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0月15日 11:19 177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第一部分:早间国际新闻汇总
  (综合最新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数据,经济现状简析和官方重要言论)


  ■世界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导委员会(IMFSteeringpanel)周六(10月12日)表示,当收紧货币政策的时间到来时,发达经济体央行在该问题上要慎之又慎,以避免货币外流破坏新兴市场的稳定。
  该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称,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开始表现强劲,向正常的货币政策姿态转变应该“时宜的、精心安排的和清晰沟通的”。
  市场对美联储(Fed)将于年底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担忧导致今年早些时候市场的高度紧张,并造成了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动荡,因大量流入这些经济体的资金开始大规模外逃。


  ■美国经济:
  IMF总裁警告美国不要大幅削减支出
  在美国政界围绕预算及债务上限问题激烈争论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简称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周日警告称,美国一定不要过猛地削减预算支出,否则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威胁。
  拉加德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媒体有约”(MeetthePress)节目的采访时称,美国必须解决在美国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项目上的支出问题。
  但她同时表示,关键问题是,在经济复苏刚刚起步的情况下,不能因大幅削减支出而使经济萎缩。
  拉加德称,美国经济已表现出真正的好转,无论是住房市场还是汽车产业,无论是银行业还是家庭支出,各方面数据都说明了这一点。
  但她说,现在关键是美国政府要达成一项能使政府恢复正常运作并继续举债以避免违约的协议,而且不仅仅是维持几周时间的权宜之计。


  美财政部推迟TIC和货币报告的公布时间因政府关门
  美国财政部(U.S.Treasury)周一(10月14日)表示,由于美国财政部将推迟汇率政策和国际有价证券总存量(internationalsecuritiesholdings)数据的发布。
  财政部表示,将会推迟其半年度外汇政策报告的发布时间。该报告应该在10月15日提交给国会。该报告通常会斥责某些国家降低其货币价值以促进该国的出口。
  财政部也会推迟公布月度有价证券总存量的数据,该数据提供全球股市和债券市场的购买情况。该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本应于10月16日公布。


  美国可能成为80年来首个债务违约的主要西方国家
  美国政府关门进入第三周,而本周四的债务上限最后期限也正临近。但是,美国避免政府违约并结束政府关门的最后防线,参议院领导周日谈判无果而终。如果美国促进债务上限,那么它将成为自1933年“纳粹德国”以来首个债务违约的主要西方国家。
  美国政治僵局的最新发展如下:
  上周五,众议院议长博纳提出将债务上限延长六周并重启政府,以换取更广泛范围的预算谈判。博纳周六上午承认,他们与奥巴马的谈判已经崩溃,参议院将是避免金融灾难的最后希望。但参议院的谈判很快就陷入困境。
  美国避免政府违约并结束政府关门的最后防线,参议院领导周日谈判无果而终。里德和麦康奈尔的电话会议直到美国当地时间周日下午才进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和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周日下午谈判依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麦康奈尔对里德否决参议员SusanCollins希望将债务上限延长至明年一月,同时让政府保持开门六个月的提议表示不满。
  1933年5月6日,即在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三个月后,德国最终停止偿还其长期债务。在魏玛共和国努力应付债务问题之际,德国的政治极其不稳定,这导致希特勒最终巩固了其政权。
  美国罗格斯大学经济史学家EugeneN.White称:
  “债务违约是灾难性的经济事件。”
  “债务违约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德国在1913年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是债务积累引发了国内恶性通胀。德国政府大量和政治僵局使纳粹上台,也最终导致债务违约。
  现在,全球各市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如果美国债务违约,那么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全球股市将遭遇浩劫、5万亿美元的国债市场将陷入麻烦。借款成为将攀升,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将遭遇质疑,美国和全球经济也将陷入衰退,甚至有可能进入“萧条”期。
  全球国家债务违约的一些例子如下:
  1933年5月6日,“纳粹德国”债务违约。政治动荡最终使希特勒巩固法西斯政权。
  自1800年以来,德国和法国的债务均违约了8次。
  自1951年至2001年间,拉美国家债务违约了5次。
  自1826年来(包括2012年),希腊债务违约了6次。
  石油(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价格1998年跌至42美元后,俄罗斯也停止偿还其债务。罗斯债务也于8月份违约,卢布也贬值了一半,俄罗斯政府也耗尽了外汇储备等。

[1][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