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载,青春无悔扎根地质

记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地勘二分院院长谢明璜

2015年06月05日 11:22 43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QQ鍥剧墖20150605111725      
       谢明璜是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属地质二队地质高级工程师,现任该队金鹏地矿公司地勘二分院院长。自1984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他就一直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31年来,他立足岗位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艰苦创业、积极开拓、献身地质事业”的“江勘”精神,不断谱写着平凡中的伟大。
  “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地质佬!”
  都说地质工作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可谢明璜一干就是几十年。如今,每当他回想起当年往事,都会用“情结”二字来讲述他与地质队的故事。
  原来,谢明璜是地质队的职工子弟,从小随父亲在地质队生活,度过了小学、初中等重要的人生阶段。受父辈们的影响和熏陶,儿时的谢明璜就喜欢捣鼓石头,还时不时地拿地质锤敲上一敲,邻居们看到后,开玩笑地说:“这崽子挺有模有样的,长大后肯定是个地质佬”。这时,他会一本正经地回上一句:“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地质佬!”
  1979年,电影《李四光》上映,18岁的谢明璜被银幕上李四光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献身地质事业的形象深深感染着……一年后的中专报考时,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地质学校。
  1984年中专毕业后,当一名地质队员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当时正值“地质三光荣”精神刚提出不久,谢明璜和全国的地质找矿工作者一样,投身到为祖国开采矿产资源的大潮中……
  进入90年代后,地质工作逐年不景气,地质找矿项目锐减,不少地质队员纷纷选择“跳槽、“下海”。面对不景气的地质行业,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心里也泛起涟漪:如果长期没有稳定收入,怎么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但立志要做一辈子的事业,如果就这样半途而废,心中又有太多不舍。经过几日的慎思熟虑后,他选择了回归心中的那份坚定初心,毅然决定留下来,背起地质包,带上罗盘、放大镜、地质锤……。
  如今,时光一晃31年,每当谈起陈年往事,谢明璜总是说:“我就是放不下、舍不得、丢不掉,地质工作尽管辛苦,还经常风餐露宿,但是每当经历千辛万苦后在找矿上有所突破的那种喜悦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同事眼里的“活地图”
  1984年从地质中专毕业后,谢明璜就扑到了野外找矿一线,先后在铜鼓县花山金矿区、福建连城铅锌矿区、于都盘古山矿区等地从事野外地质普查工作。
  地质工作者常年涉足深山密林,险峻峡谷,环境险恶,条件艰苦,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每天跟着师傅们起早摸黑,翻山越岭,饿了啃几口自带的馒头,渴了喝点山间溪水,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师傅们学习请教……几年下来,他编制了矿区1:2000地质图、1:1000实际材料图和矿区所有的勘探线剖面图,并提交了相关地质报告。
  即使在最艰难的上世纪90年代,他也一直扎根在龙南宝莲山矿区和于都槽坑矿区的野外一线工作中。编录、质量检查、采样、填图……这些听上去枯燥乏味的事情,谢明璜却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着,获取、整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地质资料和测量数据,为二队在相关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给地质找矿事业带来了春天,二队抓住全国启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的良好机遇,成功申报《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接替资源勘查》和《江西省大余县荡坪钨矿接替资源勘查》两个项目,谢明璜担任西华山项目负责人。他深知,西华山钨矿被称为中国钨矿的“鼻祖”,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该项目属于国家项目,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单位的声誉。
  面对重重压力,他带领组员们顶寒风、冒酷暑,苦干实干不放松。在窿内编录时,他身体力行,从270米标高下到100米标高,垂直高度相当于56层楼,每天至少2次沿着1042个台阶上上下下;为看清断面,采集样本,描绘构造,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勇当探路者,披荆斩棘,为年轻队员们开辟通道。
  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设计的18200米钻探工作量,他坚持“白加黑”、“5+2”工作制,白天上山,在钻机之间穿梭,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主动放弃外出考察和节假日回家探亲的机会,甚至连发烧也没有休息,只是简单地吃了点药后又投入到工作。
