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解铝为何能一枝独秀

2014年07月23日 14:36 902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新疆电解铝未来发展
  新疆电解铝产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呈现“井喷”现象,也引起国家和业内有关方面的关注。一个没有靠国有资本主导,也没有像电力、石油那样由央企管控的产业,竟然在新疆发展的如火如荼,不得不令人思考。那么,新疆电解铝产业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功能,引导新疆电解铝产业走 “资源开发可持续、环境保护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新疆电解铝产业无论是做大,还是做强、做优,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都不应低估。这里面不但有个规模问题,更主要的是还牵扯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众所周知,电解铝横向上牵扯到煤炭、电力、铝三个产业。这三个产业不论谁都涉及到资源、环保这两个方面问题。因此,在新疆电解铝的大发展中,要按国家产业政策处理好煤炭、电力、铝三者产业链关系,既不能为了需求电力而浪费煤炭,也不能有了充足电力而不在铝生产中下功夫降电力成本,要从节约一克煤、一度电、一滴水做起;更不能为了铝发展牺牲资源和环保,要在一开始就做到节能、环保、技术三位一体,实现铝跨越同时,资源和环保同步。
  比如,在煤矿建设中要求按煤矿规划,高标准、建大井的目标建设优质、安全、高效的矿井;在建设电厂时,则选择适宜相应规模电解铝生产的发电机组,做到度电有用;在建设铝厂时,则选用当前最先进的500千伏安以上的电解槽,实现节约一度电吨铝就能盈的理念,既实现循环经济效应,也为企业赢取收益,更重要的是也保护了资源和环境。
  第二,打破体制界限的“篱笆墙”,鼓励多元发展,强强联合,走适合新疆电解铝特色发展的新路子。电解铝是一个投资巨大的产业,一个100万吨的电解铝企业投资就达75亿元,如果再配套建设一个投资40亿元的1000万吨煤矿和一个投资60亿元总容量175万千瓦的电厂,煤电铝三项共需175亿元。这样一个数字,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对民营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正因为投资大,也对新疆现行建设的这些煤电铝企业造成影响,他们或是没有建成完备的产业体系,或是只能是粗产品,不能进一步在下游做深做精。既然新疆的电解铝产业由民营主导,那么这当中一定有空间,国家倡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就一定能在新疆的电解铝业内率先突破和实现。
  进军新疆电解铝的企业都是国内规模居于前列的企业。但是无论如何,个别企业在技术上、产业优势上都不能和央企相比。在目前,面对国家电解铝产能调控,新疆电解铝企业只有走强强联合的路子,只有引入行业“领军老大”的央企,新疆的电解铝产业才算完备,新疆的电解铝企业才能“抱团闯市场”,才能走出新疆电解铝特色的发展路子。同样,我们的国有企业在这场变革中也要转变观念,改变“一股独大”局面,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拥有”的原则,以转让股份,引进各种资本等方式实现体制上的突破,促新疆电解铝业实现双赢。
  第三,支持推进煤电铝产业一体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做好、做足铝下游精深加工文章。在我国,由央企“老大们”控制的诸如电力、石油和煤炭这些产业,近年一直在提倡向上游、下游发展,形成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链,但到目前走向成熟的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吃干榨净”的石油化工链还未形成规模。可在新疆,由民间自发主导形成的煤电铝产业链却悄然而成。原因一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不走产业一体化就象内地的电解铝企业一样只能是死路一条;二是新疆资源太丰富,吸引力大,有竞争空间。
  事实上,现在新疆电解铝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体化的简单问题,而是生产的铝锭能否就地象煤炭、电力一样转化的问题。到2015年,新疆电解铝产能达800万吨后,如果仍然像现在由汽车、火车运铝锭到内地进行生产加工再运产品到新疆乃至中亚等地,那么新疆的电解铝就会像新疆的煤炭一样“蜗居”,既运不出去,又只能卖无高附加值原产品。因而,只有有计划、有部署的在兵团、乌昌区域的一些中心枢纽位置,兴建3至5家电解铝精深加工企业,最终实现50%的产能就地转化,50%的铝锭外运,新疆的电解铝才能真正“两条腿”走路。
  第四,追求一流,当中国铝产业的“龙头”。新疆电解铝业构建中国铝产业 “龙头” 的条件已具备,当务之急就是要树立卓越,追求一流的目标。要切实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和国内先进水平对标,找到突破口,做到指标一流,装备先进、技术领先,节能环保,工效提升,真正体现科学一流的内在含义,而不是简单规模上的低水平重复。
  正值国家电解铝产能调控,这或许对当下的新疆电解铝业是个“幸运儿”,这既有体制、机制对电解铝业带来的创新要求,也有市场经济调控带来的变革。在未来,新疆电解铝这艘“航母”能否从刚刚度过的“试航期”驶向“深水区”,还有待观察。
  (作者为中铝新疆铝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