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技术合作,打造滇中钛产业基地

2014年10月29日 16:11 24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今年11月16日第二届“中国昆明国际钛产业周”将在云南昆明举办,这是由瑞道金属网和云南钛产业协会携手合作,共同打造钛原料、钛白粉、海绵钛国际性的高端交流平台。云南钛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据《云南省钛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云南省到2015年钛行业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0亿元以上。其中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涵盖了从钛矿到钛材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云南省钛企业的代表。
  云南是我国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且钛矿具有储量大、品位高、分选性能好等优点,而滇中地区正是云南钛产业发展的核心。但在钛资源深加工领域,云南乃至全国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科研力量薄弱,投入少,现有装置规模小、工艺落后且过于分散、高耗能、高污染,深加工力度不够,新产品及特种产品大多依赖进口等。
  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复了《关于云南桥头堡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这也给滇中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国内涵盖钛产业链较长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包括矿山采选、钛渣冶炼、高品质海绵钛及氯化钛白生产等流程工序的产业基地。
  近年来,新立公司共计承担国家项目6项,省部级及以下科技项目20余项,海绵钛项目和钛白粉项目分别入选2012年和2013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
  云南冶金集团技术中心是2006年10月经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第十三批),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与云南冶金集团技术中心在钛资源开发、提取及深加工技术开发研究领域合作多年,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新立公司与云南冶金集团技术中心以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云南省丰富的钛矿资源合理开发为支撑,以钛产业链所需优质富钛料生产中的重大工艺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科研院所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自发形成了联合开发、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新立公司为主体,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配合,整合资源,建立实验室研究及分析检测资源共享平台。该中心前期通过共同合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中,“大型直流电弧炉冶炼钛渣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出了适于云南钛精矿的直流电弧炉冶炼工艺技术,建成了亚洲首条采用30MVA密闭直流炉的80kt/a钛渣生产线,炉子烟气经过净化处理并综合利用,改变了我国钛渣冶炼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大的现状,实现了我国钛渣冶炼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大型密闭直流电弧炉冶炼钛渣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对大型电弧炉冶炼钛渣烟气处理方式进行优化,通过采用完善的安全措施,回收烟气中的CO气体,用于原料干燥、铁水包干燥预热、渣包干燥预热以及产品钛渣的干燥等,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风化钛砂矿选矿厂生产工艺优化研究”项目由新立公司与集团技术中心共同优化选矿流程,采用“原矿粗选,集中精选”的选矿方案,在精矿回收率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增加了精矿产量。
  现阶段,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正在申报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研发场地超过2300㎡,已有设备原值超过3264万元,中心人数60人,其中45人为专职研究人员。中心将完成钛产业基地实验楼共计2500㎡的主体建设工作,并针对氯化法钛白粉技术、航空航天用海绵钛生产技术及氢化钛功能材料研究技术等领域建立研究平台,增添基础设施并购置了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项目新增投资1235.9万元。
  “钛资源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将打造国家一流的钛资源深加工工程研究应用平台,逐步解决限制我国钛资源深加工应用产业化的瓶颈问题,促进我国钛资源深加工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中心建设将围绕国家和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重大工程建设等需要,开展从基础理论到多尺度放大、再到工程化应用的研究,加快了基础理论成果转化的效率,对云南省和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将更具实效性。
  新立公司将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基础,加强区域技术合作,全面配合滇中产业规划的实施,配合云南省培育规范富民、武定等硫酸法高档钛白粉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将云南省打造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钛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