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应以减量为先

2015年11月02日 10:48 58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循环经济   作者:

从末端处理到前段控制

循环经济发展应以减量为先

      日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年规划。在此背景下召开的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探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与理念。

      从“十一五”到“十三五”,从国家层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10月30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上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十大成果:循环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法规体系初步建立,规划引领作用增强,试点示范成效显著,技术创新取得突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政策机制不断完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然而,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一些涉及理念的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谈及循环经济,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将废弃物加以回收利用,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们所关注的更多地是循环经济3R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中的再循环与再利用。

      “三个R之间不能划等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认为,“要把第一个R(减量化)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不要前面浪费,后面循环。”此外,她还提出,循环经济的全过程都要注意无毒化、无害化。不能在环境中间、在人体中间不断循环,最后造成大的灾害,要通过原料选择和生态设计来排除损害,循环的路程不应追求长,应该是越短越好。

      循环经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物质、能量、资金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流动,并尽可能形成‘闭环’。”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提出,这其中必然涉及五个因素,即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和资金。因此,循环经济应以3R为原则,减量化优先,根据五个要素的情况,因地制宜地找准切入点,以不同模式循序推进。

      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已有“不走发达经济体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认识,然而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走通‘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之路。”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谢振华也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加,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又会带来一些新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于目前我国的工业经济而言,前段控制显得格外重要。坚持减量化原则为先,控制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能够减轻末端处理的成本与压力。对此,世界经济论坛循环经济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健建议,从注重“资源生产率”到“资源生产率与控制垃圾产生总量并重”,循环经济战略应从末端废物处理的3R原则提升为寿命周期管理的3R原则,强调生态设计+末端处理,在清历史旧账的同时,不欠发展新账。

责任编辑:zz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