投资。第六,在上一个矿业疯狂期,勘查投资者受伤很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畏战避战的情绪弥漫,风险资金都远离了矿产勘查业。这样一来,即使全球矿产勘查市场在2017年下半年回暖,国内矿产勘查市场见底回暖的时间,还要推迟一至两年,并且也不可能再回到2009~2012年的那种不正常的疯狂状态。
  然而,国内勘查市场复苏还存在一系列障碍。首先是地勘体制的问题,从1983年就提出的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在经历了三分之一世纪以后,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基本还在原地踏步。这种非企非事,亦企亦事的畸形体制,无法与矿产勘查的市场对接,是地勘市场复苏的一道障碍。其次,《矿产资源法》不适应前几年矿业形势的变化,就用了“打补丁”的办法,颁布了大量部门规章和法规性文件来进行修补,使制度建设进一步复杂化,碎片化,导致补丁摞补丁,增加了勘查的行政成本。地方的规章和文件,其随意性就更大。例如有的省区,对于投资者用自有资金探得的资源储量,也要收取价款,而且是一次性收取,个别省区,还要乘个大于一的系数,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还有就是,矿产勘查的“产品”积压,矿产勘查业的产能过剩。
  去产能,矿产勘查不能缺席
  以煤铁钼三个矿种为例,谈谈矿产勘查“产品”积压的问题。根据《2015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5317亿吨。按照巴黎气候大会中国的承诺,有80%的资源储量,将不可能再开采了。铁矿查明资源储量为843亿吨,这些年勘查的铁矿,大多为超深、超贫、超采能的资源储量,不具OPEX竞争力,与全球铁矿离岸价进行对比分析,以后我国能投入开发的铁矿资源储量很少。钼矿查明资源储量2826万吨,我国钼消费量仅为7.5万吨,有必要再找矿,继续囤积一批所谓的大型、超大型的钼矿吗?如果不是地勘单位使用财政投资,自说自话,投资者还会投资找这些矿吗?下一轮矿产勘查兴起,投资者也不会对在国内找这三种矿感兴趣。积压过多的矿产勘查资源储量,往往是自断了地勘单位的生路。
  对比2015年《世界矿产资源年评》和2015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这两个报告,由中外机构所提供的矿产资源储量的数字,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等原因,存在差异。
  不管怎样,有两个有趣的现象,还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是国内公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数据(不含油气和采石业),无一例外,统统高于国外公布的数据;二是两组数据相差很多,一般在3~5倍,有的甚至达10倍以上。这两个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国内存在不少呆矿,甚至是死矿。过去,矿产勘查是从需求出发。强调的是国家的需要,经济建设的需要,最关注的是数量,矿床的大中小,对供给的质量却关注不够,和需求没对上口,资源储量不能转化为矿山生产能力。如果地勘业不管需求方的市场要求,不能步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就难以跟上下一次矿产勘查市场回暖的步伐。
  这些年来,政府和企业对矿产勘查的巨量投入,使矿产勘查的产能快速膨胀,具有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由本世纪初不到1000家,到2013年增至2430家,勘查技术人员相应由51000人,增至253000人。在2013年以后,勘查投入急剧下滑的形势下,矿产勘查“产能”的过剩迅速凸显。矿产勘查的资金池,已养不了那么多的“鱼”。中国可供找矿的地域,已容纳不了数千个同质化的地勘大军。因此,应和产能过剩的煤炭、钢铁、水泥等产业一样,关停并转,瘦身去产能。国内舆论已认识到,去产能,矿产勘查不能缺席。不去产能,也难以跟上下一次矿产勘查市场回暖的步伐。
  矿产勘查机遇在境外
  矿产勘查回暖,再次崛起的机遇在境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行各业,都把目光瞄向了世界市场。地勘业也不应例外,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而且应当面向全球的矿产勘查市场。中国除了部分小矿种和煤矿以外,矿产资源禀赋存在缺陷,缺乏市场的竞争力。值此矿产勘查业的低潮期,矿产勘查应向何处去。面对新的矿业周期,矿产勘查业路在何方?那就是,我国的矿产勘查业,必须坚持境外矿产勘查的方向,融入全球的矿产勘查市场。现在,境外有很多质高价低的勘查项目,应抓住矿业乍暖还寒的机遇期,发扬屡败屡战的精神,坚持境外矿产勘查。
  矿产勘查业是有周期性的,近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苗头,但这次回暖将不会是上次狂热周期的重复。国内地勘业若能除去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掉过剩产能,将有利于步入矿产勘查业回暖之路。


