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注目的上扬曲线——扫描多氟多的转型升级之道

2015年12月02日 9:57 42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产能过剩之剑高悬之下,再好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却手持技术创新这一利器,依托六氟磷酸锂这一高科技产品,逆势突围,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勾勒出近似完美的上扬曲线。
  日前,多氟多年产3亿Ah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6亿元增发项目成功发行,点燃了投资者对新能源投资的热情。对此,资本市场给予多氟多的评价可谓石破天惊--坚定转型,深度布局,争当跨界造车排头兵;进军新能源汽车,对标比亚迪,潜力巨大;动力电池高歌猛进,电动车新贵运筹帷幄;多氟多是最具想象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
  多氟多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领军企业。作为一个研究氟的企业,依托一以贯之的技术创新,多氟多通过研究氟及相关元素的关系,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在边缘交叉学科上领先一步,在闪转腾挪中,完成了传统行业到新能源行业的华丽转身。
  六氟磷酸锂不仅是多氟多的骄傲和一个行业的狂欢,更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多氟多处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抢占了价值链的高端,形成了独有的产业链,奠定了产业报国的基础。令国人骄傲的是,作为国内首家生产六氟磷酸锂的民营企业,多氟多的技术和产品品质已处在国内领先水平,产品不但使中国摆脱了锂电池电解质依赖进口的格局,还批量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国际一流企业的产品供应商。
  数据尽管枯燥,但最具说服力。今年前9个月,多氟多传统氟化盐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2%,万元销售利税率仅为3.2%,而其高科技主导产品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9%,万元销售利税率在30%以上。
  多氟多的发展路径,可谓特立独行--凭借自主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从氟化工到新能源,从六氟磷酸锂到动力锂电池,从单体锂电池到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转型升级中,多氟多把产业链上的多个产品做到了全球第一,打造了绝无仅有的全产业链。
  多氟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告诉世人--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大者胜;企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强者胜。技术创新,成就了多氟多的凤凰涅槃,其董事长李世江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无数的机遇和红利蕴藏其中,能否借机分享红利,看的是你有无创新基因,有无跨界思维。多氟多的经验就是--契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咬定技术创新不动摇,全力发掘技术创新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腾笼换鸟:传统氟化盐产业逆势突围
  传统氟化盐产业逆势突围,这话好说,做起来,却是难之又难。多氟多传统氟化工的战略性转移,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在无机氟化工领域,依托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多氟多站在了高山之巅:冰晶石、氟化铝与电解铝配套,产品50%出口,产品万元销售利税率曾高达20%。但全球氟化盐市场,每年不过100多万吨的市场容量,国内不过几十万吨。致命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举步维艰,电解铝“一夜入秋”,氟化盐也感阵阵凉意。作为行业龙头的多氟多,氟化盐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成为去产能对象。
  咋办?是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还是突破重围、战略转移?在中国,无机氟化工区域分布非常明显,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硫酸、萤石等资源优势明显。而氟化盐的制造成本,原材料占到了近80%。如此,向靠近原料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实属多氟多的明智选择。对此,果敢清醒的李世江深信不疑。他说,市场要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作用。多氟多传统氟化工的战略性调整,路径清晰明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出焦作,腾笼换鸟,压缩本部的氟化盐产能,到原料产地建厂,到下游客户门口建厂。本部腾出的发展空间,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腾笼换鸟,咋个腾法?2012年,多氟多在有原料优势的云南昆明,设立控股子公司,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建设年产3万吨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2014年建成投产,今年前9个月,已实现利润400万元。同年9月,多氟多在甘肃白银建成8万吨无水氟化铝生产线,今年前9个月,实现利润近500万元。多氟多把传统产业放在了有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甘肃和云南,实现了传统氟化工的战略转移。此举,意义有二:一是实现了传统氟化工比较优势的最大化,二是为更多新产品的开发和量产腾出了空间。
  腾笼换鸟,换法如何?在本部,多氟多积极开展含氟药物中间体、含氟染料中间体、含氟液晶等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了六氟磷酸锂含氟特种气体、特种液体等含氟高端电子化学品。多氟多积极调整氢氟酸市场结构,成为高端客户合格供应商;氟硅酸综合利用中试项目已经建成,并进入试产阶段。目前,多氟多正着手拆除部分传统产品的生产线,腾出更多的空间生产高科技产品。云南昆明的项目则着手升级换代。
  转型升级:坎坎坷坷的高科技之路
  “多氟多的转型升级,是自身的发展要求倒逼出来的。”
  谈到多氟多的转型升级,李世江心情颇为复杂。氟化工行业太小,多氟多“一不小心”,就做到了最大。企业发展总会遇到“天花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腾笼换鸟,对于多氟多而言,有效果,但解决不了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路在何方?在于大破大立的转型升级。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经济下行压力下,如果邯郸学步,陶醉在原有的荣耀中,靠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和对手死拼硬扛,结果是头破血流。多氟多的出路,简单明了:转型升级。转型,必须升级;不升级,宁可不转。
  怎样转型升级?李世江说,坚持市场化原则,扬长避短,立足特有的优势,以高科技产品六氟磷酸锂作为突破口,由氟化工进军新能源,不断拓展延伸氟化工的应用领域,创新性地挖掘行业发展的意义,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上角,有一个最活泼的元素锂;在其右上角,有一个非常活泼的元素氟。二者合理嫁接,就是六氟磷酸锂。为啥选择六氟磷酸锂?用氟造福人类,是李世江一辈子的追求。作为研究氟、利用氟的化工企业,多氟多选择六氟磷酸锂作为创新开发产品,理由有三:该产品是锂电池的“血液”,国家急需,替代进口;主要原料氢氟酸,多氟多驾轻就熟,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多氟多蕴藏创新基因,懂得转型道理。以创新为驱动力,多氟多研究氟锂结合,开发了六氟磷酸锂,打破了国际垄断,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战略新兴产业专项和强基工程。
