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给孩子

2016年06月12日 12:22 154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前几日读到作家蒋子龙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托翁的动手能力》,文中写到矗立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高峰的巨人列夫·托尔斯泰,全集出版了90卷,是“每一个作家必读的百科全书”、是“文学艺术中的世界性学校”,其精神之丰富、深邃和博大为世人所叹服,虽然如此,最令人感慨的还是托尔斯泰一生热爱劳动。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本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个令人羡慕的“精神贵族”,但他最痛恨的也正是这点,他要用自己勤奋的一生证实:体力劳动是高贵而有益的,轻视体力劳动和手艺,只能说明精神贫弱,思想空虚。他不仅管理着近百名农奴,而且还能为他们指派活计,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他都拿得起。他每天早晨自己拖着雪橇为楼里送水,他劳动的“车间”紧挨着书房,当中一张大木台子上摆放着榔头、钳子、钢锯、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干活时戴的围裙。在码头,他被贵妇人当作搬运工叫去扛过箱子;在家里,他替女婿做过皮靴……

他一向教导孩子:自己的生活要自己打理,凡是自己能干的事情都要自己动手不要依赖他人,他的孩子们也因得到他良好的教育而成效显著,受益终身。 

这篇文章不多的文字却让我感慨良多,使我不由得想起我们的家长和孩子。

如今,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对一个孩子而言,注重的应只是他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体力劳动和活动技能的培养几乎都不重要,大多数家长认为“脑力劳动的技能完全可以取代体力劳动技能”, 而一些身为独生子女的孩子,本就被我们骄宠惯了,大多厌恶体力劳动,拒绝学习和掌握某些技能,有时哪怕是最简单的劳动——洗洗自己的衣服,扫扫地,擦擦桌子也不乐意,甚至有些已走进大学门槛的孩子还会把脏衣服一捆捆寄回让父母清洗。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作为最能给孩子提供精神动力的人,对孩子的懒惰也似乎习以为常,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就该被我们骄宠着,呵护着,至于体力劳动这些粗活儿,就不要为难孩子、累着孩子了。

身为家长,我也常常责备自己,责备自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显得那么无能为力,没能充当好一个称职的引路人。在孩子眼里,也许我除了每天能让她吃好穿暖外,再不能给予她什么,渊博的知识?坚韧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美好的品行?托翁式的动手能力?这一切,似乎离我与她那么遥远。尽管如此,我还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比较的结果即是认定别人的孩子什么都好,当然也比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滋润,唯有自己的孩子处处不如我意,并因此认定我的“愚笨”的孩子注定成不了优秀的人。 

究竟是我错了?还是孩子错了?

在《托翁的动手能力》这篇文章中,我似乎找到了一点什么,托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其博览群书,并从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中找到作为父亲的快乐;托翁从小教会孩子体力劳动是高贵而有益的,轻视体力劳动和手艺,只能做一个精神贫弱、思想空虚的人;托翁以自己的言行正确引导孩子,他从12岁开始写日记,直到82岁去世,没有一天中断过。而我呢?虽然我不能拿自己去与一个伟大的作家比较,但人类都是相通的,我的孩子之所以这么平庸,我想首先是因为我自己太平庸,因为我的平庸,所以我把孩子培养成了一株温室中的花草,时时小心地呵护着她,不忍让她经受任何挫折和磨砺,更不想让她去独自完成那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在我温暖的羽翼下安逸地成长,平庸地生活,如何能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风吹雨打?

也许,当孩子长大成人后,有一天她会茫然地问我:“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你到底给了我什么?!”那时,除了愧疚,我还能对她说些什么?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