  准确把握境外初级矿业公司的价值投资策略
  中国铝业公司矿产资源管理部副主任 王思德

QQ图片20161129080427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矿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狂热与失落。在矿业火热的上升阶段,有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意气风发,纷纷奔向全球的各个角落。在矿业的寒冬季节里,有很多人血本无归,奄奄一息。
  2007~2012年的矿业高峰时期,中国各类投资者在境外资本市场控参股了170多家形形色色的矿业公司,其中绝大部分属初级矿业公司(即矿产风险勘查公司)。
  从这些矿业公司运转状况看,总体成功的比例的确不高,不少投资正在化为乌有,部分投资者的美梦正在破灭。在新一轮矿业繁荣周期重新到来的时候,很难猜想这些矿业公司还有多少能够再次翩翩起舞。
  南美安第斯是全球最重要的斑岩型铜矿成矿带,从智利到阿根廷,再到秘鲁和厄瓜多尔,世界级的斑岩型铜矿比比皆是,有的中国勘探公司却在那里多年不遗余力地寻找着IOCG型铜金矿。
  赞比亚、刚果金是沉积型富铜矿最重要的分布区,有的中国勘探公司却在大谈那里的斑岩型铜矿的巨大找矿前景。
  类似的让人大跌眼镜的中国投资者的故事正在不断地发生着。
  然而,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也看到有部分中国投资人的股票正在境外资本市场飞涨,在境外投资的一些矿山正在源源不断地把矿石运往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矿业国际化的希望。
  过去中国投资者在境外的尴尬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在矿业投资价值认识和判断上的粗放与误判。过去中国投资者在境外的成功与荣耀,也源于对矿业投资价值的准确把握与掌控。
  寒冬之后,必有春暖花开。在矿业繁荣周期再次到来的时候,中国在境外的矿业投资,必然会再次翩翩起舞。但是,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准确认识、判断和把握矿业投资价值及其构成,是中国投资者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几个概念的再认识
  在过去十多年的境外矿业投资实践中,出现一些失误是正常的,缴纳一些学费也是应该的。但是犯过的错误不应该再犯,走错的路不应该再走。
  我认为以下几个概念的认识是很容易一糊涂再糊涂的,是投资者应该高度重视的。
  第一,关于矿的概念。几乎所有投资者似乎一直就很明白:矿就是可以用来赚钱的石头。然而,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矿”这个概念上犯糊涂。投资者一般都很在意矿的规模和品位,只要一看到是所谓的大矿富矿,往往头脑一热就拍板拿下了。
  其实,不管“矿”的规模有多大,品位有多高,任何一个很不起眼的不利因素,诸如生态、环境、宗教、历史、法律、政治、政策、原住民、地区冲突、土地、森林、水电、交通、成本等等,都可能有权决定这个“矿”只能是一堆烦恼的石头。
  因此,投资的对象是不是真正的可以赚钱的矿,不仅仅要听地质、矿业、财经专家的意见,还必须听取法律、政策、生态、环境、宗教、社区等等方面的意见。这其中的否定意见,往往可以一票否决拟议中的投资。
  第二,关于初级矿业公司的生命周期。很多人认为,初级矿业公司的生命周期是由找矿项目的命运决定的。初级矿业公司的命运的确是由项目的好坏决定的,与找矿的希望是密切相关的,但最终是否能找到矿是很难把握的,是只有天知道的事情。
  事实上,全世界仅有很少的公司能有幸将一个找矿远景区最终转变为开发的矿山,据说这个比例大约在6%左右。
  所以说,找矿是冒险家的事业。冒险家是靠“希望”来活着的。
  全球数千家活跃的初级矿业公司的“希望”就是项目的找矿远景。所谓项目好坏,其实就是找矿远景的相对大小。找矿远景大,找矿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这样的项目就是好项目,反之就是相对不好的项目。
  说白了,找矿远景其实就是一个故事,初级矿业公司就是靠“讲故事”来延续公司的生命的,初级矿业公司的价值就在于有没有好的故事。找矿远景越大,这个“故事”就越加动听,参与勘探冒险的投资者就越是趋之若鹜,公司的找矿经费就会很充足,股东的股票就会持续上涨,公司的生命力也就会越加旺盛。那么,让美梦不断延续幷更加动听,或者柳暗花明产生新一轮的美梦,正是大多数初级矿业公司所追求的。
  判断一个初级矿业公司好与不好,是由其所讲的故事是否动听来决定的,一个初级矿业公司的生命周期,是由其通过故事融到资金的能力决定的。一个能够发现幷能逐步证实更大更好找矿前景的善于讲故事的公司,就能融到足够多的资金来实践自己的梦想,这样的公司就是值得信赖的好公司。一个没有动听故事的公司,就很难获得资金的支持,这样的公司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公司,就是一个应该避而远之的公司。
