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万万没想到”系列:临近年关奇事儿多

2015年01月29日 9:30 36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我”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家都叫“我”光伏君。在读大学那会,“我”因为成绩优良,手握各种专利,被师长亲友们一致看好,认为“我”毕业后一定会有大出息。在“我”正要大展身手的时候,因为隔壁学校的某位同学的嫉妒,“我”被诬告了最终惨被起诉。从此,“我”陷入了寒冬,好冷啊!
  万万没想到,当“我”还在四处奔波推销自己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为了让赋闲窝在家里的“我”重振信心,国家十分重视,甚至总理出访也为我出访欧洲游说各国。很快我就找到了工作。相信不久之后“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想一想还有点小激动...
  ——好吧,该醒来了!
  随着光伏行业逐渐走出双反阴影,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形势明显好转。跌爬滚打话光伏,越到年终事儿就越多。甚至有时候,光伏产业发生的事真会叫人哭(nao)笑(dong)不(da)得(kai)。但是细细一思考,对于这些事情的发生,恍然有一种“原来如此”、“不过如此”的感觉。欢迎收看由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为您整理的“万万没想到”系列。让“我”们看一下年底光伏产业有什么“不可思议”事件吧!


  薄膜、晶硅争位、聚光光伏先受伤

 

  在人们关注晶硅薄膜的夺后风波之时,一个旁观的第三者却意外的倒下了。
  晶体硅和薄膜是现在及至将来主要的两大太阳能电池光伏技术。一直以来,业内对二者谁将主导光伏产业发展有颇多争议。2014年11月,一封汉能一线电站开发员工致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的公开信在光伏圈疯转。此事起因是9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2014光伏领袖峰会”上,保利协鑫和英利集团两位高管力撑晶硅,直指薄膜路线薄弱之处。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供应商,保利协鑫的某些观点与汉能的理念发生了一定的冲突,汉能一线员工的奋起发声,无疑是薄膜不甘屈居晶硅光伏之下而发起挑战的缩影。
  汉能董事长李河君对薄膜发电的推崇是被业界所共知的。目前,汉能先后收购了四家国际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分别是:美国阿尔塔设备公司(Alta Devices)、德国Q.Cells SE的薄膜光伏子公司Solibro GmbH;美国薄膜太阳能企业MiaSolé、美国Global Solar Energy公司,包揽了个方向的先进薄膜技术,在对薄膜产业的布局、推广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而晶硅产品由于成熟的技术与较低廉的价格,目前在太阳能市场优势明显。有人说,晶硅薄膜就像后宫里的两个妃嫔,为了后宫正位,一场争夺正在展开。
  然而,在人们关注晶硅薄膜的夺后风波之时,一个旁观的第三者却意外的倒下了。
  2012 年是太阳能产业伤亡最惨重的一年,2013 年也阵亡了不少厂商,经过上冲下洗,2014 年还存活的太阳能产业体质可说健全多了,不过聚光式太阳能(CSP)、聚光式太阳能电池(CPV)以及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厂商却面临遭主流市场淘汰,使得 2014 年太阳能阵亡名单上又增添不少亡魂。根据媒体整理出来的名单,2014年聚光光伏产业可谓死伤惨重。
  这个电池组是一块矩形的平板,有电影院屏幕那么大,安装在厚厚的钢底座上,配备有追踪系统,可以使电池板始终朝向太阳。这块平板由10万个小透镜和相同数量的更小的太阳能电池构成,每个电池只有圆珠笔尖那么大。这个精巧的装置是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能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其研发企业Semprius声称,这种电池板会使太阳能发电成为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是建立新发电厂的最佳选择。装备1000个这样的装置,每千瓦时电量的生产成本不超过5美分,甚至低于当前最便宜的发电方式:天然气发电。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技术,却因为资金短缺面临夭折。
  “2007年,风险投资商对太阳能公司大把地扔钱。只要你的名字中有太阳的字样,甚至以S开头就可以,” Semprius 的技术部总监斯科特·伯勒斯(ScottBurroughs)说,“现在正好相反,只要与太阳能相关,他们连想都不想就会拒绝你。”斯科特的话揭示了现实,也充满了无奈。


  彭小峰“屡败屡战”又回来了

 

