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祥龙殉职看野外地质工作现状

2016年09月07日 10:50 39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李祥龙,第三代地质人,30岁,留美博士,在地灾现场被黄土掩埋……当这些句子清晰地刺入眼帘时,我的视线瞬间被泪水模糊。一个年轻的生命消失了,一颗对地质事业赤诚的心就这样停止了跳动。
  《为地灾防治献身的地质英才》多角度记录了第三代地质人李祥龙短暂的一生: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大学时,李祥龙的专业综合排名位列第一保送硕博连读,并赴美国留学一年;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由于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好,李祥龙成为了中德“兰州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的骨干力量,后来还被任命为中德项目的副负责人。7月8日,原计划回家的李祥龙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时,为查明一个滑坡体的成灾机理而不行遇难,殉职时年仅30岁。
  笔者是在地质大院出生、长大的第二代地质人,有过短暂的野外工作经历,曾遭遇过历险,深知地质工作的艰险,既有不可预见的意外,也有可以避免的危险。地质工作者的作业区域多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地形复杂,常遇怪石嶙峋、激流险滩,还有毒蛇猛兽的袭击,孤独和危险经常伴随他们。原山东省地矿局局长郑金兰在《地矿手记》中写道:“我曾多次听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的同志们介绍在一线工作所经受的种种艰难和困苦,有的同志甚至极为形象地总结出地矿人的几种死法,就是渴死、饿死、摔死、被野兽或毒蛇咬死,等等。”
  本人曾从事宣传工作,多次赴生产一线采访。在采访中我得知,一个地质项目签订后,一般是分成几个项目组分散作业,点多线长,而每个项目组人手少,任务重。一旦遇到危险,或因势单力薄,或因错过了最佳救援期而遇难。不仅如此,他们早出外归,除了早餐正常,午餐基本上是几块饼干、一小盒牛奶,且不能在正点进餐。待到野外工作结束回到临时驻地,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一些地质人员笑着对我说:“我们可能不会累死,也会饿得半死。”长期无规律的生活,加上山里湿气重,导致不少地质人患上了胃病、腰腿疼等职业病。尽管当前许多地勘单位已在安全教育、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加强了工作力度,但依然存在不少漏洞。比如有的施工人员在机台不戴安全帽,穿拖鞋等,这些都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诱因。有资料显示,在李祥龙牺牲的头一天,也就是7月7日,因为天气炎热,某局一位地质人员在出野外期间中暑倒在田边再也没有醒来,去世时孩子刚刚半岁。今年上半年,某地勘单位的野外作业车行驶在陡峭山路,因路况险恶造成交通事故,导致5名人员不幸遇难。
  在笔者所接触过的年轻地质人中,有不少最初是带着对地质工作的满腔热情而来,由于他们的热情和人身安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一旦联系上环境优越的单位,他们便离开了地质队。因此,地勘单位要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激励保障机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工资待遇;二是要切实加强野外安全作业的监管力度,野外作业人员自身也要时时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遵循“三不伤害”的基本原则,即: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二做到不伤害他人;三不要他人伤害自己,严格遵守槽探施工、野外跑地质线、化探、物探等安全注意事项,切实做好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工作,消除侥幸心理,确保野外地质工作安全进行,使悲剧的发生降至零。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