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山“穿”绿衣

从“光开采、不治理”,到“先开采、后治理”,再到目前的“边开采、边治理”,浙江省宁波市通过构建矿山管理新格局

2015年10月13日 9:10 26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小港街道的滨江汽车城,南侧背靠一座山坡。近日,笔者看到山坡上绿意葱葱。而以前这里是个矿山,荒废后就一直岩石裸露、寸草不生。如今通过坡面整治,它重新穿上了绿衣裳,焕发出新的生机。

 

工程技术人员告诉笔者,这处山体坡度达到八十多度,因此采用了长袋法护坡治理工艺,这在同类工程中尚属首次,同时也是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

 

生态复绿,废弃矿区重获绿色生机

 

如果说北仑小港滨江汽车城配套设施南侧山体边坡治理工程,是宁波市矿山“先开采、后治理”的一个成功案例,那么杭州湾跨海大桥余慈连接线东侧的赤山采石场则是矿山“边开采、边治理”的典型。

 

赤山采石场采矿点位于余姚市低塘街道郑巷村,已经开采了16年。为解决开采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矿山经营主韩文学自行出资800多万元,对2.5万平方米的矿区山坡进行了复绿整治。

 

“在余姚的矿山里,这里规模不算最大,但生态治理工作做得很好。”余姚市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士如此评价。笔者看到,在赤山采石场,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山边坡,又一次披上了绿色的新装,乔木、灌木郁郁葱葱。

 

从“光开采、不治理”,到“先开采、后治理”,再到目前的“边开采、边治理”,这一转变背后是宁波市清查严打、推进矿山环境整治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近年来,宁波市摸清持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和废弃矿山家底,对历史矿山、矿山生态治理备用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执行等情况进行专项清理。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编制《废弃矿山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所有未治理的废弃矿山纳入治理计划。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治理废弃矿山284家,建设绿色矿山38家,累计收取治理备用金超过6.7亿元,专项用于废弃矿山治理。

 

统筹监管,矿山开发布局日趋合理,逐步转型升级

 

宁波市对违法违规开采行为实行“零容忍”,对越界开采、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分台阶开采、未按合同要求建设绿色矿山、未按期缴纳生态治理备用金的,年检一律不予通过。

 

开展矿政管理诚信体系建设。宁波市按季度对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生产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年终对每个矿山进行综合评比排名,制定奖惩措施,并进行公告,倒逼企业依法开采。

 

目前,宁波市持证在采建筑石料矿山企业82家,采矿权总数本轮规划实施中又压缩了50%多。在数量大幅压缩的同时,矿山生产规模有了大幅提升,上世纪的平均年产不足5万吨,而目前全市矿山平均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

 

眼下,东钱湖金童山、北仑郭巨洋涨村、奉化莼湖、西坞等矿区加大整合力度,培育大型矿业产业基地。4个整合矿区矿山数将由原来的15家减少到4家,最大开采量达到3.2亿吨,累计可平整矿地7000多亩。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士表示,当前宁波市要围绕“两路两侧”环境整治目标,进一步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对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到期的,坚决关停一批;对低、小、散矿区,坚决整合一批;对集中连片的废弃矿山,有条件的实行整理性开采,既解决环境问题,又可腾出土地资源。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