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的铝 从哪儿来?

2012年12月05日 9:30 18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盘点

  近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布专项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四成食品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到9倍,人群中30%多的个体每周铝的(安全)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其中4~6岁的儿童最高,为安全摄入量的2.6倍!而膨化食品被指是导致超值的“罪魁祸首”。此外,我们经常吃的炸油条、炸油饼、松软多孔的糕点小吃类食品等都容易铝超标。
  膨化食品,儿童应严控摄入量
  风险估计中提到,7岁~14岁儿童膳食铝摄入的主要来源为膨化食品,这点尤其引人关注。
  在各种膨发剂里,含有明矾的产品通常“价廉物美”,膨发效果好、气孔细腻,价格也相对较低。实验表明,明矾的用量越高,膨发效果就越好。然而,明矾中含有铝元素,加入明矾就会带来铝的残留问题。无铝膨松剂虽然早已研制成功,但因为成本较高,往往被企业所冷落。由于明矾是允许使用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在添加剂国标中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很难说会不会超量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膨化食品本来就不是孩子们所必需的,营养价值不高,为了吸引孩子,生产厂家只能在口味上下工夫,一般就是多油多盐,甚至使用香精,所有这些都不会对孩子有好处,家长不应该纵容孩子吃这些东西。”范志红建议说,儿童应该严格控制摄入膨化食品。
  过量的铝,从哪里来?
  专家指出,除膨化食品外,我们经常吃的炸油条、炸油饼、炸虾片之类的油炸食品,都要加入明矾,配合一些小苏打,容易导致铝含量超标。这是因为,明矾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让面食品在受热之后体积变得膨大。有研究发现,油条要想达到最佳的膨大效果,添加明矾的量会远远超过安全量。
  除了油条、油饼之外,蛋糕、馒头、包子、饼干、发糕、玉米饼和许多松软多孔的糕点小吃类食品,理论上也都可以让明矾来帮忙。当然,蛋糕可以直接用鸡蛋打发,但加泡打粉之后少用点鸡蛋,成本就能大大下降。馒头包子可以用自然酵母发酵,但是怎么也比不上加了泡打粉之后的松软膨大程度。玉米饼不加泡打粉,口感会硬得完全不受欢迎,而加了泡打粉有了多孔质地之后,连小朋友都喜欢吃。
  然而,这个泡打粉的经典配方,就是碳酸氢钠和明矾这两种物质做主力。当然,有很多替代配方,泡打粉可以做到完全不含铝。只是,不含铝的配方,要想达到同样效果,成本会高出很多。
  据媒体公布的检测数据,70%以上的油条、油饼、薄脆等酥脆面食铝残留量超标,有的甚至超标十几倍之多!这样的油条只需要吃1根,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此外,盐渍海蛰皮和海蛰头等水产品也是最常添加明矾的食品,因为用了,口感特别好特别弹。甚至一些鱼贝类产品也有可能加入。
  除了这些食品之外,经常吃制酸胃药也是铝的来源之一。因为这些中和胃酸的药物往往含有氢氧化铝。如果长期服用,摄入的铝不可忽视。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铝制餐具、饭盒、水壶、锅具等。
  铝过量了,会有啥麻烦?
  铝元素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对它的吸收能力也不强。如果长期超量摄入,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产生慢性毒作用。铝的过量摄入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的风险。而面对铝超标的膨化食品,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伤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长期大剂量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造成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过多的铝作用于骨组织,导致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流失,同时抑制骨的生成,可能促进骨质疏松。此外,铝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毒性,同时妨碍钙、锌、铁、镁等多种元素的吸收。
  有研究报道,早老性痴呆症病人的脑组织铝含量是正常人的1.5~30倍,在神经原纤维缠结区脑铝含量明显升高。
  范志红表示,对于已经长期食用膨化食品的儿童,父母也不必过度担心,因为身体有自己的排毒和更新功能。只要注意以后控制少吃或者不再吃铝超标的食品,并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杂粮,有利于毒物质的释放。
  专家支招:
  1.不吃或少吃油条、油饼、麻花、馓子、虾片等质地蓬松或脆爽的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要严格限量。这些食物营养价值本来就很低,除了铝之外,其他安全风险也很多,远离它们是最明智的选择。
  2.选用自然发酵法或无铝膨松剂制作的馒头和糕点。买馒头、包子、发糕、枣糕、玉米饼之类,不要太追求松软,因为纯酵母发酵和加明矾帮忙的产品相比,松软多孔的程度会差不少。
  3.吃面条、面片等面食的时候,不要追求过分弹牙的韧性口感。久煮不烂未必是优点,或许应当担心。
  4.粉条、凉粉、粉皮、凉皮、米皮之类不要追求口感太弹性。由于这类淀粉制品营养价值很低,偶尔吃点可以,不要经常当饭吃。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