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60年发展纪实

2015年10月26日 13:37 47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伴随着新中国向地勘事业进军的号角,1955年,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正式创建成立。60年沧桑巨变,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60年来,华东有色人秉承地质人特有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凭借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绿水青山,为祖国的地勘事业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主旋律,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60年来,无论在艰苦的创业之初,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华东有色人始终勇立潮头、与时代踏歌而行。

  坚持地质找矿主业,传统地勘蓬勃发展

  华东地质勘查局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0年下放到江苏省属地管理,2002年更名为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为江苏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目前,局下属13个地勘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5000多人。

  60年来,华东有色人先后在华东地区发现和探明了包括金、银、铜、铅、锌、锑、钼、铁、锰等在内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黑色金属矿床、矿点160余处,资源储量价值达数千亿元,为我国地勘事业和江苏、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省境内90%以上的黑色金属和80%以上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都留下了华东有色人辛勤工作的深深印迹。

  1957年,在南京梅山地区勘探发现华东地区最大铁矿——梅山铁矿,打破了火山岩地区无大矿的地质论断,在国内外地质界引起轰动。

  1978~1980年,再次实现从找矿理论到找矿实践的重大突破。在南京栖霞山区探明了华东地区最大有色金属矿——栖霞山大型铅锌多金属矿,从而打破了“宁镇山脉只见星星(小矿)不见月亮(大矿)”的传统观念,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初,在福建省发现探明了该区最大的铅锌矿——尤溪丁家山铅锌矿,并创建了金东矿业公司,开创了华东地质勘查局勘采一体化发展模式。

  进入新世纪,华东地质勘查局以“富民强局”为目标,围绕依矿找矿,积极打造核心竞争力,传统地勘蓬勃发展;着力壮大矿业经济,以矿业开发为手段,扩展经济增长点,不断为全局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公益性地质工作全面兴起,先后参与了青海唐古拉山、马沁等高海拔地区地质调查,新疆、黑龙江等油气勘探,以及中央和江苏省内多个公益性项目的勘查施工。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成功转型全方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地质找矿工作的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华东有色人开始了艰难的第二次创业。从传统单一固体矿产勘探出发,通过内引外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向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石油物探、水文、工程地质测绘、地灾评估防治等新领域大胆探索,奋力开拓。

  矿业开发稳步推进。在福建、云南、安徽等地,依托金、铜、铅锌、钼矿等矿产资源打造了一批现代化矿业企业。福建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福建最大的铅锌矿,2010年通过对外并购,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使铅锌保有资源储量扩大一倍。云南金山矿业公司拥有 2个金矿采矿权,3个金、铜矿多金属探矿权,正在打造以综合开发的集团式企业。安徽池州市华东有色矿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铜钼矿的勘探和开发,目前,该项目下冲矿段成功获得采矿证。在此过程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理念,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助力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建设。

  工勘岩土一枝独秀。华东地质勘查局工程建设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30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大工程科研课题,其参与设计和承建的南京地铁、南京玄武湖隧道、南京奥林区克体育中心、南京图书馆、南京禄口机场二期航站楼等项目已成为经典明星工程,“华东有色”已成为江苏省基础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如火如荼。近年来,共承担自有资金勘查、国内外商业地质勘查、危机矿山等地勘项目数百项,项目涉及江苏、安徽、福建、新疆、青海、辽宁、河南、云南、甘肃、江西等省(区)。

  海洋地质扬帆远航。建造了江苏省第一艘海洋科研调查船,可搭载多波束、单波束、海上地震、重力、磁力、浅地层剖面、侧扫声纳、地质取样等仪器设备,进行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作。

  油气勘探欣欣向荣。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信誉,多次中标中国地调局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

  地质产业链不断延伸。积极探索探采一体化的新型地勘企业发展路径,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矿业配套产业,足迹遍及澳大利亚、纳米比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伊朗、尼日利亚、墨西哥、莫桑比克、刚果、土耳其、智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商贸服务方兴未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经营领域,积极向下游延伸,尝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推进工贸一体化,努力打造涉足国内国际贸易、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现代流通服务企业。

