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售潮蔓延 有色难逃“大跌潮”

2015年07月24日 8:59 26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作者:

  近期大宗商品掀起一股抛售潮,在黄金“闪崩”的带领下,一系列工业金属价格纷纷下挫。分析人士指出,贵金属的疲软正在向基础金属市场蔓延,短期有色金属也将加入“大跌阵营”。不过,有色金属价格并不会单边下跌,因国内经济已经出现改善的迹象,欧美经济呈继续复苏之势,有色金属需求有望复苏,期价可能进入震荡筑底的模式。
  有色集体重挫
  “有色金属的跌幅超出想象。”7月23日盘后,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总结当天的有色金属期价走势。
  昨日期货盘面,有色金属各品种全线承压走弱。其中,沪镍1509夜盘震荡走低,早盘跳空低开后继续下滑,并触及一周低位83700元/吨,虽然尾盘有所回升,但仍录得2.56%的跌幅,报84410元/吨。沪铜1509开盘后大幅走低,最低触及两周低位38710元/吨,临近午盘空头获利了结令期价小幅拉升,最终下挫1.19%,报收于39180元/吨。沪锡1509、沪锌1509和沪铝1510也分别录得1.24%、0.91%和0.28%的跌幅。
  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徐迈里表示,有色金属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首先,国内产量提速,供应增长明显。数据显示,6月我国精炼铜产量69.5万吨,同比增长13.14%;电解铝产量275.6万吨,同比增长17.96%;精炼锌产量55.9万吨,同比增长11.44%。其次,下游消费依然低迷。第三,国内库存由降转升,4-7月上期所铜库存曾连续三个月下降,但是在最近两周均小幅增长。第四,市场看空情绪浓厚。
  中粮期货研究院总监曾宁也指出,有色金属走弱是趋势使然,国内经济无明显起色,美联储加息预期推升美元指数,有色金属内外交困。而从行业面来看,有色金属供应压力仍然很大,主要有色金属6月份产量增速均在10%以上,在经历前期的反弹之后,有色金属需要二次探底。
  南华期货宏观研究中心副总监张静静表示,美联储加息预期在美债收益率和商品市场迅速反馈,本周一,1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突破0.30%,同一时间贵金属暴跌,美油跌破50美元/桶,有色金属自然不能幸免。
  “但是有色金属是直到周三才出现较大跌幅的,"时滞"的原因在于月初在国内股市大幅下挫的背景下,流动性不足曾引起有色和其他工业品的暴跌,而彼时贵金属在避险情绪支撑下未现大跌,因此技术上有色存在短期超跌反弹需求,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这一利空影响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张静静说。
  加入“大跌阵营”?
  近期,大宗商品掀起一股抛售潮,在黄金“闪崩”的带领下,有色金属价格纷纷下挫。国际投行高盛周三就大幅下调铜价预期。该行商品分析师Max Layton认为,到明年年底铜价跌幅最多会达到20%,至每吨4500美元,当前铜价位于每吨5377美元附近,下调原因在于中国铜需求增长预期下降,以及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未来三年铜供应将增长、铜矿按美元计算成本将下降。
  有色金属是不是真的遭到“抛售”了呢?
  徐迈里指出,目前的工业品中,铜属于价格处于相对高位的品种,原油、铁矿和橡胶价格均已接近或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因此资金往往会青睐于选择铜作为抛空标的。
  “从持仓等情况来看,最近两周,铜持仓量由55万手增加至71万手,镍持仓量由22万手增加至24.3万手,市场主要是抛售铜,增仓下跌表明空头主动。”徐迈里说。
  不过,曾宁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当中,有色金属的价格往往强于贵金属,因贵金属受实际利率上升的打压最为明显,而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当中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较为强劲,有利于有色金属需求。
  后市料震荡筑底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有色金属价格并不会单边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经济已经出现改善迹象,欧美经济呈继续复苏之势,有色金属需求可能复苏,期价可能进入震荡筑底的模式,等待进一步指引。
  “有色金属短期仍将弱势运行,但是在没有更大系统性风险刺激的条件下,有色金属近期的下跌可能形成三季度的底部,随后可能企稳震荡运行。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有色已经连续跌了三个月,技术面有超跌企稳需求;其次,前期恐慌性低点已经形成,进一步刺激价格下跌的利空因素较为有限。”徐迈里说。
  银河期货有色研究员林俊华还指出,有色金属等商品下跌对实体经济影响非常大。“非理性杀跌之后,价格跌破成本,使得产品售不出去,全产业都可能受影响。”
  不过,张静静则认为,有色金属年内还有下跌空间,近期的有色走势可以参考2013年二季度,从当下到年内低点之间应该还有反弹,一蹴而就的概率则不高,因此短期不建议跟空,空头可适当建仓,中长线空单则可继续持有。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