  2007年,全局安全文明生产会议在西华山矿区召开,整洁卫生的作业环境和规范有序的岗位操作得到了局领导和兄弟单位的肯定与认可。同年底,谢明璜带领的项目组被局评为“先进集体”。
  2009年5月,该项目顺利结题,野外工作经国土资源部和省厅野外验收,评为优秀等级。谢明璜带领他的团队不负众望,用三年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了该项目,探矿新增资源储量1万多吨,延长服务年限近10年,这座百年老矿山又重新焕发了新生机。
  2013年,为更好适应市场发展,金鹏地矿公司调整了机构设置,谢明璜担任地勘二分院院长一职。走上公司中层管理岗位的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地质队员,野外一线才是他施展拳脚的舞台。于是,他又主动请缨,担任了大余县石雷钨矿资源储量核实项目负责人。公司首次承接章源钨业公司的地勘项目,他丝毫不敢松懈,以项目为重,以驻地为家。业主多次来访,都对谢明璜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赞赏有加。2014年,他又被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31年来,谢明璜先后以地质普查、地质填图组长、普查分队小队长、项目负责人、分院院长的身份辛勤工作在野外找矿一线,足迹踏遍了盘古山、西华山、大吉山、石雷等多个钨矿山工作区的一沟一壑。31年的坚守,使他能够对浅变质岩覆盖下隐伏花岗岩内带脉钨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做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对赣南钨矿山的地质构造、地容地貌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活地图”。
  如今,谢明璜已年过五旬,头发也不知不觉染上了“白霜”,但每次谈到找矿,他总是异常兴奋;干起活来一般年轻人都比不过他,依然带着满腔热情奋斗在野外第一线。
  助力年轻人成长成才
  “我们这些老同志再过几年就退休了,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并且能够担当重任。”这是谢明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近几年来,二队在局新的工作方针指引下,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扩大队伍总量,做好人才储备。然而,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老职工即将退休,能够完全独立承担项目的年轻职工少,中坚力量出现断层。
  青年是单位的未来,只有不断提高青年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单位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老职工,谢明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不遗余力助力年青人快速成长成才。他大胆将一些合适的项目交给年轻人,让他们编制立项申请书、勘查设计报告等,对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导,用心培养能够带项目的骨干人才,不断锤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每次进行野外地质作业时,他总是对年轻队员进行现场教学,从制定考察路线、圈定调查靶区、采集标本到分析数据、编绘图幅等,都会认真细致地分析解说,对容易出现的错误悉心指导。
  此外,他还在公司每年举办的春季培训和青年研讨会中,给年轻技术人员讲解矿区野外地质工作,手把手指导如何标记地质点、采集岩石、辨认标本、钻槽坑野外地质三大编录等基本业务知识,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在做好传帮带的同时,谢明璜不忘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他注重对以往工作过的矿区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先后在《中国钨业》、《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等杂志期刊发表了《江西大吉山钨矿容矿裂隙演化及与成矿关系探讨》、《江西大余西华山岩体边部找矿前景探讨》、《石雷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等多篇论文。
  31载春秋,谢明璜已从一个稚嫩的小伙步入了知天命的年纪。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同一件事。作为我局一名普通地质工作者,谢明璜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江勘”精神,为实现富裕和谐幸福的“江勘梦”而默默奉献着……
  【后记】当谢明璜得知要写一篇宣传自己的文章时,他再三劝阻笔者不要写。他说:“我就是一名很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不值得一提。”
  我想,沙子是平凡的,但对沙滩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一条美丽的沙滩正是由无数粒普通的沙子组成。在全局这个大家庭里,谢明璜立足本职,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单位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他,也许是一粒普通的沙子,但沙子平凡,亦能出彩。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