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1月28日 11:20 214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第一部分:早间国际新闻汇总
  (综合最新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数据,经济现状简析和官方重要言论)

  ■世界经济: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未能就全球贸易协定谈判达成一致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未能就全球贸易协定谈判达成一致,以印度为首的几个国家从中阻挠。
  日内瓦谈判过后,WTO成员国贸易部长计划下周在印尼巴厘岛会面。如果下周巴厘岛会议没有转机,谈判的停滞将令市场对WTO能否重振信誉产生疑问。
  WTO就全球贸易改革问题的谈判在持续多日后正式结束。谈判内容包括简化海关程序,加速全球贸易的新规定。另外一个核心议题是农业和食品安全计划的可持续性问题。
  尽管WTO总干事阿泽维多(RobertoAzevedo)先后多次向与会代表施压,要求他们尽快达成协议,以便提交下个月的部长级会议审批,但各国代表出于各自政治考量,至今仍未就多个热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虽然谈判已在困难重重的诸多领域取得进展,但由于成员国政治决心不强,未能达成最终的全球贸易协议。100多名贸易部长们下周在巴厘岛讨论全球协定文本不切实际,这也意味着不会达成协定。巴厘岛会议的失败将对多边贸易体系产生严重后果。”
  之前据华尔街见闻报道,经过多个日夜的协商,各国“即将”达成10多年来的首份全球贸易协定,这将成为WTO一次难得的成功。协议可能包含允许印度政府在WTO规则下,更灵活地发放粮食补贴。
  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秘书长Jean-GuyCarrier说:
  “我们并没有放弃,我正和香港地区、新德里、华盛顿和纽约的一些CEO们对话,人人都说我们不能放弃。”
  知情人士称,印度可能是此次海关协议最大的反对者。印度政府希望发展中国家能更为灵活地实施该协定。而疑问依然在于政府是否真的接受了粮食补助协议,该协议将允许印度违反WTO限定的4年补助时间。


  发达国家将面临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未来,发达国家都将面临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其央行现在也认为宽松政策是最优政策。
  2013年时全球货币政策宽松的一年。当美联储暗示削减QE后,市场发生了剧烈动荡。如果美联储在2014年开始削减QE,那么日本央行或欧洲央行提供的流动性也将减轻它的冲击。
  Amundi的首席投资官PascalBlanque称:
  “市场过于担忧央行政策回归正常。我们看到中央银行正发生变化。我们对央行非常规政策的预期将成为理论的一部分。就像其它经济事务一样,理论源于实践。”
  “他们别无选择。央行政策回归正常会带来更多风险。”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曾表示,美国将陷入“长期增长停滞(secularstagnation)”。他认为,经济增长和利率环境能够长期维持下去,资产泡沫不可避免。
  “从某种程度上讲,即使‘超级泡沫’(greatbubble)也不足以增加总需求。”
  因此,如果这种低增长和低利率的“新常态”(PIMCO在2009年首次提出)持续下去,那么投资者对企业债、股票和房地产的偏好也很可能持续下去。
  对CarmignacGestion的DidierSaint-Georges等而言,这可能会令我们所有人陷入“QE陷阱”。美联储通过QE人为降低利率,这在2008年-2009年能够使经济免于崩溃。现在,QE政策对经济的提振作用非常弱。
  他说:“这是一个QE陷阱。它意味着,经济复苏将进一步放缓。但是,它一定会导致坏的结果吗?答案是,不一定。”
  他补充表示,中央银行持续微调政策能够在长期内控制这种情况。
  BaringAssetManagement的CIOMarinoValensise响应称:“问题是,央行现在是否能够结束QE政策。”
  InvestecAssetManagement的PhilipSaunders称:
  “如果通胀下滑,那么我们可能会长期维持QE政策,这可能会夸大一些扭曲现象。”
  “我个人认为QE政策不能达到效果。我们原本希望刺激就业的QE政策推高资产价格,这会令富人更富。”
  Saunders还称,在经过5年的宽松政策后,工资也应该上涨,这可能会减轻QE的扭曲影响。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