  第三,关于控股和控制。中国投资者在投资境外矿业公司或矿业项目的时候,的确是很重视公司项目的找矿前景的。然而一旦认可这个找矿前景,中国投资者几乎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控股或相对控股,股权比例越大越好,否则就会一切免谈。中国投资人控股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切权利归“中方”,不希望别人说三道四,由自己来决定公司的命运。其实,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在决定控股的时候,幷没有做好把公司故事继续讲下去的准备,也没有做好一旦公司故事不好讲的时候该如何防范风险的准备。
  西方人的投资思维与中国投资者有很大不同,投资人除非特别看好公司项目的找矿前景,一般不会孤注一掷去控股一个公司,很懂得鸡蛋不能都放进一个篮子的道理,幷且在投入第一笔资金时就已经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投资人很在乎公司项目的找矿前景,但同时也非常在乎要有一个可以引领公司故事发展的CEO,非常明白只有把故事讲好了,公司的融资能力才会增强,公司的股票才会好看。一旦找到了满意的CEO,幷与CEO及其团队达成未来利益共享(期权+报酬)的协议后,股东们大多就当甩手掌柜了,故事就尽管由CEO去讲好了。看好公司的故事,投资者往往就会增持公司的股票,以期待更好的未来。一旦不再认可公司的故事,投资人就会减持公司股票,以规避投资风险。
  无论控股与否,控制与否,投资者最应该追求的就是公司的动人故事,就是要支持公司增强融资能力,就是要维持股票的持续上涨。中国不少投资者在境外所追求的控股和控制,恰恰与此是背道而驰的。
  初级矿业公司的投资价值构成
  毫无疑问,初级矿业公司的价值是由项目价值、团队价值和股东价值紧密构成的。这三个方面对公司的价值影响都是很巨大的,他们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对公司价值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项目的前景与价值
  项目价值,是所有矿业公司追求的共同目标。不是项目越多、项目越大就越能促进公司的发展,而是适合公司能力与特点而又有提升价值空间的项目才可能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选择项目,当然要注重项目的资源规模及其质量,但更加应该注重的是,影响项目价值有方方面面的因素,资源量大、品位高的资源项目未来不一定就能赚钱,资源量小、品位低的项目未来也不一定会赔钱。
  在矿业行业里,几乎所有人都非常熟悉“浅、近、易、富”这四个字,不论找矿、勘探或开发,就几乎都是奔这四个字去的。初级矿业公司的找矿勘探的目标就是要获得一个“浅、近、易、富”的好矿。把一个项目从这四个字理解透了,也就基本上把项目的价值判断清楚了。
  团队的能力与价值
  初级矿业公司的业务就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风险投资,公司所拥有的团队不但精通普通风险投资公司的“融、投、管、退”四个字的深刻含义,还必须是找矿勘查的专家,带领大家去投资一个远景区的风险勘查投资,并最终让投资者获得冒险家通常说期待的超值利益。
  矿业公司同样把成功归结为“团队,团队,还是团队”。中小型矿业公司最最重大的成功因素就是“团队”。 “团队”几乎就是一切。一个糟糕的团队,完全可能把一个前景巨大的公司及其投资人推进泥潭。
  一个优秀的经营团队,可以低成本获取好的矿业项目并优化项目组合,并不断发掘和提升项目的价值,可以在最佳时机用最好的方式融资,可以引导市场“追捧”公司而导致股票价格持续上涨。
  在西方矿业公司中,经营团队与股东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雇佣关系。经营团队的主要成员在公司获得的利益不仅仅是薪酬,更多的是公司的期权。
  在很多时候,经营团队更加关心和专注于公司的发展,其对公司的忠诚远远高于普通的股东。
  一个拥有优秀团队的中小型矿业公司,可能一开始就已经拥有了能进一步扩大前景的好的矿权区块。与那些只知道通过打钻来包装所谓发现的公司相比,这样的公司就代表了较好的品质和较低的投资风险。
  中小型矿业公司生命线的长短,是由融到的资金来决定的。而优秀的团队,总是有办法融到更多的资金,来继续扩大他们的发现,并不断提升公司的价值。
  股东的实力与价值
  股东是公司运转所需资金(血液)的提供者,所以股东是公司生命周期的决定者,一旦股东不再看好公司的项目和团队,公司就该寿终正寝了。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的发展战略、CEO及其经营团队的聘任、投资计划、并购合作、重大资产处置、重要制度的建立以及公司等等重大事项拥有决策权。概括起来,股东最大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公司方向、投资、监督和激励。
  参与到有良好矿业投资声望与经验的股东组合中去,无疑就有了成功的基础。一个矿业投资声望不佳或没有过矿业投资成功感受的股东组合,几乎不可能带来好的经营团队和好的项目组合,更不太可能将公司推向成功。
  在过去十多年的境外矿业投资实践中,出现一些失误是正常的,缴纳一些学费也是应该的。以往所做的尝试与摸索,对于中国投资者继续坚定地走好矿业国际化道路,无疑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