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矿床学研究工作的热点问题

2014年08月05日 10:2 88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提 要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地球科学家和带着“中国标签”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且影响力日益增强。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与矿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
  矿床学研究要为找矿勘探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因而决定了它的研究热点必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密切挂钩。
  总体来说,我国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人数众多,但顶尖人才匮乏,很多经费都用在重复性工作上,因而取得的一般性成果多,引领性成果少。
  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科研工作与找矿勘探这两个过程相对过于独立,科研人才和生产人才的能力全面性不够,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好的人才流动机制。
  科技工作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去行政化”,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科学家们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对于矿山企业等生产单位的地质工作者来说,能否提出、思考并解决科学问题,是决定其所站高度的关键要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是否能真正与国际接轨。
  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之中,更需要我们以辩证的眼光和国际化的视野来解决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问题。
  矿床学研究工作是整个找矿勘探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以各类矿床的成因机理、物质来源、矿体特征、控矿因素、分布规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等多方面对象为研究内容,详实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成矿过程认识,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找矿勘探和开发利用。
  当下,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对矿床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更高的国际化视野,并且将研究工作置身于“找矿勘查的大环境”之中。近些年,随着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化,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地球科学家和带着“中国标签”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且影响力日益增强。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与矿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
  那么,这些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的矿床地质工作者又该如何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矿床学研究应该如何与找矿勘探联系得更加紧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席、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毛景文。
  作为当今我国矿产资源学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毛景文在其从事矿床学研究、勘查及相关工作的将近40年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认识,主要针对大型矿集区和找矿预测、成矿动力学背景以及成矿过程开展了深入探索。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矿山展开对比研究,毛景文提出的很多理论和观点在业界影响巨大,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地球科学的国际学术地位,也为生产单位的勘查宏观部署提供了依据,从很多方面开拓了找矿新方向。
  “搞矿床的人都应该学会思考,不管你是在生产单位还是在科研单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毛景文表示,目前我国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结合得并不紧密,甚至有些脱节。“矿床学是诞生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门学科,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之间本不应该存在结合与不结合的问题,它们只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
  作为长期从事矿床学研究和找矿勘查的科学家,毛景文也对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地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尤其是矿山企业、地勘队伍等生产单位如何更好地以科研促生产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诸多建议。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当前矿床学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
  毛景文: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概念是相对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研究热点。矿床学研究要为找矿勘探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因而其基本特点决定了它的研究热点必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密切挂钩。就近些年来说,全球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斑岩型铜矿床。作为目前全球铜矿中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斑岩型铜矿床以规模大、储量高、常伴生大量有用组分(金、钼等)为主要特征。此类矿床的工业价值十分重要,因此它一直都是全球众多矿床学家的研究对象。
  二是“三稀”金属资源,即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和稀散金属。这一类矿产资源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所必需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由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稀缺性特征,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
  三是氧化铁型铜-金矿床。此类矿床具有规模大、品位高、元素多、埋藏浅和易采选等特点,因此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在近20年来备受国内外地质学界所关注。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合理性可以与很多较为成熟的经典矿床模型相比,随着此类矿床成矿理论模型的不断完善和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进行,完全有可能为人们寻找新的矿床类型和开拓新的找矿领域提供思路。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