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地勘单位发展

2016年11月08日 10:39 30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供求关系失衡、产能过剩等矛盾凸显,而我国目前的供求失衡是结构性失衡,不是总量失衡,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的地质勘查行业,同样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所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来分析野外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发生变化
  ●地质工作面临新的要求
  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经济步入新常态,地质勘查资金的投入正在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性地勘资金投入断崖式缩减,中央财政资金已明确退出矿产勘查领域,公益性地质工作将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承担队伍。新常态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工作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社会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矿产勘查投入将逐年减少并向新能源、新矿种、新材料方向转化,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水资源调查和保护、环境整治、大型工程、城市建设、土地整理、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地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海洋地质调查和勘查等正成为地勘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然而,长期以来,地勘单位沿袭多年的以找矿为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式没有大的改变。尽管地勘单位为进入市场创立了许多地勘企业,面向市场主动承担的建设工程勘察施工、抗旱打井、地灾治理、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工作,但多限于承担项目形式,并没有形成专业化发展,反而由原先的相对专业化队伍转变为综合性队伍,形成现在的事企双轨制的混合型队伍。这样事企双轨制混行所造成的事企产权不明、市场主体缺位、各类人员交叉、专业技术发展受到制约、地勘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等现状,都很难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形势。
  很显然,地勘单位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解放思想,激发活力
  ●分类、有序地调整和改革
  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地勘单位结构性调整和改革,最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原有的固定思维,真正激活地勘单位活力,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要考虑到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应该由政府来主导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在地勘单位结构性调整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关系,结合地勘单位现状,分类、有序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保留一批”专业化队伍专门从事国家战略性地质工作。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保留一批专业化地勘队伍,以省为单元进行分布,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形式进行管理,专门进行基础性地质工作研究和国家战略性需求的地质找矿工作,具体项目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安排。这些队伍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参与市场竞争。
  “合理布局一批”地勘单位,服务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
  根据各省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需要,合理布局一批地勘队伍,作为地方地质灾害应急中心骨干队伍,同时负责承担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此类队伍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公益性地质工作交与此类队伍完成,以促进这些队伍的协调发展。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的要求,将其原兴办的企业进行剥离,不得进入公益类以外的市场竞争。
  “整合转型发展一批”,以企业化经营方式进入市场竞争。
  将剩余地勘单位优质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按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管理。这类地勘单位要坚持创新发展,探索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发展新路径,全面实现地勘单位地质工作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培养优势业务、技术团队和新技术、新思维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地勘单位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之路。积极投身于“大地质”市场环境,可引入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和混合经济模式,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平稳转型。
  ●把握发展的新特征
  ●明确改革发展方向改革
  发展需要政策和动力支持
  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关键要有政策和动力支持。地勘行业管理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地勘行业发展的新特征,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为地勘行业改革发展明确方向。
  对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确定合理的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规模,明确其公益性职能定位。省级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合理布局,按区域内地质工作需求,确定地勘队伍规模并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全面促进区域地勘单位的协调稳定发展。
  在对地勘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过程中,要尽快出台资产划剥、人员分流、离退休人员管理、遗留问题处置等相关政策。
  对转型进入市场竞争的地勘队伍,应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资产注入,转型人员社保问题的解决,市场准入资格的放开等,要有明确的规定。
  转型发展的地勘单位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开放发展,让地质工作全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破行业壁垒,布局进入新的发展领域。打破省域、国界的软硬约束,实施走出去发展、引进来合作的发展路径。引入互联网思维方式,实施智慧地矿发展,积极开展互联网+地矿战略,不断扩宽地矿服务新领域。
  (作者系四川地矿局测绘队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