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锂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01月18日 9:3 372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2015年,锂行业因锂电池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的金秋十月出现了暴涨。回望来路,2015年锂电产业正在发生令人兴奋的各种变化,成为资本界力捧的主战场。
  回首2015年,锂及锂电行业可谓高潮迭起。从年前的石墨烯“热潮”,到频频发生的电动大巴起火事件,到最近碳酸锂和六氟磷酸锂联袂涨价、一路高歌。
  原料、需求造就“激进”锂价
  伴随着需求放量,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在多年投入和等待后,终于迎来“春天”。在此背景下,大量资本涌入,企业在产能规划和投资规模方面,变得越来越激进。 相关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将增长40%,乘用车将增长50%。同时,TrendForce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预测显示,北美,欧洲和日本新能源汽车将以10%,30%和5%的增速增长,同时,单车的锂电容量有望逐步提升。这些方面都将增加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同时,就动力锂电池的原材料领域而言,从全球矿山和盐湖的投产进度来看,2016 年碳酸锂行业能够实际增产的矿山项目相对有限,而对应到实际释放的产量则可能更加有限,主要的投产时间点也集中在下半年。
  2015年,国内部分企业新增和技改矿山已有部分投产,主要来自于众和股份经营的马尔康党坝,以及蓝科锂业下属的察尔汗盐湖;基于二者在 2015年已有部分投产判断,2016年的增长规模不会大幅上升。而国内开采条件相对较好的甲基卡锂辉石矿尚未复产。海外资源项目中只有 Orocobre 下属的Salar de Olaroz盐湖区,有望在 2016年贡献实际产 出,根据其投产进度,预计2016年贡献实际产量大约为5000吨碳酸锂当量。
  根据海外研究机构 roskill和国内2015年的运行状况判断,行业供需在2015年存在每月数以万吨的缺口,综合供需两方面的信息判断,2016年全球除四大巨头之外的碳酸锂新增供给量约为1.45万吨,仍然低于全球新增消费量,这意味着供求缺口至少会维持原有水平, 成为锂资源价格强势的基础。而根据矿山项目的投产主要在下半年的判断来看,供求缺口的高峰期可能会出现在 2016年二季度。
  据相关调研机构分析,目前,动力锂电池上下游库存现状不支持锂资源价格出现实质性下滑。根据动力锂电池上下游调研和相关企业反馈的现有情况来看,不支持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出现实质性回调 的观点。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如果市场预期价格出现实质性下跌,那么意味着终端需求量应该出现明显下滑,进而反 应在动力电池厂商的订单环节中。但从电池厂商的反馈信息来看,仍然存在产能不足的情况,并认为这一状况可能会在上半年延续。这说明现有动力电池市场的已有信息并不支持市场的悲观预期。第二,从上游反馈信息来看,部分小型正极材料企业由于原料采购不足导致开工率下滑。从这一点来看,行业中的原料库存 水平应该处于较低的状态。
  因此,综合两方面信息,动力锂电池行业现阶段并没有表现出由终端需求下滑向整个产业链传导的迹象,在电池终端需求尚可,且上游原料库存较低的状态下,碳酸锂价格出现下滑 的概率较小。
  就需求侧而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482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838辆和83610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其中,就新能源乘用车而言,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2172辆和146719辆,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2608辆和60663辆,同比均增长2.5倍。就新能源商用车而言,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2461辆和100763辆,同比分别增长10.4倍和10.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230辆和22947辆,同比增长91.1%和88.8%。同时,专家预计,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
  从这一系列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这也就造就了锂电池巨大的需求,这样极具潜力的市场让动力电池行业的上下游为之疯狂,锂电池行业正在成为新的风口。仅201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量投资就达600亿元。与此同时,已有的电池生产企业也在全力以赴加速扩产步伐。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的强劲拉动,2015年下半年,动力锂电池市场供应仍趋紧,力神电池、国轩高科、创明电池、福斯特新能源集团、多氟多、比亚迪等产能释放加快,上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四大材料增量明显。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带来的商机,国内企业的表现比较疯狂。
  伴随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相对成熟,以及国内产业链的完备;行业已经具备规模化复制的条件;同时作为一个较长的产业链,其发展拉动的 GDP,就业和税收也较为可 观,同时,国内环保环境也饱受压力。因此,客观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当下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整体下滑的背景之下,为数不多的产业方向选择。就某种意义而言,传统产业下滑的越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局部领域的维稳作用体现得会越为明显;政策扶持的力度可能会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由人为政策导致的产业急刹车较难出现。
  从国内新能源政策的变化来看,从单一的车辆购置补贴向包含车辆营运补贴,充电设施补贴,车辆购置、行驶优先权;税收优惠等各方面,综合性的政策体系转变。此外,新的购置补贴政策加大了对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续航里程的要求,从补贴上引导行业的技术更新和发展。
  “激进”要防“过剩”
  尽管目前国内锂电池缺口巨大,并且随着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锂电池行业的缺口有可能进一步放大,但在目前这种一哄而上搞锂电池的背景下,已经有业内人士开始担忧,动力电池行业的疯狂布局,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这绝非危言耸听,如果按照今年以来企业疯狂的进驻速度来看,锂电池行业似乎正在走光伏产业的老路。今年以来,企业拟投产锂动力电池产能大约为59.6GWh。业内预计,到2018年,锂电池的需求量为42.4GWh左右。仅从数据上看,产能过剩似乎难以避免。
  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锂电池行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明年动力电池的供需将会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点。动力电池生产厂家会继续加大生产,新能源汽车经过一年左右的市场爆发式增长,可能会进入冷静期。市场竞争下的优胜劣汰,将暴露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淘汰一些品牌,将使动力电池领域有所降温。
  业内专家认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低端的锂电池产业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锂电池企业假如不能取得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我国动力电池业的发展就仅仅是巨量产能、过剩产能,而非优势产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动力锂电池虽然行业整体表现抢眼,但具体到相应的企业身上,却是冰火两重天,企业盈利状况差异较大。

 

二维码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