  “关于彭小峰,其实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屡战屡败”的故事,一个是“屡败屡战”的故事,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取决于你的世界观。”
  兴于斯败于斯,一度因为赛维ldk登顶中国新能源首富地位的彭小峰,最终因为光伏行情的大逆转而黯然离开了其一手创办的企业。如果说“赌徒”“枭雄”是彭小峰昔日被扣上的帽子,那么如今他的新标签就是“打不死的小强”。蛰伏不足一年,彭小峰重归光伏业,还带来了他的新作品,重新获得同行的尊敬。
  彭小峰
  “租赁阳光,储蓄未来”。 1月20日,SPI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公司在北京召开上线发布会。曾经的光伏帝国——赛维LDK的创始人、原董事长彭小峰在发布会上亮相,而他的新身份是SPI董事长。
  走过春天和寒冬,从“首富”到“首负”,从荣耀之巅到挫折深谷,带着太阳能与互联网融合的创新产品“绿能宝”,中国新能源的风云人物彭小峰再次“杀”回光伏行业,还玩起了高大上的“能源互联网金融”。2015年1月19日晚上,这位曾经身家300亿的新能源首富第一次如此放松地跟媒体坐下来面对面。有人说他比以前成熟了,我则感觉他在媒体面前自在了一些,对他不愿回答的问题,学会了报以沉默和微笑,这样的情况大约出现了五次。其他的时候,他靠在沙发扶手上扶着脸,用一种很轻柔的方式说话——要知道,过去跟这位善谋略、不善言辞的大佬对话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外界看来,曾经的亚洲第一大硅片制造商赛维LDK倒下后,彭小峰消失了很长一段日子。他尝试做过电子商务“非凡定美社”,失败告终;2014年5月,他另起灶炉搭建SPI(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这次找来了许家印和史玉柱站台,短短6个月,SPI的市值已经翻了25倍。用国务院参事石定寰的话讲,“都以为他被打趴下了,结果他竟然站起来了”。
  彭小峰再次站起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是彭小峰的戏剧性所在,在成功时饱受非议,却在失败后赢得了认可。过去十年,彭小峰的行业地位和他收获的赞誉并不相称,即便在赛维最鼎盛的时期,彭小峰也经常面对来自行业和媒体的诸多非议,“赌性”“疯狂”“绑架政府”等字眼时常伴随左右。而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从柳新、赛维、非凡定美社到SPI,彭小峰已经出发了四次,抛开成败不谈,每次都能掀起大风大浪却是真的。
  对这样一个没被打垮再次出发的故事,石定寰少有地呼吁行业支持“小峰同志”,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则用曾国藩“屡败屡战”的典故表达对彭的敬意,而过去一贯颇具争议性的业内舆论,也纷纷转向为“小彭”点赞。
  不仅是获得圈子内的鼓励,失败之后的彭小峰反而得以进入许家印、史玉柱等商界大佬的朋友圈。1月20日多达800人的新闻发布会上,彭小峰打出了巨人集团史玉柱、恒大集团许家印、联合金融蔡朝晖、动向体育陈义红等商界名人“我为SPI代言”的视频。
  “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这句曾经被彭小峰写在微博中的话很好地诠释了他现在的状态。

  工信部再推整合方案 未来15家巨头


  工信部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一出,立马上头条。
  对我国的光伏行业来说,2014年可谓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不过,能源局不断出台的利好文件,也为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发展做出了定调。
  在2014年最后一天,工信部出台支持光伏发展的重磅文件 《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速光伏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到2017年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光伏企业,支持形成15家光伏企业巨头。
  工信部《意见》指出,要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此外,要进一步减少光伏企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障碍,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相互开展兼并重组。
  此外,工信部的文件还提出,要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鼓励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签订长单、技术合作、互相参股等方式,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完善产业链结构,重点推动多晶硅企业和电池及组件企业、上游制造企业和下游发电企业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支持运营状况良好、技术实力领先的骨干光伏企业对上下游环节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完善产业链结构,提高全产业链盈利能力。鼓励电力、化工等关联行业骨干企业与光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在进行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政府会给予优势企业土地、金融等资源,同时科研机构、行业组织、金融及证券机构通过各种途径配合和支持。其中,在金融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光伏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国家各相关银行的引导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完善并购贷款制度,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可以收购标的的资产或股权作担保。支持商业银行完善对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授信。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光伏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


