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局能“救市”吗?看历次大宗商品收储事件

2016年01月11日 9:22 605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现货   作者:

  有色金属收储
  2008年12月26日
  事件:
  国储局在当日决定于2009年1月收储30万吨电解铝。其中中国铝业一家独揽15万吨份额,另外10家公司分享其余15万吨收储量。此次收储的价格定为12350元/吨,比当时的市场价格高10%。
  影响:
  1月份,上海现货市场的铝锭价格从11365元/吨涨至11665元吨,收储对铝价产生了一定的提振。但是由于铝市整体过剩严重,铝价在2009年2月即开始回调。

  2009年1月14日
  事件:
  国储局决定以11900元/吨价格,从7家国有冶炼企业处收购5.9万吨精炼锌,运费则由冶炼企业支付。
  影响:
  由于刨去运费,国储局的收购价格相较市场价格并不占优势,因此企业参与本次收储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收储的量也有限,对锌市的提振效果不佳。

  2009年2月
  事件:
  在2009年1月的首次收储后,国储局公布了2月的第二次收储计划。共收储铝30万吨,精炼锌10万吨。其中铝价在12300元/吨,锌价为11500元/吨。
  影响:
  短短两个月内的多次密集收储,一方面,对提振有色金属市场信心,抬升铝、锌价格都起到了较强的支持作用,国内铝市场和锌市场在随后的一年都保持了平稳走势。但另一方面,2009年大幅收储行为也刺激一些有色金属企业纷纷开始扩大产能,将有色产业拖入了产能过剩的泥潭。

  2009年
  事件:
  在整个2009年的国储局收储计划中,还包括了40万吨铜的收储。但是由于在2005年国储铜事件之后,国储局对铜的收储和抛出均相当谨慎,本次收储铜并没有详细消息放出,截至2009年11月,国储局共收储23.5万吨铜。
  影响:
  国储局的非公开收储并未对铜市产生实际的影响,2009年整体铜市仍为震荡筑底走势。

  2012年11月15日
  事件:
  在2010、2011年两年的低调后,国储局于2012年11月末重启有色金属收储,包括收储16万吨电解铝和10万吨精炼锌。其中电解铝收储价格在15740元/吨左右,精炼锌价格在16000元/吨,均高过市场价10%以上。
  影响:
  本次收储规模很小,但是较高的收储价格表明政策的积极态度,国储局随后的确也展开一系列的收储行动来缓解有色金属市场的过剩产能压力。

  2013年3月15日
  事件:
  国储局宣布在当日招标采购30万吨铝和5万吨锌。其中铝中标价为15137元/吨,较市场现货价高4%。锌中标价为15882元/吨,较市场现货价高5%。

  影响:
  2012年末和2013年初的连续两次收储,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短期刺激。作为国储铝主要供应商的中国铝业,其股票甚至在2013年3月触及了涨停。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相对于严重的过剩量,较少的收储量对市场的提振有限,甚至有分析师认为国储局的收储行为会让以前关停的企业重新开工运转,从而加剧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过剩。

  2014年4月
  事件:
  全球铜价跌入谷底,国储局终于果断出手,在3月和4月从保税区仓库收储了至少20万吨的进口铜,也有知情人士认为这次收储的量高达35万吨,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银行收储的融资铜。据称,国储局将收储的目标价格定位7000美元/吨以下,若价格跌至6600美元/吨,国储局将展开更大规模的收储行为。
  影响:
  此次收储为国储局近年来罕见的向融资铜出手。由于国内铜市的大体格局为供应略大于需求,此次国储局的收储可能使我国铜的供应出现相对紧缺。4月中旬以来现货铜升水最高达1300元/吨,为2008年以来最高值。

  小结
  综合来看,国储局收储在短期内对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但小规模的密集收储相较于较大量的一次性收储,对市场的提振效果较弱。另外,当收储价格没有明显高出市场价时,收储对价格的支撑也是有限的。
  然而,收储毕竟只是一种临时的调剂,对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来说,收储很难对该行业的中长期供求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