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时隔18年重启 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

2013年09月06日 13:7 43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国债期货9月6日正式上市交易。“3·27事件”后,事隔18年,国债期货重新出发。这是继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我国第二个金融期货产品。首个上市的国债期货产品为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
  寻找到能够为存款和贷款定价的“锚”,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
  “国债期货的再度上市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利率市场化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说。
  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加速推进。央行决定自今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这加快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为将来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取消贷款利率限制将会扩大市场利率的波动空间,迫使商业银行更加注重贷款风险,并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贷款结构。
  据测算,利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债市值约下降3000亿元,市场机构迫切希望尽快推出国债期货,利用其套期保值功能来规避利率风险。“今后,我国的利率波动幅度将会越来越大,波动频率也将逐渐加快,金融机构需要有效的利率衍生工具来规避其暴露出的利率风险。国债期货此时推出意义重大。”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邓绍瑞说。
  从国际成熟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国债发行市场、交易市场和风险管理市场的价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被广泛接受的市场利率,构建起一条市场公认、期限完整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助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过去,国债利率由主管部门确定。国债期货推出后,将通过市场来确定,有望形成全国性、市场化的利率参考定价。”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圣元说。
  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关键是,要寻找到能够作为存款定价和贷款定价依据的“锚”——这就是市场公认的基准利率曲线。而国债期货有助于这个“锚”的形成。
  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提升现货市场流动性水平
  目前,我国国债现货市场规模巨大,流动性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记账式国债存量突破7万亿元,超过所有已推出国债期货国家上市当年的国债存量,国债存量与GDP的比值为14%,与韩国推出国债期货时相当。2012年我国国债交易量9.13万亿元,换手率为1.35倍,与日本当年相当。
  国际市场经验及国债期货试点表明,国债期货交易能够活跃国债现货市场,有效增强国债现货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国债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
  国金期货总助江明德分析,上市国债期货有助于提升债券现货市场流动性水平: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与价格发现功能,增强了现货市场对信息的灵敏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机会;同时,国债期货交易为投资提供了期现套利的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使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此外,国债期货采用一篮子债券作为交割债券,国债期货的卖方可能会选择一些流动性欠佳的旧券进行实物交割,增加旧券流动性。
  “由于一系列制度的设计,现在的国债期货交易规则更完备。目前,要想操纵国债市场或重现‘3·27’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上海中期期货总助兼研发部负责人蔡洛益说。
  国债期货并不限制普通百姓的参与,但商业银行目前不能参与交易
  根据国债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国债期货并不限制普通百姓的参与,只要符合规定资质,投资者都可谨慎参与。但是,由于我国普通百姓对一般债券持有量很小,而且大多是以持有到期兑付本息的方式进行投资,基本没有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短时期内,个人投资者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对冲的比例可能会很小。主要参与者还是以机构投资者居多。
  值得关注的是,国债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目前仍缺位于国债期货市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商业银行持有记账式国债规模约为4.91万亿元,占托管总量的68%。但是,商业银行目前尚不能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债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流动性的提高,尽管不会影响国债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但国债期货的功能发挥的进程和效率将打折扣。
  相比之下,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在债券市场的地位日益增强,在现货市场中交易非常活跃。以银行间国债现货市场为例,证券公司是最活跃的交易者,持债规模25亿元,月均买卖总额达1400亿元,占比10%,年度换手率高达600多倍。与银行相比,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意愿更加强烈,并且能够通过套利交易机制基本实现国债期、现货价格的拟合,为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平台,逐步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市,有效活跃国债期货市场。
  据内部人士透露,银监会已要求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至于银行以何种形式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目前仍在研究。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