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资源更要物尽其用

2015年04月27日 8:54 209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去年稀土行业首次出现普遍亏损,正在经历阵痛期。”这一消息来自4月上旬在上海举行的2015国际稀土产业研讨会。最新的统计告诉我们,今年的形势也不太乐观:第一季度,拥有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共生矿床的内蒙古,出口稀土1009.9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出口均价为每吨3.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跌近40%;3月均价仅为每吨3.2万元,再创新低。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近年来却承受着深深的痛楚:尽管中国向全球供应着90%以上的稀土资源,但因为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将比黄金还珍贵的资源卖成了“白菜价”;而国内的稀土生产,由于盗采屡禁不止、黑色产业链猖獗等原因,“多、小、散”的乱象长期存在,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中国稀土资源优势正在快速消失。专家预测,若不实施有效保护,未来10~20年内,中国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将消耗殆尽。
  与此同时,基于稀土的重要应用和供应安全考虑,国外近几年一直在致力于打破中国单一供给格局,从而形成稀土供应多元化的新格局。自2010年以来,以美国、澳大利亚等稀土资源国为代表的境外稀土产业非常活跃,勘探开发项目多达数百个,掀起了一波全球性的稀土矿产资源开发热潮。
  已经不能再等待了,中国的稀土产业,只有加速调整才有出路。
  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这几年国家围绕稀土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资源税方面的调整,进一步规范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同时,积极推进以“5+1”稀土大集团格局为代表的稀土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年底前将完成整合全国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的目标,提高稀土资源的集聚度,进一步做大做强稀土产业。
  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曾一语道破我国稀土产业的短板: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显然,我国稀土产业的出路不仅在于稀土整合,更在于在整合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率,并把粗加工变为深加工,即,依靠科技的力量,着力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发展、规模发展、集约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是中国稀土产业在有序开发、永续利用、绿色发展之路上顺畅前行最根本的前提。由此可见,包括地科院成都综合所有关技术研发在内的稀土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科技工作,有着多么广阔的市场,又肩负着多么重大的责任。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