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原铝成本上涨或支撑铝价上扬

2009年11月06日 16:21 51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近一段时间内,铝价无法摆脱14,500~15,500元/吨的区间振荡格局。不过随着第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出炉,全球经济前景进一步改善,而且成本的上升也为铝价提供支撑,铝价或正蓄势待涨。
  国内行情:
  11月2日:沪铝主力1001合约早盘以15,095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5,185元/吨,下跌75元/吨;现货0911合约尾市报收于14,965元/吨,下跌100元/吨。
  11月3日:沪铝主力1001合约早盘以15,195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5,175元/吨,上涨20元/吨;现货0911合约尾市报收于14,995元/吨,上涨25元/吨。
  11月4日:沪铝主力1001合约早盘以15,21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5,225元/吨,上涨10元/吨;现货0911合约尾市报收于14,970元/吨,下跌30元/吨。
  11月5日:沪铝主力1001合约早盘以15,23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5,190元/吨,下跌45元/吨;现货0911合约尾市报收于14,955/吨,下跌15元/吨。
  11月6日:沪铝主力1001合约早盘以15,24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5,205元/吨,上涨15元/吨;现货0911合约尾市报收于14,975/吨,上涨25元/吨。
  行业信息:
  1.国外一贸易商周二表示,2010年第一季度交货的原铝升水将高于本季度,表明未来几个月现货市场供应维持紧俏。
  2.从11月6日起对中国产的铝挤压材征收16%的临时反倾销关税。据了解,澳大利亚对铝型材的年用量大概为14万-16万吨,Capral和G-James等本土厂商大概占其中的2/3,其他则大多来自中国的700多家铝型材企业,其中多数集中在广东省。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1家,出口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家,占总量一半以上,其中3家在广东省。
  3.全球9月铝库存环比下降,对铝价有一定支撑。国际铝业协会(IAI)10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9月铝库存下降45,000吨,至226.6万吨,8月库存量为231.1万吨。全球9月铝库存较2008年9月的298.1万吨下降24%,或715,000吨。从国际铝业协会数据来看,目前铝市场9月需求相对产量有所好转,造成全球铝库存有所下降。但是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球1-8月铝市场过剩量为136.1万吨,较比2008年同期过剩量有所增加。所以全球9月铝库存下降,是对铝市场过剩的一种缓解,并未从根本上扭转铝市过剩局面,对铝价产生支撑有限。
  4.中国9月铝材出口环比增长,将拉动国内铝市需求增加。据海关统计,2009年9月份中国共出口各类铝材155,456吨,环比增长17.5%,同比减少11.8%。自2009年6月份以来,中国铝材出口持续增长,同比降幅已连续4个月收窄,预计在2009年4季度出口同比将出现增长。目前中国对原铝出口限制较多,而对铝材出口持欢迎态度。中国铝材2009年出口虽然较比2008年有所回落,但是最近4个月出口呈现不断攀升趋势,主要受国外市场开始转暖影响。目前国内铝价相对LME铝依然处于较低价位,在中国铝材出口不断走强影响下,将会使国内铝材使用商,采用国内原铝做原材料,增加对国内原铝的需求。
  5.山西关铝公司其已经重启40,000吨铝产能,因市场条件改善且铝价上涨。该公司在1月将该生产线关闭,因当时受金融危机影响,铝需求大幅下滑。该生产线投产之后,2009年预计铝产量为7,300吨。该公司总计拥有110,000吨原铝年产能。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中国铝产能的重启,铝市的过剩压力又将再度受到关注,这使得铝价短期的走势必将较为沉重。
  6.中国销售电价上调和上网电价区域调整方案有望本月内出台。根据该方案,电网平均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将上调2.5分人民币左右;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也将进行调整,其中,东部电厂将下调,西部电厂将上调。据报导称,高层希望在11月进行电价调整,最迟也要在2010年电煤产运需衔接会召开前调整完毕。由于电在电解铝成本中占较大比重,因此,电价的上调将提升国内铝生产的成本,从而支撑铝价上扬。
  综合来看,近期铝价走势趋于平稳,市场成交清淡,预计短期内将依然以调整为主。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