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仿真饰品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

2014年07月07日 15:13 36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曝光台


  进口仿真饰品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
  近期,质检总局公布了《2013年度全国进口仿真饰品质量状况》白皮书。通过数据分析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进口仿真饰品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仿真饰品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进口量逐年提升。但由于其产品多为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质量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受理进口仿真饰品报检13084批, 1183661.6千克,货值14855.4万美元。同比2012年,进口批次增长了34.6%,金额增长了31.5%,增长幅度明显。产品主要为项链、手镯、耳环、戒指、袖口和腰链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仿真饰品进口地区。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对2672批进口仿真饰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出不合格223批,不合格率为8.3%。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重金属含量超标,包括铅、镍和镉含量超标。其中,铅含量超标是不合格批次最多的项目。在白皮书中,质检总局对进口仿真饰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当前我国进口仿真饰品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规划,以更好地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该白皮书的发布,将为国内仿真饰品进口商在从事进口贸易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也为各级监管部门做好进口仿真饰品的检验监管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为国内仿真饰品产业的宏观质量管理与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知识和消费指引。
  金属餐厨具质量安全风险较高
  近期,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显示,2013年,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1192批不合格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不合格率为4.20%,不合格产品货值约1203.7万美元。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标识标签、安全卫生项目、外观质量、理化性能不合格等。安全卫生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蒸发残渣超标、脱色、丙烯腈单体与高锰酸钾消耗量超标、荧光检查不合格、重金属溶出量超标,检验检疫机构对此类不合格产品均做出了销毁或退运处理。
  据白皮书分析,在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不合格项目中,标识标签、安全卫生项目、外观质量、理化性能及其他不合格分别占比55.2%、27.4%、9.4%、2.2%、5.8%,标识标签不合格占半数以上,且大多是进口产品标识标签不合格。
  在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中,金属制品的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率为3.29%,是几类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说明此类进口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风险较高。
  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外餐厨具等食品接触产品品牌争相进入国内市场,但这些产品的出口商及其在我国的进口商对我国有关标签标识的技术规范要求却不够重视和了解,进口产品无中文标签标识或标签标识不规范的情况大量存在。因此,建议贸易相关方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产品技术规范要求,在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时,既要保证产品质量,也要规范产品标签标识。白皮书还建议继续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