  乍一看,多氟多转型升级顺风顺水。其实,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开发之路坎坎坷坷,走得实在艰难。其六氟磷酸锂研发,始于2006年。当时,世界上仅日本有技术、有产品,国内急需进口,但价格颇为昂贵,每吨86万元,但成本仅12万元。学习,日方不让进门。买技术,人家贵贱不卖。咋办?爱国情怀强烈的李世江发誓:“多氟多必须要有自己的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并且还要把产品卖给他们。”
  心动,不如行动。多氟多引入国内顶级的化工专家当技术指导,3年小试,3年产业化,3年市场适应,多氟多历时9年研发,从2克、2公斤、2吨,到20吨、200吨,再到现在拥有的3000吨生产能力,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最终实现了民族工业技术突破性创举,并迎来了六氟磷酸锂的爆发性增长。
  多氟多一小步,中国一大步。多氟多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并且一下子使其进口价直接跌至每吨32万元。之后,随着多氟多在生产工艺改进的持续投入及量产,更使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持续拉低,目前已降至每吨10万元。国家科技部的一位领导曾郑重地对他说:“李总,你要算大账,虽然你的产品价格下降了不少,但多氟多给国家锂电池行业作的贡献是无法量化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从去年开始这么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氟多把六氟磷酸锂产业化了。”
  “传统化工与精细化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原来做冰晶石、氟化铝,纯度99%就行了,现在是百万分之一,错几个数量级,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李世江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多氟多死扛着冰晶石、氟化铝,不转型升级,后果不堪设想。”
  顺势而为:动力锂电池横空出世
  机会,为准备充分的企业而留。
  六氟磷酸锂的横空出世,是多氟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但这一产品的成功研发,又给多氟多出了一道难题--由于技术标准是从国际上舶来的,如何检测产品品质?怎样界定技术指标?多氟多尝试着做六氟磷酸锂的下游锂电池,摸清各项指标的准确含意。谁知道,这一尝试,竟然成为多氟多持续转型升级的又一突破口。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创新意识极强的李世江敏锐地察觉到,动力锂电池是当前社会的需要,多氟多则有生产锂电池的优势,如此机会,岂能错过。他果敢拍板,创立新能源子公司,批量生产动力锂电池。历经千辛万苦的3年攻关,多氟多的动力锂电池项目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形成年1亿Ah的生产能力。从今年开始,多氟多动力锂电池由亏转盈,产品供不应求,已广泛应用于动力汽车上,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多氟多研究了电解液和锂电池,又相继开发了正极材料、膜材料等一系列新材料,提升了锂电池的技术含量,从材料体系支撑了锂电池的发展,成功开发了独特的聚合物软包装叠片动力锂电池,并同“互联网+”结合起来,开发了电机、电控、电池三大体系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基础,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国梦。
  目前,多氟多已拥有独立的研发、实验、生产机构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3款电池在循环、高低温放电、倍率、一致性等方面性能优异,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多款电动汽车的首选。比如,多氟多动力电池采用特殊的制袋叠片设计,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国内很难找到合适的BMS企业配套。于是,多氟多自己研发BMS,然后延伸到整车控制器、充电机等。
  跨界思维:多氟多的新能源汽车梦
  3年发展看电池,10年发展看整车。
  多氟多不是“中原比亚迪”,多氟多的发展路径个性鲜明--从氟化工到新能源,从六氟磷酸锂到动力锂电池,从单体锂电池到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多氟多在转型的过程中,把产业链的多环节产品做到了全球第一,打造的全产业链高度绝无仅有。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民生工程,更是国家战略工程。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政策配套最齐全、支持力度最大、国家最重视的产业。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2020年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当下,正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也是所有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新时代。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从电解液到锂电池,从锂电池到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再到新能源汽车,在多氟多,以“氟锂结合”为关键点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体系,逐渐形成。
  多氟多从原材料供应转型到整车制造,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今,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多氟多站在电池的角度去看原材料,造车也将从整车的角度去看电池,用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六氟磷酸锂,用自己的六氟磷酸锂制造电池,又用自己的锂电池制造动力总成,继而开发电动汽车。这种自主创新、自产自销、自己使用、自己反馈、自己分析的研发应用体系,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今年5月,多氟多收购国内老牌汽车厂商红星汽车69%股权,进军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日前,红星传来喜讯:红星牌厢式运输车及纯电动乘用车已完成工信部公告,多氟多的第一辆红星汽车已经下线,今年年底前可完成1000辆新车生产任务。这意味着多氟多已经完全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目前,多氟多已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优势:领先的动力锂电池研发生产能力,超过1.8万辆装配多氟多锂电池的电动汽车实现零故障行驶;依托河北红星汽车形成整车及主要结构成型件研发和试制试装能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提供新车入户、安全监测、电池回收等规范的市场服务。在技术路线上,多氟多从行业趋势及自身优势出发,将纯电动汽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多氟多已经建立起清晰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充分发挥多氟多和红星的技术优势,整合好行业资源;建立完备的产品供应链体系;在红星现有车型资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车型;利用车联网和大数据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2015年,实现各类电动汽车产量1000辆;2016年,各类电动汽车产能达1.4万辆;2017年,各类电动汽车产能达3万辆;2018年,各类电动汽车产能达10万辆。明年,多氟多将建设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并在全国开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全新商业模式。
  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有未来。多氟多是最具想象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梦就是多氟多人的中国梦!
  一个人的梦想是梦想,千百万人的梦想就是现实!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