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含量超标引发社会关注

2013年02月04日 9:33 66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生活中的重金属污染

       前不久,卫生部向有关部门和企业发出“卫生部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卫办监督函〔2012〕1185 号),意见函提出,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规定,经研究,卫生部拟调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硫酸铝钾等9种含铝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3种食品添加剂。铝含量引起了社会的高关注度。
  铝可扰乱人的代谢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教授李汴生博士告诉记者,之前曾有我国居民膳食中铝暴露评估调查,相关结果显示,根据世界 卫生组织标准,每人每周铝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而监测发现我国人群中有30%多的个体超过了2毫克。北方比南方问题严重,其中7~14岁 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含量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特别是4~6岁的儿童。
  李汴生教授透露,长期以来,铝一直被认为是无毒元素,铝制炊具、含铝膨松剂和净水剂等普遍使用,均未发现铝的直接毒性。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 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缓慢的危害。国际上已有不少报道指出:体内铝的积累可减退记忆力、抑制免疫功能及阻碍神经传导。铝与老年性 痴呆症有密切关系,也影响儿童的发育和认知。此外,铝在体内积蓄会增加肾的负担,对肾脏造成伤害。
  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我国居民(尤其是儿童)膳食中铝的摄入量。方法是通过降低目标人群膳食食品中的铝含量来实现。铝含量较高的食品, 主要就是小麦粉(面粉)及其制品。我国的国家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100mg/kg。“2011年我国居民铝 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面食含铝量最高,且面粉、馒头、油条对铝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
  含铝类添加剂可由其它添加剂替代
  李汴生教授表示,在我国,酸性磷酸铝钠主要作为膨松剂用于面糊、油炸面食品和焙烤食品,硅铝酸钠主要作为抗结剂用于奶粉、奶油粉和干酪等含油脂 食品,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主要作为稳定剂、抗结剂和乳化剂用于巧克力、面糊、方便米面制品和固态调味料等。这几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功能与硫酸铝钾和硫酸铝 铵或其他的食品添加剂相似,完全可以用其他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代替。若从尽量减少食品中的铝含量的角度考虑,有理由撤销它们,撤销后也不会对目前食品的生 产产生什么影响。
  拟在膨化食品中撤销的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主要用作膨松剂或稳定剂,用于发酵面制品、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 面糊)、裹粉、煎炸粉,一般的面粉及其制品中没有必要使用它们。李汴生教授表示:“馒头等发酵面制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酵母、发酵粉、复合膨松剂 等,完全不需要使用以上两种食品添加剂。而膨化食品的膨化一般靠物理方法完成,不需要含铝食品添加剂用作膨化剂。”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