  经过30年的发展,华东地质勘查局已形成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工程、矿山工程、水文地质、市政工程、工勘测绘、岩土工程等相关产业专业化、一体化等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拥有地质勘查、矿业开发、海洋地质、环境修复、工程建设、咨询服务等各类资质60余个,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地质勘查为基础,以矿业开发和工程建设为支柱,以商贸金融等服务业相协调的产业体系。

  实施人才战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60年来,华东地质勘查局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不懈地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地勘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坚持人才兴局,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通过应届毕业生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及调动等方式,引进了局产业发展所需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局属各单位引进优秀应届生,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与南京大学、中科院等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博士后;委托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展地质技术人员“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局人力资源总体知识层次显著优化,呈现出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中端人才为骨干,成长性人才为支撑的良性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年底,全局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20人,其中,正高级人才39人,副高级人才209人,全局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占比大幅提高。

  创建工作平台,推进科技研发。坚持走产学研用一体化之路,努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获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和江苏省金属矿地震成像系统院士工作站,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成立多家科研机构和研究中心,成立了尾矿利用和治理工程研究中心、海岸带——江苏南通野外基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虚拟找矿实验室等十余所研究机构,搭建了涵盖地质找矿、海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信息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在内的科研平台体系。

  人才战略赢得主动,科技创新赢得未来。60年来,华东地质勘查局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主要有:《宁芜玢岩铁矿项目》获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三等奖”,《宁芜北段火山岩型铁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和《铁矿石矿物分析》先后获冶金工业部“科研成果奖”和“科学研究二等奖”,《江苏利国硐山铁矿项目》获冶金工业部“地质找矿工作三等奖”,《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铅锌矿》项目先后被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授予“找矿成果奖”和“优秀勘查项目一等奖”,《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甘家巷矿段详查》和《南京栖霞山矿区平山头银金矿详查》先后被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授予找矿成果二等奖,《苏南重磁地物综合研究》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寻找隐伏铜铅锌矿床物化探方法技术应有研究》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南京市甘家巷铅锌矿区》获国土资源部“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矿产资源勘查信息化创新研究——智慧勘探系统工程建设及应用》先后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基于3S技术的矿产资源勘查信息技术创新研究》获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正是得益于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华东地质勘查局建立国土部科研平台2个,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资助计划等项目,大大提升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能力。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描绘未来发展蓝图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60年来,华东地质勘查局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专长和优势,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以党建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增强全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2015年,华东地质勘查局优秀职工代表徐忠发受到国土资源部表彰并获得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称号。坚持以人为本,扶危助困。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老劳模和困难群众,为弱势群体送去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共建和谐氛围。因地制宜组织基层单位开展各项健身活动和比赛,受到一致好评。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稳步推进离退休干部社区化服务工作,局老年活动中心被江苏省老干部局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老干部活动中心”。

  今年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华东地勘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当前,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华东有色人正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全局改革发展,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明确新任务,担负新使命,认真践行“发展大地质,服务全社会”的宗旨,着力培养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支技术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地勘队伍,攻坚克难,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地做实、做优、做强、做大新形势下的地勘事业。

  事企分离。理清关系,让职责回归,局或下属事业单位与企业是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行使对企业的投资管理权。企业则要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先行先试。按照发展要求,我局将在地勘单位企业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等方面大胆尝试,将在筹建国家级地勘矿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事企彻底分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职工创造力、增强队伍凝聚力、参与国际资源市场竞争与合作、提升地勘业作用地位等方面先行先试。

  做优事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按照专业分工重组、精简、做实基层公益性地勘单位;大力开展海洋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等公益性地质工作;积极争取并承担国家、省重大地质科研项目;控增量,降存量,加强地质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做强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性高端管理人才队伍。大力探索探采一体化的新型地勘企业发展路径,继续引进优质产业资本特别是矿业配套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链,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地勘资源系统的矿业骨干企业集团。

  风正帆扬一路歌,挺立潮头竞风流。展望未来,华东有色紧密围绕“找到矿、开好矿、强产业、重人才”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以地质勘查为基础,矿业开发和工程建设为支柱,商贸金融服务等相协调的产业体系;以人才、科技和资金为保障,支撑产业发展,形成探采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科工贸相结合,多产业互相补充的发展格局和机制;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促进地勘产业转型升级,为江苏“两个率先”提供全方位的地质服务,为国家的资源安全提供可靠支持。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