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解析

2015年06月15日 9:14 35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欧美经济制裁、国际油价暴跌、卢布大贬值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俄罗斯深陷困境。在能源战略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逐步加快对能源战略的调整,表现为加强改革与创新、提高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能源东移”等特征。俄联邦能源部发布的《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以下简称《2035能源战略》),提出了包括降低对能源经济的依赖程度、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能源科技创新、拓展亚太市场等一系列措施。如果这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不仅可以保障俄罗斯能源安全,理顺国内能源管理体制机制,而且可以扩大能源领域开放,为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提供机遇。
  俄罗斯调整能源结构和出口方向
  俄罗斯能源战略至少每5年更新一次。《2035能源战略》是在2009年11月出台的《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基础上修订的,前者在继承后者的同时,依据国内外现状对以下内容作了调整:
  降低对资源经济的依赖程度,改变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2035能源战略》中,俄罗斯能源在经济中的地位从原来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火车头”转变为现在的“基本促进因素”,强调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重要性。基于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该国下调了对国内能源需求增长的预期:2013年~2035年间,能源需求的增幅乐观估计为3.8%,保守估计为2.8%。
  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寻求能源平衡发展。《2035能源战略》对能源生产结构作出调整,降低石油产量,提高天然气、煤炭、电能产量,优化热能供应。在一次能源生产过程中,石油和凝析油的比重从39%降到32%~33%;天然气和伴生气的比重从41%增到47%,年产量预计9350亿立方米;固体燃料的比重维持在11%~12%之间,煤炭开采量提高到9.35亿吨;加速发展电能,发电站功率提高1/3,发电能力是目前的1.6倍,核电站的发电比重从16%增到22%~23%。
  对内加大能源科技创新,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科技创新方面,俄罗斯加快“基础研究、实用研究、研发活动、试验产品生产、成熟产品加工”的循环周期。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实用研究实行财政拨款,免征研发活动的利润税,在试验产品生产、成熟产品加工过程中为高新能源企业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同时,逐步降低对国外能源技术与设备的依赖程度,只允许引进某些关键技术,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与国外领先企业形成关键技术同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俄罗斯依靠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平衡发展推动建立能源空间发展新模式,克服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的“瓶颈”,重点关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开拓亚太市场,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2035能源战略》认为,欧洲能源消费增长空间不大,未来能源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因此,一要扩大对亚太市场的出口规模。2035年,石油与石油产品出口比重从12%增到23%(原油增到32%);天然气出口比重从6%增到31%,液化天然气出口量,2020年达到3000万吨,2035年达到1亿吨;油气化工产品出口量也会不断增加。二要以出口高品质石油产品为主。重油出口量从2010年的5700万吨降到2035年的2000万吨,发动机燃油出口量从2010年的4400万吨增到2035年的5800万吨。三是既要在维护俄罗斯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同欧洲传统消费国的危机(如需求下降、竞争激烈、定价机制转变等),更要在东部以能源对话方式加强同亚洲消费者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签署天然气供应合同。
  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导向高度契合
  俄罗斯《2035能源战略》指出,扩大对亚太市场的出口规模,实现能源产品出口多元化。而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指出,要加强同俄罗斯、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区域建设,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框架下区域性能源交易市场。由此可见,中俄两国区域能源合作政策不谋而合,合作空间广阔。不仅如此,我国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必须做好油气进口的长远计划。而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修建油气管道不受第三方影响。因此,我国是油气消费大国,俄罗斯是油气输出大国,能源互补性很强。
  在看到中俄能源合作机遇的同时,由亚太各国互相激烈竞争、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国际专业人才匮乏等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也不容忽视。
  全球经济低迷、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可再生资源发展、市场定价机制转变、全球能源监管收紧等趋势,迫使俄罗斯最终将亚太市场作为能源发展的突破口。而在这一“能源东移”战略实施过程中,俄罗斯期待与亚太市场的各国,而非仅仅是中国进行深入的能源对话与合作,在与我国签署能源合同的同时也加快了同日本、印度的能源合作步伐。与此同时,亚太市场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均为能源消费大国,都希望同俄罗斯进行双边合作。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在加强同俄能源合作的同时,应继续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大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力度,确保能源进口多元化。同时,须采取灵活方式推动同周边能源输入国的合作。如在能源进口方面,印度在陆路上依靠我国,我国在海路上有求于印度,中印两国均与“能源三角区”临近,可以在此地区寻求中印能源合作的契合点,实现共赢。
  与此同时,俄罗斯《2035能源战略》指出,开拓能源市场与保障出口安全的基本前提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出口路线多元化。但是,相对于支撑俄罗斯与欧洲能源贸易的诸多管网,亚太地区落后的基础实施远不足以支撑俄罗斯雄心勃勃的能源出口计划。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耗时很长,且其资金投入加大了俄罗斯能源出口成本。
  对此,我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东、西两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如期运营,为将来充分利用俄罗斯油气资源创造良好基础条件,满足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与俄协商,签署合同,投资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两国的商业依存性。
  此外,俄罗斯《2035能源战略》强调将能源技术创新作为国内能源发展战略目标,但缺乏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这为我国能源企业进入俄罗斯提供了大好机会,我国应当把握时机,组建中俄能源合资公司。中方负责提供资金,以分担技术研发及能源勘探风险;俄方负责提供油气田及生产技术创新,增加对我国的油气供给,并逐步扩大能源上、下游领域的合作。
  而对于人才队伍匮乏的问题,我国不仅需要立足国内,培养专业基础过硬、外语水平高、熟练掌握商务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还要通过国际科研平台凝聚一流科学家,为能源勘查与开发提供顶级人才队伍。扩展中俄科研单位与能源企业间的人才互访、成果共享、经验交流等活动,着力为两国能源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快推进中国—俄罗斯石油开发、炼化项目及中国—中亚天然气开发项目。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