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新规酝酿 高盛摩通欲售金属仓储业务

2013年07月22日 9:41 19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最近几天国际金属市场的最大新闻,不是中国经济出现降温,也不是美国考虑退出QE,而是高盛和摩根大通这两大行业玩家要出售旗下一度“肥得流油”的金属仓储业务。
  业界指出,促使高盛等大行忍痛割爱的最大原因,来自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在酝酿的历史性的规则改变。LME的新东家港交所希望通过加快铜、铝等金属的仓库出货安排,来缓解工业用户需要排队取货的现状。交易商和分析师指出,这一改革可能给全球金属市场带来巨震,基本金属价格可能进一步承压。
  据称,高盛正为旗下的金属仓储公司Metro国际找买家。2010年,高盛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而摩根大通近期也启动了出售旗下仓储子公司Henry Bath的进程。而仅仅在三年前的2010年,上述两家大行还在迫不及待地杀进金属仓储这一“新兴”的厚利行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工业金属市场进入寒冬,需求几乎冻结。供需面的严重失衡,导致工业金属的库存倍增。嗅觉灵敏的高盛、摩根大通也在2010年挤进这一“钱景”诱人的领域。
  按LME的现行规则,其核准的仓库每天的出货量受到限制,另外,相关的仓储企业每天只需完成最低出货量。上述规则造成了供货瓶颈,买家为了提到货要排队很久。然而,对高盛等拥有仓库的企业来说,有库存就意味着有租金收入,交货拖得越久,收租就越多。
  过去两年金属仓储企业通过囤积铝、铜、锌等商品而发起的“仓库战争”,让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等终端需求企业抱怨不已,后者也通过各种渠道向LME方面施压,要求改革。
  眼下,金属需求企业的努力似乎起到作用。本月初,港交所宣布推出针对LME库存政策的修改意见。这一旨在缩短LME交付时间的方案包括几方面的内容,比如通过引入新的基于“入货率”而调整的“出货率”,防止当前的排队现象继续恶化。此外,如果买家等待提货的时间超过100天,仓库将会释出额外的金属。
  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新规则执行,对全球金属市场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一方面,这会大大削弱仓储企业在现货金属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对一些相关金属类别来说,这可能诱发价格大幅下挫。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