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7月09日 11:22 200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第一部分:早间国际新闻汇总
  (综合最新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数据,经济现状简析和官方重要言论)

  ■美国经济:
  摩根大通和高盛预计美联储从9月起缩减购债规模
  摩根大通(J.P.Morgan)和高盛(GoldmanSachs)的经济学家上周五表示,由于6月份就业数据表现强劲,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Reserve,简称∶美联储)可能秋季初就开始削减债券购买规模,而非等到接近年底时。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MichaelFeroli在发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6月份就业数据表现不错,他目前预计美联储将从9月份开始削减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在上周五就业数据公布前,Feroli曾预计美联储将从12月份开始削减债券购买规模。
  Feroli称,美联储已明确表示就业市场的表现将决定是否调整政策,从目前情况来看,早些时候有关美联储将于12月份开始削减债券购买规模的预期已经有些过时,就业数据公布后,摩根大通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份的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
  与此同时,高盛也将美联储开始削减债券购买规模的时间预期从此前的12月份调整为9月份。高盛调整预期的理由是6月份就业数据表现好于预期,5月份的数据也被大幅向上修正,同时企业利润有所增长。虽然6月份失业率与上月持平,但相对于总体人口数量以及劳动力数量来说,当月的就业增长数量颇为可观。
  美国政府上周五公布,6月份失业率维持在7.6%,新增就业195,000人,5月份的就业数据被向上修正。虽然市场此前预计失业率将下降,但新增就业人数超过预期,从任何角度来看表现都非常强劲。
  就业数据的公布正执美联储政策走向备受关注之际。官员们在6月中旬的政策会议上暗示,如果经济表现符合他们的预期,那么美联储将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削减债券购买规模,并将于明年的某个时段退出该方案。美联储主席贝南克(BenBernanke)曾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失业率降至7%时退出债券购买方案,他预计失业率可能会在2014年的某个时点降至7%。
  根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AtlantaFed)编制的“就业人数计算器”(JobsCalculator)的计算,如果劳动力市场每月平均增加180,000个就业岗位,在劳动力市场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7%的失业率目标可以在一年内实现。
  市场在解读美联储的政策信息时费了不少功夫。人们曾认为美联储将全面收紧货币政策,而不是逐步削减刺激措施的规模。FOMC会议结束后,美联储的表态改变了这一看法,官员们表示,削减债券购买规模、甚至是退出该方案,都不能表示美联储准备收紧政策。官员们依然认为,最可能加息的时机是在2015年,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会在2014年加息;目前短期利率为0%。
  高盛的经济学家们则认为,到2016年第一季度美联储才可能加息。
  该行经济学家在报告中称,美联储官员可能将全力防范市场有关上调短期利率的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因此在政策声明中调整有关首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所需条件的内容。
  美国5月消费者信贷升幅为一年来最大
  美联储周一(7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利率在5月以来上升,美国5月消费者信贷升幅为一年来最大,这是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增长的迹象。
  美联储称,美国5月消费者信贷增加196亿美元,至2.8万亿美元,预计为增加125亿美元。5月整体消费者信贷涨幅为2012年5月来最多。美国4月消费者信贷修正后为增加109亿美元。
  尽管许多种类贷款利率在5月上升,但非循环信贷在5月增加130亿美元,许多分析师原先预期该数据强劲,是因为其它报告显示5月汽车销售强劲。5月循环信贷增加66亿美元,借贷成本在5月开始持续上升。


  ◆加拿大: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Canada)周一(7月8日)公布,加拿大5月营建许可较上月意外增加,并且为连续第五个月上升,升势持续时间为10年来最长。
  数据显示,加拿大5月营建许可月率上升4.5%至73.2亿加元,预期下降6.2%,前值修正为上升11.2%,初值上升10.5%。
  上次营建许可连续五个月上升是在2003年3月至7月。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