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国际消息面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5月28日 9:10 100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美国经济:
  美联储5月22日当周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
  美联储(FED)上周四(5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因美国国债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持有量上升,其最新一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增加。
  5月22日当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3.356万亿美元,此前一周为3.312万亿美元。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衡量美联储对金融系统借款的一个宽泛指标。
  数据还显示,5月22日当周美联储持有美债规模为1.878万亿美元,上周为1.865万亿美元。
  当周美联储持有的由房利美(FannieMae)、房地美(FreddieMac)和吉利美(GinnieMae)担保的抵押贷款证券规模升至1.18万亿美元,此前一周为1.15万亿美元。
  美国耐用品订单数据暗示Fed将按兵不动
  如果你对最新公布的耐用品订单数据不满意,那就关注下个月的数据吧。
  美国商务部(CommerceDepartment)上周五公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4月份耐用品订单较前月增长3.3%,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但这与3月份耐用品订单大幅下降5.9%有关。而与上年同期相比,4月份的新订单仅增长0.7%。
  这样的起伏令人感到困惑。花旗集团(Citigroup)经济学家PeterD‘Antonio对此表示,从数据来看,去年12月份耐用品订单增长5.1%,今年1月份下降6.4%,2月份增长6.4%,3月份下降5.9%,4月份增长3.3%,这究竟是何趋势呢?
  问题在于,耐用品(特别是飞机)的目录价格巨大,因此新订单的美元价值波动性很大。
  结果就是,相比整体表现而言,耐用品订单数据的细分项目能揭示更多信息。而细分项目则表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Reserve,简称Fed)不会在近期对政策作出调整。
  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对设备投资的趋势。第一季度该领域的表现疲软,经济学家认为这类投资将在本季度的回升,从而提振整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不过最新公布的数据也喜忧参半。4月份不包括飞机的非国防资本品订单增长1.2%,但发货量减少1.5%。这个数据导致高盛(GoldmanSachs)将第二季度GDP增速预期从2.1%下调至2.0%。
  Fed官员希望GDP增速能够维持在2%上方,之后才会考虑逐步退出债券购买计划。确实,Fed的关键趋势预测认为,美国经济今年的增速在2.3%-2.8%。
  不过Fed刺激汽车和住房需求的措施对耐用品产生的溢出效应也能使其感到欣慰。低利率使汽车销售保持强劲,也已在去年对住房市场的复苏齐到了积极作用。
  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Board)调查显示,有近11%的消费者打算在未来六个月购车。由此看来,汽车订单同比增长10%以及福特汽车公司(FordMotor)计划在第二季度生产800,000辆汽车(较上年同期增加63,000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此同时,住房建造商的新项目开工增加,电器生产商第一季度新订单同比增长8.2%,这对未来制造业生产的增长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
  趋势令人鼓舞,但耐用品订单数据以及整体制造业产量预期暗示,经济表现将处在Fed预期的低端甚至完全不能达到预期。这种低迷的势头并不支持Fed在近期逐步缩减定量宽松政策的力度。
  限制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因素目前正逐渐消退
  若检视美国当前的财政撙节行动,能够最清晰地反应形势的领域就在州政府和各地政府层面。从下图可看出,总体失业率对比公用部门失业率指标逐渐回到2007年的水平。此前每月对经济增长造成拖累的公共部门的下滑势头也开始放缓。《纽约时报》此前的一片报道揭示了全美范围内出现的一大关键现象:和诸多业内人士预计的市政债券市场可能崩溃的预期相反,州政府的现金流越发充盈,并开始出现预算盈余,甚至加州也赢得了盈余。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使用这些现金,而非尽力贯彻财政撙节。
  下面的柱状图反映了这样的现实:明确的一点是,州政府和各地政府财政撙节举措对于经济增长的拖累开始减缓。
  数据统计机构CalculatedRisk发布的图表显示了各地政府开支在经济衰退期内如何产生拖累。
  随着政府现在开始思考如何运用手中的现金,这些红线预计将转成正面贡献。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