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建企业如何抢抓房地产“白银时代”市场机遇

2016年04月21日 9:1 37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冶建企业历经转型发展,已经普遍涉足房地产相关业务,或直接开发项目,或承揽商业地产、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房地产市场走势与冶建企业密切相关,房价涨跌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和业绩。
  去年以来,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并逐渐蔓延到部分二线城市,引发政府出台政策进行调控,而与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热火朝天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城市普遍在艰难去库存,部分城市房价仍未止跌。
  展望未来,冶建企业房地产业务还有“淘金”机会吗?
  据统计,2015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相比发达国家70%以上城镇化率差距较大。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60%左右,预计新增城镇人口5300余万人,超过目前北京和上海人口总和。新增城镇人口必然释放出大规模的置业需求。与此同时,现有房屋中,大量上世纪建造的住宅建设标准低,户型单一,居住环境差,随着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大量置换改善性需求。可以预计,未来数年,房地产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但从这一轮房价上涨的表现来看,全国房地产市场“山河一片红”的普涨格局一去不复返,各城市之间将出现严重分化。冶建企业要抢抓市场机遇,必须开展深入研究,具有前瞻性地分析具体城市和项目,有选择性地拓展业务。
  房价涨跌是供需关系的体现,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便会上涨。研判房地产市场机遇和未来走势,必须从影响房价的“供给”和“需求”双侧进行研究。从“供给侧”来看,应结合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是研究住房库存和去化周期。这一轮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典型的共同特征是库存少,去化周期短,在政策、信贷等多方面利好刺激楼市回暖的情况下,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迅速暴露出来,房价开始上涨。随后,房产中介、资金杠杆和媒体报道的助推,买卖双方的心理对比迅速发生变化,买方加速入场,卖方惜售或违约,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造成市场紧张,房价一浪接一浪加速上扬。三、四线城市受政策影响也出现回暖迹象,但囿于库存高企,成交量适度放大无法撼动巨大的存量,由此导致此轮房价上涨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应当说,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短期的走势,首先取决于其库存、去化周期和土地供应量。
  二是研究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同一座城市,不同区域的房价涨幅相差甚远,这与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布局密切相关。近期苏州楼市涨幅超深圳,其领涨区域便是产业聚集的苏州工业园区板块。北京每开通一条地铁线路或设立一所优质中小学校,就能带动沿线或周边房价大幅上涨。北京通州确定为行政副中心后,尽管实行最严限购,但依然领涨北京房价。
  三是研究地方政府管控思路。政府掌控土体供应和调控政策,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除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统一调控外,各地方政府管理房地产业的思路也存在差异。如重庆借鉴新加坡的一些做法,构建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并试点地票制度加大土地供应,供需总体保持平衡,过去5年房价仅上涨12%,远低于国内同期20%的平均涨幅。合肥多年来严守每年新增450万平方米地面面积的供地计划,即使在全国市场疯涨的2013年也没有突破,土地供应有限,2015年受政策刺激住房市场供不应求,销售火热,库存紧张。
  从“需求侧”来看,住房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要,其购买需求由居民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决定。研究一个城市住房总体需求量,应重点研究城市的发展潜力和人口状况。
  一是研究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区域位置。本轮房价上涨区域特征明显,由京沪深一线城市逐步蔓延到区域中心的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周边。这些城市集聚了国内或者区域内重要资源,居民储蓄高,强大的购买力推动了房价上涨。着眼未来,城市的拓展将呈现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一些区域城市群的发展潜力较大。
  二是研究城市的主导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决定居民的购买力。一个城市如果聚集了高精尖产业,企业创新能力强,利润率高,发展潜力大,居民收入高,住房购买力相对强。反之,如果城市主导产业为夕阳产业,员工收入偏低,发展后劲不足,人才吸引力差,房地产业的发展便会受到拖累。如美国曾经十分辉煌的城市底特律单一汽车产业衰落后,房价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了“1双鞋抵2套房”的情况。国内煤都鄂尔多斯GDP曾赶超香港,房价从2006年开始3年时间涨了近6倍,直逼“北上广”,2011年后煤炭量价狂跌,楼市神话一夜破碎,至今依然低迷。因产业单一或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导致城市发展潜力不足,房价持续低迷的城市比比皆是,如浙江温州、河北唐山、江西景德镇、湖北黄石、甘肃玉门和陕西神木等。
  三是研究人口结构和流动情况。我国已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各个城市的人口结构存在差异,这对住房产品类型的需求影响较大。深圳、苏州、昆山等城市通过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外地创新创业的年轻人,住房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大,而一些人口结构相对稳定的城市,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占比相对较高。城市人口基数和流动状况也是影响房价走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长期净流入的城市,有利于房价保持坚挺和上涨,人口基数小、长期净流出则不利于房地产业发展。
  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支付能力将大大提高,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利于人们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房地产业告别“黄金”十年,进入“白银”时代依然值得期待。面对市场潜力,冶建企业唯有加强对影响房地产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研究,才能不断提升“淘金”的本领和技能。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