  多晶硅:美国“钻空子” 韩国在倾销


  业界建议,请商务部考虑将太阳能级多晶硅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2014年1月20日下午17时,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根据《关于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终裁的公告》,调查机关最终裁定,在本案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对于2013年7月,商务部发布的初裁结果有了一定的改变。美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为53.3%-57%、韩国企业反倾销税率2.3%-48.7%,此番终裁结果显示,美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仍维持原判,而韩国企业反倾销税率则微调至2.4%-48.7%。此外,这一终裁结果将于公告发布日,即1月20日立即执行,而调查期间(2013年7月24日至2014年1月19日)海关所徵收的相关“保证金”将转为“反倾销税”,多出部分将予以退回,少徵部分则不再徵收。
  然而,迟来的多晶硅“双反”终裁却并没有为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特别明显的好处。而另一厢,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却让中国海外市场份额大减。一边是美国毫无顾忌地对中国光伏实施了“双反”,另一边,在我国对美多晶硅实施反倾销,并出台“58号文”暂停多晶硅加工贸易审批的前提下,2014年11月份,我国从美国进口多晶硅却出现了环比上升200%的增长。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根据海关数据统计编写的《2014年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出口市场分析》(以下简称《市场分析》)显示,2014年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再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口量达11729吨,环比增加45.3%,同比大幅度增长48.2%。而今年1月份-11月份累计进口了92982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
  基于此,硅业分会预计我国今年全年多晶硅进口将突破10万吨,比以往最高年份增长23%。有业内人士表示,正是因为多晶硅“双反”案中的不作为,我国光伏企业也因此丧失了和欧美企业博弈的砝码。加工贸易进口危害之烈,由此可见一斑。


  原溧阳市长“下海”加入协鑫


  多晶硅技术哪家强?随着保利协鑫2014年企业动作被一步步发掘,这个横跨光伏全产业链的光伏企业巨头终于将自己的庞大身躯彻底露出水面。
  这家由昔日“民营电王”朱共山一手创办的企业,掌握中国将近五成的多晶硅产能,半数以上的太阳能企业和其有直接供货关系。也难怪晶硅和薄膜的“骂战”会爆发在汉能与协鑫,而不是其他的光伏企业之间了。当然,进入2014年以来,协鑫集团的多项大动作,让协鑫在光伏圈内已经远不只先前做多晶硅的保利协鑫当家,而是形成了一个覆盖了光伏产业上中下游全部产业链的旗舰型企业。特别是最近将超日收入旗下并改名“协鑫集成”后,“协鑫系”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光伏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
  苏江华,协鑫
  可以说,“协鑫系”2014年的成长看起来真的一切都暗合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主旋律节拍。兼并、收购以及破产,协鑫的“借鸡生蛋”之术,不仅扩展自己的光伏业务链条,也为其日后的爆发做下了完美的积累功课。而2014年1月27日开幕的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一件被记者挖出的旧事,更是让人们见识到了协鑫的庞大能量。
  2014年3月初,原溧阳市长苏江华选择下海,次月常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接受其辞去省人大代表职务的请求。最新的消息是,苏江华现任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2011年6月,时年37岁的苏江华任溧阳市代市长,在常州有“最年轻市长”之称。他从一个镇政府办公室秘书干起,28岁当上武进区漕桥镇镇长,历任武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武进区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等职。2011年5月,苏江华任武进区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随后江苏省委组织部在常州试点干部选任新办法,经过两次推选一次述职,苏江华在3个候选人中胜出。苏江华具备苏南干部的长项,擅长招商引资抓项目。仕途本被看好的苏江华选择下海,无疑让人意外。


