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有型转身”助推工业精彩嬗变

2013年08月30日 11:10 45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1

 

  近日,位于上犹县工业园的江西奥沃森新能源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一批出口英国的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汽车铅酸蓄电池。

  招商引资引来活水、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软环境变为硬实力……初秋时节走马上犹,开放型经济展现出蓬勃的活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上犹县积极顺应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紧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对接,全力攻项目、招龙头、兴产业、调结构,开放型经济成为助推工业嬗变的强大引擎。今年1月至6月,该县实际利用外资2710万美元,同比增长14.8%,加快了6.2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9亿元,同比增长12.4%。该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并荣获“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


  链式招商注入集群发展新动力
  总投资1.6亿元,集夹具、治具、汽车零配件等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精密模具及汽车配件生产项目和总投资1.2亿元,年产风力发电机设备5000台、年产精密铸造件4000吨的民用风力发电机及精密铸造件生产项目日前在上犹县落地生根,这是上犹县招商引资的新成果,为工业集群发展增添新活力。
  招商要招产业链、产业集群。近年来,上犹县成立产业集群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围绕池窑拉丝及玻纤精深加工,引进了元亨复合材料、金诚复合材料、云母带生产基地等项目;围绕模具和机械制造业,引进了精密模具与汽车配件、华康先声、海贝科技(数控机床)等项目,招商引资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手。
  上犹县还设立驻长三角招商联络处,对接国家纳米中心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浙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海香精研究所等,承接长三角区域科技型、总部型、研发平台型企业和项目的转移。由单纯引进项目转向打造平台,努力建成承接模具产业转移的高端平台,引进产业龙头企业、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填补产业链的空白项目。同时,该县加强与广东省上犹商会、中国复合材料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对接合作,积极开展商会招商、以商招商等活动。今年1月至6月,该县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1个,总投资51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示范带动强的重大项目落户,成为该县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科研平台增添科技创新内驱力
  近日,上犹县通过对接国家纳米中心长三角研究院,成功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京禾纳米科技产业园项目,推动国家纳米中心长三角研究院在该县设立工程中心。该产业将纳米科技与钨、稀土等产业结合,旨在打造集智能电网终端产品制造、纳米科技产业化、纳米科技研究机构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为提升玻纤、钨和稀土等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抢占纳米材料发展高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工业产业化的潜力在于科技创新的拉动,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的关键。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和破解要素制约瓶颈,上犹县积极在引技、引智上做文章。该县加强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与设计院、中国复合材料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环保部华南有机食品珠海办公室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完成了江西省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申报工作,力争在全省形成玻纤产业“三足鼎立”(九江玻纤拉丝基地、奉新玻纤织布基地、上犹玻纤复材深加工制品基地)的发展态势。同时,该县抢抓全省唯一模具产业基地这块金字招牌,与南昌大学、东莞五金模具协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重点加快数控机床转型,全面配套赣州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务环境提升工业嬗变软实力
  政务环境也是投资环境,软实力也能成就硬实力。近年来,上犹县坚持将高效服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积极创优发展环境,推行招商与安商并举,实行“洽谈-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程跟踪服务,在项目注册、规划设计、地勘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该县还对重大项目加强政策引导,“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综合运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贡献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市场开拓。
  高效的政务环境和人文环境,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增资扩产、技改升级的创举,企业技术研发力度和资源开发的深度空前高涨。致力于稀土深加工领域的赣州晨光稀土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单纯的稀土金属分离冶炼到永磁材料深加工产品的转型升级,2012年完成总产值35亿元,是2010年的5倍,该公司“稀土镝铁合金”获省优秀产品称号。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该公司增资2亿元新上两条永磁材料生产线,项目建成后总产值将突破70亿元。海盛钨钼注重自身产业链的完善和配套,通过技改升级,企业完成了从矿山开采到碳化钨加工、再到硬质合金产品生产的转型,在全国钨产业低迷的背景下,仍保持年均30%以上的发展增速,产品附加值提高了10倍。南鹰电源加快向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通过技改升级,企业从产值几百万元的小微企业发展成为2012年的7.9亿元,产值是2010年的4倍。目前,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机械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入规企业数由去年的5户增加到9户,上半年实现总产值1.36亿元,增长8.8%,其中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总产值实现了一年一翻番。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