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资源型城市“首脑”如何面对新常态

2016年03月10日 9:24 25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长度究竟能延续多久?这道难题考验着世界,更考验着快速发展的中国。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通过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转型,使一些矿城成功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报告指出,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那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资源型城市的首脑们,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呢?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
  转型升级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
  广安是四川省气盐结合的精细化工基地和重庆市工业配套基地,传统产业占比较大。近年来,广安在有序消化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依托创新培育新兴高端产业的“双轮驱动”转型之路,工业经济成功实现逆势上行。
  2015年,广安实现工业总产值1475亿元、增长12.8%,增加值增长12.4%、居四川省第3位;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6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说,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地方认为转型升级就是淘汰传统产业转而发展新兴高端产业,对传统产业搞“一刀切”, 一哄而上去追逐新兴高端产业。
  “发展新兴高端产业固然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惟一途径。”侯晓春说,一哄而上的结果只能是各地产业结构趋同,最终陷入“一哄而上-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经济衰退”的窘境。
  事实上,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
  “转行业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业未必就能转型,要转型未必就要转行业。”侯晓春说,发展新兴高端产业,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其效益增长方式还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就不是真正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只要能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升级,老树上也能长出新芽,照样大有可为。
  新常态下,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那么,如何转?怎样升?
  “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侯晓春说,对于产业单一的地方,要尽早谋划产业的接续和新兴产业培育问题,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 对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又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地区,则应向两端延伸;对于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地方,在注意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基础上,要把精力放到提高传统产业质量和效益上来。“只要能赚钱的产业就是好产业,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为了积累社会财富,而不是为了看上去‘高大上’。”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新余市委书记刘捷:
  去产能不是简单让僵尸企业退出
  全国人大代表、新余市委书记刘捷表示,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要抓好需求侧,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动去产能、去库存,依法依规处置债权债务。
  新余因工设市,新余小康实现率到去年为止已经达到87.5%,全面小康在江西省走在前列。“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就新余而言,主要包含钢铁、光伏及新材料三大产业。”刘捷坦言,2011年开始就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特别大,已陆续关停一些矿产型企业,近年来在推动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
  “去产能不是简单让僵尸企业退出,传统产业、民营企业因为债权债务、资金链出现问题,有希望通过重整把产业留下来。”刘捷介绍,目前已有6家企业正在进行破产重整,以“赛维”为例,有希望在今年完成债务重组,形成一个“新赛维”。
  谈及去库存,刘捷现场算了一笔账,“已经建设的、正在卖的和批了规划还没有卖的,总的库存面积接近1000万平方米,按照每年消化200万平方米的速度,这5年不卖一块地,不建新房子,也要消化5年。”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内因外力推动下,不少行业将迎来拐点。“无论是企业去产能还是去库存,都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所以压力会越来越大。”刘捷表示,要借助国家出台的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抓好时机,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实现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
  创新成为矿都郴州发展新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说,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双引擎”。
  “新旧动能的转换,关键在于把创新发展摆在首位。”易鹏飞认为,创新驱动要落实在郴州发展的各项实践、各个领域中,尤其在经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注重体制机制以及技术的创新。
  郴州作为资源型产业特征十分突出的城市,创新尤为重要。以有色产业为例,目前面临市场萎缩、价格下跌、效益下降的严峻局面,只有创新驱动,才会产生新的效益。
  易鹏飞介绍,近年来,郴州通过和中国建材合作,联合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在微晶石墨的纯度提取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我们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将微晶石墨的纯度提升到95%以上,这样效益能够翻番,市场竞争力急剧增加,供给有效性将进一步提升。在微晶石墨提纯的基础上,再往石墨烯方向发展。”
  将科研创新产业化融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通过创新驱动激活传统产业的内生活力,其发展品质自然得到提高。然后再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传统有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去年,郴州和世界500强企业正威集团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有色传统产业链和现有产业链的横向联合,加上供应链的纵向贯通,形成有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制。
  未来,郴州将打造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通过该平台,促进郴州形成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矿产资源交易洼地。结合目前已经永久落户郴州的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易鹏飞认为,这样将使物流、资源的交易得到充分激活,同时促使有色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在此基础上,郴州将再依托合作企业,在有色产业的下游进一步发力,建立新的有利于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曲靖市委书记李文荣:
  破解发展难题要做好“加减乘除”
  “之前曲靖快速发展抓住了资源型工业的机遇,但结构太单一,五大产业都是国家去产能的对象,遭遇转型阵痛。”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曲靖市委书记李文荣表示,曲靖要做好“加减乘除”,实现创新引领,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
  李文荣表示,强化创新引领,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对云南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创新。
  “就产业来说,要走创新引领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工作难度很大,云南更难。因为云南比沿海发达地区转方式调结构的条件更差,支撑条件落后。”李文荣说,“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阵痛。只有靠创新才能解决。”
  他以曲靖为例介绍说,曲靖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是抓住了资源型工业、重化工业市场需求旺盛的机遇。
  “今天的发展基础经济总量离不开当时的发展。当时顺势而为取得了成绩,但结构太单一,重化工业太重,煤炭、煤化工、煤电、煤焦、钢铁、建材等产业都是国家去产能的对象。这个阵痛对曲靖来讲非常突出。”李文荣说,“现在曲靖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任务极为艰巨。能否实现当前稳住增长、长远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关键要看能否迎难而上,做好调结构转方式,强化创新实施创新驱动。”
  他认为,云南要趁势而为,顺势而上,按照经济规律,按照中央部署去做。“我们就是要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使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市场驱动、开放驱动共同发力,以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曲靖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如何承接好中东部产业转移、园区转移、产业链转移?必须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优化工业布局,集约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
  李文荣认为,“加”法,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新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走煤焦、煤化、煤电、冶金、建材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培育壮大农产品深加工、生物资源再利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减”法,即坚定不移关闭小煤窑,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即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以加快曲靖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最大限度发挥创新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除”法,即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挥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经济增长动力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
  发展新兴产业实现铜陵华丽转身
  安徽铜陵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资源的开采绵延数千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誉。这座资源工业型城市该如何转型发展,焕发新的活力?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表示,铜陵在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节能降耗的同时,一直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从而实现华丽转身。
  宋国权表示,铜陵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任务很重。“我们依铜独大、一业独大的局面没有改变,特别是传统的铜加工产业产品单一、品牌优势不明显、高端产品少、企业效益低等情况都存在。同时,作为一个重工业的城市,铜陵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很多历史欠账,所以铜陵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转型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
  这几年铜陵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十二五’期间,我们是财政部节能减排财政综合改革的试点市,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循环经济示范市,也是全国67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宋国权说,在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节能降耗的同时,铜陵也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这个占比在安徽省是最高的。同时,铜陵市的铜基新材料基地建设作为14个基地建设之一已经被列入安徽省‘4105行动计划’。”
  未来铜陵还将培育哪些新产业?宋国权说,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铜陵的机械制造、模具加工、医药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业发展都非常迅速。“去年,我们投资近3亿元改造了汽车发动机的项目,同时新能源汽车以及电池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应该说新产业的发展对支撑铜陵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转型发展有产业的转型、有企业的转型,但最终是城市的转型。”宋国权表示,过去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方针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群众生活空间和环境的许多短板和欠账,“所以现在我们在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同时在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方面的转型上也是取得了很大成效,我们一定要把铜陵的转型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