  加拿大“双反”——抢在美国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还未解决,来自加拿大的光伏“双反”又来袭。
  按原定计划,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将在2014年12月11日宣布终裁结果。然而,在美国二次双反宣判前,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与12月5日先一步宣布启动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太阳能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按照加拿大对华光伏企业的“双反”计划,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将在2015年2月3日前核实是否来自中国的企业有低价倾销或享受补贴,并将于2015年3月5日进行初步裁决。
  2014年10月1日,加拿大光伏产品国内生产企业EclipsallEnergy Corporation,HelieneInc.,Silfab Ontario Inc.和SolgateInc.代表加拿大光伏组件和薄片生产商向加拿大边境服务署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加拿大光伏组件或薄片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声称因中国的补贴和倾销造成加拿大本土企业损失和失去市场份额,减少就业,导致破产和倒闭。
  然而,加拿大双反正如美国二次“双反”一样,除了引起个别媒体大惊小怪外,来势汹汹的它,遭到了中国光伏企业的集体漠视。伴随着国家能源局14GW全年装机目标规划,2014年的中国光伏行情的可谓跌宕起伏。国内市场的成熟,也预示着中国光伏产业的成熟“新常态”下的中国光伏企业正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


  韩华合流:突如其来的“惊喜”


  “老欧洲”光伏市场春天不再,韩华Q Cells顺势退出。“最大光伏企业”的诞生,为2014年年底关注光伏产业行情的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2014年12月8日晚间,,韩华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韩华太阳能”)与韩华Q.CELLS投资有限公司(“韩华Q.CELLS”)宣布最终股份收购协议,以创造出全球太阳能行业的新领导者。合并后的企业将拥有业内最大、高达3.28GW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遍及全球太阳能业务基数最大、增长最快市场的业务网络。根据协议,韩华新能源将以全股份交易的方式收购韩华Q.CELLS,按照2014年12月5日韩华新能源的收盘价计算,合并后新企业的估值将高达20亿美元。韩华指出,在获得股东及相关当局承认后,上述合并案预计将在2015年2月完成。
  韩华早就立志要成为全球太阳能面板与电池产业的龙头厂商,故于2010年8月斥资4,300亿韩元(3.7363亿美元)收购中国太阳能垂直整合大厂林洋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Solarfun Power Holdings Co.,Ltd.)、并将之改名为Hanwha SolarOne,之后于2012年斥资550亿韩元(4,840万美元)收购德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Q-Cells、并改名为Hanwha Q CELLS。
  2015年1月21日,韩华Q CELLS宣布重组规划。作为规划的一部分,韩华Q CELLS德国工厂(230兆瓦的电池产能与130兆瓦的组件产能)将于2015年3月1日停产,相应生产设备转移至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工厂。研究机构IHS分析师Stefande Haan认为韩华Q CELLS此举主要源于疲软不振的欧洲光伏市场及公司缺乏规模效应。


  汉能市值“顶风”破千亿


  当人们还在讨论汉能与朱共山“什么仇什么怨”的时候,汉能的市值在围观中突破了千亿。
  自11月20日每股价格站上1.92港元起,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便达到了800亿港元。而截至11月26日,排名全球第二的单一光伏上市公司——SunEdison市值为61.43亿美元,约合476亿港元,紧随其后的则是大名鼎鼎的SolarCity(54.58亿美元)、FirstSolar(51.15亿美元)……相比之下,汉能以逾300亿港元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SunEdison——短短数天之内,全球最大光伏企业地位即告易主,惊落了一地的眼球。
  自沪港通11月17日开闸,短短一个月内“高温”不断,“南温北火”的局面持续。以境外机构投资者为主力的沪股通资金追捧大蓝筹,而在港股通活跃股名单上,汉能薄膜发电、腾讯控股等个股备受投资者青睐,特别是汉能。从资金流入及市场增长可见,市场对汉能前景充满信心。
  事实上,汉能今年已先后与宜家、特斯拉、Formula-E、阿斯顿马丁、美丽家园等不同领域的企业跨界合作,将柔性薄膜发电技术应用于汽车、帐篷、背包、手机,甚至是衣服上,让薄膜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工厂爆炸 光伏电站遭殃


  有时候,躺得很远也会中枪。
  2014年12月31日,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天早上9点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港口路的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体爆燃事故。截至31日中午1时20分,已经造成17人死亡,33人受伤。其中3人有生命危险,16人重伤,其余14人为中轻度伤。
  据了解,此次爆炸殃及广东最大单体“金太阳”屋顶光伏电站。资料显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一期工程采用122465块245W多晶硅光伏组件,安装总容量为30006.13KW,总造价达2.5亿元,其中国家财政补贴1. 5亿元。该工程是广东目前单体容量最大的“金太阳”屋顶光伏电站。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