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2.0: 从“机器”走向“人”的商机

2016年10月26日 11:21 55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佳佳”站在北京亦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南馆的入口,貌美聪慧的她无疑吸引了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参会者最多的目光。

  作为中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她能和身边人颇为顺畅地语音交互,视觉识别,并做出颔首、害羞、眨眼等动作和表情。

  而就在上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来自日本的Geminoid F美女机器人以同样的方式引起阵阵惊叹,一年后,中国研制出足以与其媲美的“佳佳”,这说明,在这一领域中国并不明显落后于国外。

  无论是佳佳,还是Geminoid F,都使机器“人”这个概念脱离了传统的机械形象,从而更加名副其实。

  这也正是本届机器人大会关注的重点: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应用机会。大会的布展也反映了这一特点: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只占南馆的一小部分,剩余部分以及整个北馆则是琳琅满目的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看来,机器人兼具机械属性与智能属性,当前,机器人又正处在一个新旧转换的大转折点上:机器人正在由“机器”向“人”转变,人的形状、人的智慧、人的灵巧性等正被快速地集成在机器人身上。

  国产机器人的机遇

  工业机器人将更为智能、灵巧,更多的服务与特种机器人机器人将走出工厂,走向家庭、医院、灾害现场等更为广泛的领域,这有可能在未来开拓出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更关键的是,在这一转折点上,中国机器人企业几乎和国外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而在中国的应用只有五到八年的时间,因此中国机器人产业始终无法突破品牌效应,甚至面临着产业空心化的尴尬局面。

  而在转向新一代机器人过程中,中国有望在这一轮洗牌中破局。

  以标准为例,传统机器人的标准九成以上由国外主导制定,而现在传统机器人已经高度成熟,即将走完其生命周期,新的机器人正在开始起步,新的标准尚未建立,这为中国机器人带来了机会。

  “在新兴机器人领域,我们和国外比一点也不落后。没有国外已有的标准来指点我们,中国完全有可能在标准上走在前面。”曲道奎说。

  为此,中国已成立机器人标准化研发组,曲道奎透露,中国将在下月发布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和整个标准体系,今年将筛选和评估四十到五十项机器人的标准。

  新一代机器人将把更多目光聚焦在柔性制造、大数据,感知系统等新技术上。在需求、成本和技术三者之间,后者也正是制约新一代机器人的最短板。

  不过,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大会上出现了诸多会画画、会写字的机器人,机器人“王阳明”能根据用户指定,用最难把握的毛笔写出各种字幅,“手绘”机器人能实时拍摄照片后画出你的肖像画,也不乏一些工业机器人,用巨大的机器臂画出巨龙、“中国梦”的形状。

  这意味着机器人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精准的非标准化操作能力。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只能在结构工作环境下做程序化的标准作业,由于缺少视觉、力觉等感知系统,机器人也缺少必要的精准性,对照人类讲,机器人是一个严重的“残疾人”。

  这使得机器人只能应用在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过程中,比如汽车制造(这一领域机器人的应用数量占工业机器人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在不是点对点、需要力的传感和视觉配合的更广泛领域(比如手机装配),机器人尚难胜任。

  然而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正在被解决,大会上的不少机器人甚至开始具备柔性生产的个性化制造能力,这将激发其他领域使用机器人的需求。

  业内也普遍认为,继汽车之后,未来第二个推动机器人发展的领域是以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消费为主的电子制造业。

  服务机器人挑战更多

  服务机器人确实是一片蓝海,大会上展示的聊天机器人、购物机器人,教育、医疗机器人等也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然而身处产业化初级阶段,其面临的挑战或许更多。

  首先,服务机器人必须能够低成本地切实解决用户的需要,记者在大会上看到不少服务机器人的功能性依然较弱,甚至不少机器人更类似于玩具,即便有些机器人初步具备了一些服务功能,但体积庞大、动作迟缓、错误率较高等问题仍然普遍。

  此外,服务机器人更是面临着人机协同、交互的安全性、伦理性问题。

  养老、助残、医疗是服务机器人应用的主要领域,这要求机器人必须处理好在这些场景下的安全问题,而这对机器人的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提出的要求和传统工艺机器人完全不一样。

  机器人必须能很好地融入到有人的环境当中,这要求机器人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编程来交互,必须尝试其他交互方式,来解决机器人在复杂的有人场景下的作业,人机之间的动力学、机器人对人的信号怎么理解,尤其是多模态的信号在动态环境下的表现,还有人对机电信号怎样进行交互,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器人之间的协同也是一个问题,这需要研究群体智能的机理以及分布式的操作系统,从而能对机器人所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工信部在近期公布的机器人“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要求提早布局新一代机器人,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技术研究,突破机器人通用控制软件平台、人机共存、安全控制、高集成一体化关节、灵巧手等核心技术。

  正如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主席Zvi Shiller在大会上所言,当前世界正迎来第二波机器人革命浪潮,在这次浪潮中,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大量服务机器人、消费机器人也已崭露头角。

  但新一代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驱动、新感知等多个行业和技术的融合,这将为机器人在更广泛领域的发展提供机会,也将带来与其相伴的挑战和困难。

  【相关阅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该项目预计投资2亿元,执行期为8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共融机器人。

  9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728台,同比大幅增长35.1%。从今年前9月来看,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09万台,同比增长达30.8%。

  为推进我国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29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与国家卫计委规划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研讨会。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直言,机器人“智能认知”技术是世纪难题,目前中德两国正在合作研究。佛山作为中德合作的标杆,可以在这方面深入探索。

  工信部日前就《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按照规范条件,组织对申请公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进行核查,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予以公示。

  近期,包括长虹、美的、格力、海尔在内的家电业巨头纷纷跨界进军机器人领域。这一是出于其自身生产的自动化升级需要,二是想谋求业务多元化,追赶新兴产业的风口。但面对新的入门者,一些机器人产业领域的专家则表示,家电巨头的跨界进入,短期内对机器人产业影响不大,因为在这个强调技术与工艺积累的行业,想要“朝发夕至”几乎是不可能的。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